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万用表表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7516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万用表表笔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功能万用表表笔,包括夹子本体,所述的夹子本体前端为夹持头,还包括导线,所述的导线与夹持头连接,所述的夹持头为中空圆柱状,所述的夹持头中部具有插孔,所述的夹持头包括上夹块和下夹块,所述的上夹块和下夹块夹紧拼合后形成中空圆柱状的夹持头。既可以实现夹持接地铜排或端子与可以用于插接电流端子。

A multifunctional multimeter pro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万用表表笔
本技术涉及万用表表笔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功能万用表表笔。
技术介绍
在变电站的工作中经常需要用万用表测量端子的电压,回路的电阻。然而万用表配备的表笔确实针形的,导致实际使用中会有多种不便。例如测量电压时,既要把黑色表笔点紧接地处(接地铜排或端子),又要把红色表笔点住被测量端子,还要看万用读数,这导致该测量要两个人协同合作才能开展。此外,在测量电流回路直阻时,由于针形笔尖无法固定在端子上,导致需要用手压紧两个表笔在端子上才能测量,这也导致该工作效率低,而且也容易由于接触不好,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公开号:CN203071242U,公开了一种鳄鱼夹,上夹片与下夹片通过转轴铰接,在转轴上安装有旋转弹簧,旋转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上夹片和下夹片上,在上夹片与下夹片相向的侧边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上夹片与下夹片的前端上分别开始有半圆形的孔,两个半圆形的孔形成一个整体圆孔。该方案可以用于作为夹持接地铜排或端子,但不能够用于插接电流端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万用表表笔,既可以实现夹持接地铜排或端子与可以用于插接电流端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万用表表笔,包括夹子本体,所述的夹子本体前端为夹持头,还包括导线,所述的导线与夹持头连接,所述的夹持头为中空圆柱状,所述的夹持头中部具有插孔,所述的夹持头包括上夹块和下夹块,所述的上夹块和下夹块夹紧拼合后形成中空圆柱状的夹持头。在本装置中,导线用于连通万用表和夹持头之间的电回路,在测量电压的时候,可以使用夹持头将接地铜排或端子夹紧以实现连通万用表的作用,在进行测量电流回路直阻的时候,可以将夹持部插接在电流端子上进行稳定精确的回路电阻测试,由于夹持头为中空圆柱状的结构,能够适配电流端子进行插接,因此插接在电流端子上的夹持头能够稳定地固定。通过本装置替代现有的万用表表头,能够实现多种情景的测试,既能够实现夹持测量电压,也能够实现插接测量电阻,操作方便,单人既可以完成操作,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测量的准确性。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夹块包括第一夹块本体和第一咬合齿,所述的下夹块包括第二夹块本体和第二咬合齿,所述的第一夹块本体和第二夹块本体均为半圆管形状,所述的第一夹块本体和第二夹块本体相对的一面为夹持面,若干所述的第一咬合齿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夹块本体的夹持面上,所述的第二咬合齿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夹块本体的夹持面上,所述的第一咬合齿和第二咬合齿交错设置。在夹持的过程中,接地铜排或端子通过第一咬合齿和第二咬合齿可以更好地将接地铜排或端子夹紧,避免在夹持的时候装置脱落影响测试。当需要测量电阻插接使用的时候,第一夹块本体和第二夹块本体咬合后,第一咬合齿和第二咬合齿交错拼合,使上夹块和下夹块拼合形成圆柱状结构,且上夹块和下夹块之间形成用于插接的插孔。进一步的,所述的夹子本体包括上夹部和下夹部,所述的上夹部和下夹部之间通过转轴铰接,所述的转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的扭簧两端分别与上夹部和下夹部连接,所述的上夹块与上夹部连接,所述的下夹块与下夹部连接。在需要进行夹持使用的时候,张开上夹部和下夹部,将接地铜排或端子放置在上夹部和下夹部之间,通过扭簧的弹力作用使上夹部和下夹部复位将接地铜排或端子夹紧。当需要作为插接功能使用的时候,上夹部和下夹部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夹紧,且第一咬合齿和第二咬合齿交错,保证上夹部和下夹部拼合后形成一个完成的圆柱状,且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上夹部和下夹部不易分离,保证了插接过程中插孔与电流端子的接触。