一种高效传输双芯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7617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传输双芯光缆,包括耐磨套、外护套、紧套层和纤芯,所述纤芯相对平行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纤芯外侧均固定套置有紧套层,所述紧套层外侧固定套置有芳纶,所述芳纶外侧固定套置有过渡层,所述过渡层外侧固定套置有第二隔热层,所述第二隔热层外侧设有第一隔热层,所述第一隔热层与第二隔热层之间设有连接层,所述第一隔热层外侧设有外衬层,所述外衬层外侧设有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外侧设有耐磨套,所述耐磨套内部设有用于安装外护套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还设有填充物,所述外护套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条、第二限位条。该高效传输双芯光缆,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满足企业的使用需求。

A kind of efficient transmission double core optical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传输双芯光缆
本技术属于光缆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传输双芯光缆。
技术介绍
光缆是为了满足光学、机械或环境的性能规范而制造的,它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光缆由光纤(光传输载体)经过一定的工艺而形成的线缆。光缆的基本结构一般是由缆芯、加强钢丝、填充物和护套等几部分组成,另外根据需要还有防水层、缓冲层、绝缘金属导线等构件。现有的双芯光缆耐磨性不好,在安装过程或者施工过程中容易导致绝缘层损坏,将纤芯暴露在外,从而不能满足企业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传输双芯光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传输双芯光缆,包括耐磨套、外护套、紧套层和纤芯,所述纤芯相对平行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纤芯外侧均固定套置有紧套层,所述紧套层外侧固定套置有芳纶,所述芳纶外侧固定套置有过渡层,所述过渡层外侧固定套置有第二隔热层,所述第二隔热层外侧设有第一隔热层,所述第一隔热层与第二隔热层之间设有连接层,所述第一隔热层外侧设有外衬层,所述外衬层外侧设有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外侧设有耐磨套,所述耐磨套内部设有用于安装外护套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还设有填充物;所述外护套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条、第二限位条,所述第一限位条、第二限位条均设有多组,所述第一限位条与第二限位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条与第二限位条呈十字交错结构布置。优选的,所述紧套层、芳纶、过渡层、第二隔热层、第一隔热层、连接层、外衬层和外护套均设有两组,所述紧套层、芳纶、过渡层、第二隔热层、第一隔热层、连接层、外衬层和外护套均设于耐磨套内。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热层与第二隔热层之间还设有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均设有多组,所述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为十字交错结构布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在所述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之间共同围合出凹槽,所述凹槽设有多组,所述凹槽内填充有连接层。优选的,所述连接层通过胶水固定胶粘在第二隔热层的外侧,所述连接层远离第二隔热层的一侧通过胶水固定胶粘在第一隔热层上,所述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分别与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固定连接。优选的,两组所述外护套相对平行设置,所述耐磨套共同套置在两组所述外护套上,两组所述外护套与耐磨套之间共同填充有填充物。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高效传输双芯光缆,第一限位条、第二限位条均为橡胶条,在提高该双芯光缆耐磨性的同时,也增加了该双芯光缆的抗拉及抗压的性能,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连接层和填充物均为气凝胶毡,气凝胶毡是以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为主体材料,通过特殊工艺同玻璃纤维棉或预氧化纤维毡复合而成的柔性保温毡,其特点是导热系数低,有一定的抗拉及抗压强度,从而能够提高该双芯光缆的耐热性,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均为橡胶条,进一步的提高该双芯光缆的抗拉及抗压的性能,该高效传输双芯光缆,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满足企业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连接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1耐磨套、2外护套、3外衬层、4第一隔热层、5第一限位条、6第二隔热层、7连接层、8第一加强筋、9填充物、10过渡层、11芳纶、12空腔、13第二限位条、14紧套层、15纤芯、16第二加强筋、17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高效传输双芯光缆,包括耐磨套1、外护套2、