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夹子本体末端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通过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能够延长力臂长度,使用者能够更好地将上夹部和下夹部分离且提供更大的握持面积,方便握持使用。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内设有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的导线穿过通孔与夹持头连接。导线收纳在手柄内,导线一端穿过通孔且置于夹部内侧,导线端部与夹持头连接,导线另一端穿出通孔的另一端,由第一手柄或第二手柄的末端穿出,导线的另一端与万用表接通,通过导线连通夹持头与万用表之间的电回路。进一步的,还包括探头,所述的探头包括笔头套和设置在笔头套前端的探针,所述的探头套设在夹持头上或收纳在通孔内。通过探针能够接触到细孔端子内的金属部分,当不需要使用探头的时候,可以将探头收纳在第一手柄或第二手柄内的通孔内。进一步的,还包括表笔端头,所述的表笔端头与导线端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可以替代现有的万用表表头,既可以实现夹持功能,也能够实现插接功能,也可以插入细孔,以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和需求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夹持头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夹持头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探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多功能万用表表笔,包括夹子本体,夹子本体的前端为夹持头1,其中夹子本体包括上夹部21和下夹部22,上夹部21和下夹部22之间通过转轴铰接,转轴上设置有扭簧,扭簧两端分别与上夹部21和下夹部22连接,上夹块11与上夹部21连接,下夹块12与下夹部22连接。夹持头1包括上夹块11和下夹块12,上夹块11与上夹部21的端部连接,下夹块12与下夹块12的端部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上夹块11由第一夹块本体111和第一咬合齿112组成,下夹块12由第二夹块本体121和第二咬合齿122组成,上夹块11和下夹块12形状相同,第一夹块本体111和第二夹块本体121均为半圆管形状,第一夹块本体111和第二夹块本体121相对的一面为夹持面,若干个第一咬合齿112等距设置在第一夹块本体111的夹持面上,若干个第二咬合齿122等距设置在第二夹块本体121的夹持面上,第一咬合齿112和第二咬合齿122交错设置。当上夹块11和下夹块12夹紧咬合时,第一咬合齿112卡合在相邻的第二咬合齿122之间的间距之间,因此上夹块11和下夹块12夹紧咬合后拼合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万用表表笔,包括夹子本体,所述的夹子本体前端为夹持头(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线(4),所述的导线(4)与夹持头(1)连接,所述的夹持头(1)为中空圆柱状,所述的夹持头(1)中部具有插孔(13),所述的夹持头(1)包括上夹块(11)和下夹块(12),所述的上夹块(11)和下夹块(12)夹紧拼合后形成中空圆柱状的夹持头(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万用表表笔,包括夹子本体,所述的夹子本体前端为夹持头(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线(4),所述的导线(4)与夹持头(1)连接,所述的夹持头(1)为中空圆柱状,所述的夹持头(1)中部具有插孔(13),所述的夹持头(1)包括上夹块(11)和下夹块(12),所述的上夹块(11)和下夹块(12)夹紧拼合后形成中空圆柱状的夹持头(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万用表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夹块(11)包括第一夹块本体(111)和第一咬合齿(112),所述的下夹块(12)包括第二夹块本体(121)和第二咬合齿(122),所述的第一夹块本体(111)和第二夹块本体(121)均为半圆管形状,所述的第一夹块本体(111)和第二夹块本体(121)相对的一面为夹持面,若干所述的第一咬合齿(112)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夹块本体(111)的夹持面上,所述的第二咬合齿(122)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夹块本体(121)的夹持面上,所述的第一咬合齿(112)和第二咬合齿(122)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万用表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子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志豪彭湃陈忠颖甘锴雷宇梁永成王明刘瑞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