紧套层14和纤芯15,所述纤芯15相对平行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纤芯15外侧均固定套置有紧套层14,所述紧套层14外侧固定套置有芳纶11,所述芳纶11外侧固定套置有过渡层10,所述过渡层10外侧固定套置有第二隔热层6,所述第二隔热层6外侧设有第一隔热层4,所述第一隔热层4与第二隔热层6之间设有连接层7,所述第一隔热层4外侧设有外衬层3,所述外衬层3外侧设有外护套2,所述外护套2外侧设有耐磨套1,所述耐磨套1内部设有用于安装外护套2的空腔12,所述空腔12内还设有填充物9,外护套2为橡胶管材质,填充物9为非吸湿性填充绳;所述外护套2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条5、第二限位条13,所述第一限位条5、第二限位条13均设有多组,所述第一限位条5与第二限位条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条5与第二限位条13呈十字交错结构布置,第一限位条5、第二限位条13均为橡胶条,在提高该双芯光缆耐磨性的同时,也增加了该双芯光缆的抗拉及抗压的性能。具体的,所述紧套层14、芳纶11、过渡层10、第二隔热层6、第一隔热层4、连接层7、外衬层3和外护套2均设有两组,所述紧套层14、芳纶11、过渡层10、第二隔热层6、第一隔热层4、连接层7、外衬层3和外护套2均设于耐磨套1内,第一隔热层4、第二隔热层6、连接层7和填充物9均为气凝胶毡,气凝胶毡是以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为主体材料,通过特殊工艺同玻璃纤维棉或预氧化纤维毡复合而成的柔性保温毡,其特点是导热系数低,有一定的抗拉及抗压强度,从而能够提高该双芯光缆的耐热性。具体的,所述第一隔热层4与第二隔热层6之间还设有第一加强筋8、第二加强筋16,所述第一加强筋8与第二加强筋16均设有多组,所述第一加强筋8与第二加强筋1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筋8与第二加强筋16为十字交错结构布置,第一加强筋8与第二加强筋16均为橡胶条,进一步的提高该双芯光缆的抗拉及抗压的性能。具体的,所述第一加强筋8、第二加强筋16在所述第一隔热层4、第二隔热层6之间共同围合出凹槽17,所述凹槽17设有多组,所述凹槽17内填充有连接层7。具体的,所述连接层7通过胶水固定胶粘在第二隔热层6的外侧,所述连接层7远离第二隔热层6的一侧通过胶水固定胶粘在第一隔热层4上,所述第一隔热层4、第二隔热层6分别与第一加强筋8、第二加强筋16固定连接。具体的,两组所述外护套2相对平行设置,所述耐磨套1共同套置在两组所述外护套2上,两组所述外护套2与耐磨套1之间共同填充有填充物9。具体的,该高效传输双芯光缆,耐磨套1为六边形结构,六边形结构使该双芯光缆有一面能够与施工地面接触,进而增加双芯光缆与施工地面的接触面积,使该双芯光缆放置更加稳定,第一限位条5、第二限位条13能够增加该双芯光缆与施工地面的摩擦力,耐磨套1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材质,使该双芯光缆在施工时不会被摩擦损坏,第一隔热层4、第二隔热层6能够使该双芯光缆耐热性能得到提高,该高效传输双芯光缆,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传输双芯光缆,包括耐磨套(1)、外护套(2)、紧套层(14)和纤芯(15),其特征在于:所述纤芯(15)相对平行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纤芯(15)外侧均固定套置有紧套层(14),所述紧套层(14)外侧固定套置有芳纶(11),所述芳纶(11)外侧固定套置有过渡层(10),所述过渡层(10)外侧固定套置有第二隔热层(6),所述第二隔热层(6)外侧设有第一隔热层(4),所述第一隔热层(4)与第二隔热层(6)之间设有连接层(7),所述第一隔热层(4)外侧设有外衬层(3),所述外衬层(3)外侧设有外护套(2),所述外护套(2)外侧设有耐磨套(1),所述耐磨套(1)内部设有用于安装外护套(2)的空腔(12),所述空腔(12)内还设有填充物(9);/n所述外护套(2)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条(5)、第二限位条(13),所述第一限位条(5)、第二限位条(13)均设有多组,所述第一限位条(5)与第二限位条(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条(5)与第二限位条(13)呈十字交错结构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传输双芯光缆,包括耐磨套(1)、外护套(2)、紧套层(14)和纤芯(15),其特征在于:所述纤芯(15)相对平行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纤芯(15)外侧均固定套置有紧套层(14),所述紧套层(14)外侧固定套置有芳纶(11),所述芳纶(11)外侧固定套置有过渡层(10),所述过渡层(10)外侧固定套置有第二隔热层(6),所述第二隔热层(6)外侧设有第一隔热层(4),所述第一隔热层(4)与第二隔热层(6)之间设有连接层(7),所述第一隔热层(4)外侧设有外衬层(3),所述外衬层(3)外侧设有外护套(2),所述外护套(2)外侧设有耐磨套(1),所述耐磨套(1)内部设有用于安装外护套(2)的空腔(12),所述空腔(12)内还设有填充物(9);
所述外护套(2)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条(5)、第二限位条(13),所述第一限位条(5)、第二限位条(13)均设有多组,所述第一限位条(5)与第二限位条(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条(5)与第二限位条(13)呈十字交错结构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传输双芯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套层(14)、芳纶(11)、过渡层(10)、第二隔热层(6)、第一隔热层(4)、连接层(7)、外衬层(3)和外护套(2)均设有两组,所述紧套层(14)、芳纶(11)、过渡层(10)、第二隔热层(6)、第一隔热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斌王志陈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