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现场的智能化安检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7446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现场的智能化安检管理装置,涉及安检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采用X光安检仪对于工作时间灵活的施工人员进行检测,聘请工作人员进行观察成本较高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压力传感器、X光安检仪、色差仪、控制器;底座设置有两个立柱,X光安检仪的X射线发生器、X射线探测器分别安装在两个立柱顶端;底座顶端中心设有脚踏板,压力传感器位于脚踏板底部;压力传感器输出端与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控制器输出端与X光安检仪输入端连接,X光安检仪输出端与色差仪输入端连接,色差仪输出端与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控制器输出端连接有报警装置,增强了安检管理装置使用的灵活性,降低了安检管理装置使用成本。

An intelligent security inspection management device for construction si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现场的智能化安检管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安检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现场的智能化安检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贵金属(如铜、铝、锡、镍)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造成与之相关行业如五金、电镀、电子电器、电线电缆、机械铸造等生产企业,成品、半成品、零部件成本直线上升,正因这些贵金属的价格如此昂贵,回收点多,部分居心不良的员工有机可乘,为杜绝公司贵重金属的流失,企业一般采用金属探测器预以防范,减少金属材料的损失。目前,建筑现场不仅有大量的金属零件,还存在大量的非金属零件,如陶瓷、塑料,金属探测器难以对非金属零件进行检测。X射线是一种可以穿透木材、纸板、皮革等不透明物体的电磁波。安检仪能根据物体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在荧屏上呈现不同颜色的影像。简单来说,橙色代表有机物,例如食品、塑料等;书本、陶瓷等显示为绿色;金属则显示为蓝色。现有的X光安检仪,一般固定安装在稳定场所,而对于灵活性较大的建筑现场来说,X光安检仪的安装与拆操作复杂;此外,现有X光安检仪还需要工作人员实时观察图像进行检测,对于工作时间灵活的施工人员进行检测,聘请工作人员进行观察的成本较高。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灵活性高、成本低的用于建筑现场的智能化安检管理装置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现场的智能化安检管理装置,具有使安检管理装置的安装与拆卸操作方便,增强安检管理装置使用的灵活性,同时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实时观察,降低了安检管理装置使用成本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建筑现场的智能化安检管理装置,包括底座、压力传感器、X光安检仪、色差仪、控制器;所述底座对称设置有两个立柱,X光安检仪的X射线发生器、X射线探测器分别安装在两个立柱顶端;所述底座顶端中心设有脚踏板,压力传感器位于脚踏板底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X光安检仪的信号输入端连接,X光安检仪的信号输出端与色差仪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色差仪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报警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人员踩踏脚踏板时,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压力信号控制X光安检仪启动,X光安检仪发射的X射线透过检测人员后形成透视图,色差仪对透视图中的颜色进行识别;若识别存在色差仪中预设定的颜色信息,则色差仪向控制器发送识别信号,控制器根据识别信号控制报警装置启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报警装置为警示灯、语音播放器中的一种或两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警示灯启动闪烁,便于从视觉警示管理人员;语音播放器启动后播放警示语音,便于从听觉上警示管理人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为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X光安检仪启动后,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按预设定间隔时间进行间隔伸出,便于从下至上依次对检测人员进行检测;在X光安检仪关闭后,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回缩至初始状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外壁环设有导轨,导轨套设有圆环,立柱与圆环固定连接;所述圆环设有用于驱动圆环沿导轨圆周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驱动组件的驱动源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X光安检仪启动后,控制器控制驱动组件启动,使得立柱沿导轨圆周方向转动;当立柱转动180度后,电动伸缩杆伸出一次,使得X光安检仪能够对检测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检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置于圆环内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主动齿轮,导轨外壁环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使得圆环与导轨的相对圆周转动操作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沿自身圆周方向设置有至少三个固定筒,固定筒内设置有升降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定点使用安检管理装置时,将升降轮收入固定筒内,使得安检管理装置能够稳定放置;在移动安检管理装置时,将升降轮伸出固定筒,使得安检管理装置的移动操作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检测人员踩踏脚踏板时,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压力信号控制X光安检仪启动,X光安检仪发射的X射线透过检测人员后形成透视图,色差仪对透视图中的颜色进行识别;若识别存在色差仪中预设定的颜色信息,则色差仪向控制器发送识别信号,控制器根据识别信号控制报警装置启动;在X光安检仪启动后,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按预设定间隔时间进行间隔伸出,便于从下至上依次对检测人员进行检测;在X光安检仪关闭后,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回缩至初始状态;在X光安检仪启动后,控制器控制驱动组件启动,使得立柱沿导轨圆周方向转动;当立柱转动180度后,电动伸缩杆伸出一次,使得X光安检仪能够对检测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检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座;2、圆环;21、导轨;22、驱动电机;23、主动齿轮;24、从动齿轮;3、立柱;4、脚踏板;41、警示灯;42、语音播放器;5、固定筒;51、升降轮;6、X光安检仪;7、控制器;8、压力传感器;9、色差仪。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4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一种用于建筑现场的智能化安检管理装置,如图1与图3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现场的智能化安检管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压力传感器(8)、X光安检仪(6)、色差仪(9)、控制器(7);所述底座(1)对称设置有两个立柱(3),X光安检仪(6)的X射线发生器、X射线探测器分别安装在两个立柱(3)顶端;所述底座(1)顶端中心设有脚踏板(4),压力传感器(8)位于脚踏板(4)底部;所述压力传感器(8)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7)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7)的信号输出端与X光安检仪(6)的信号输入端连接,X光安检仪(6)的信号输出端与色差仪(9)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色差仪(9)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7)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7)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报警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现场的智能化安检管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压力传感器(8)、X光安检仪(6)、色差仪(9)、控制器(7);所述底座(1)对称设置有两个立柱(3),X光安检仪(6)的X射线发生器、X射线探测器分别安装在两个立柱(3)顶端;所述底座(1)顶端中心设有脚踏板(4),压力传感器(8)位于脚踏板(4)底部;所述压力传感器(8)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7)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7)的信号输出端与X光安检仪(6)的信号输入端连接,X光安检仪(6)的信号输出端与色差仪(9)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色差仪(9)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7)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7)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报警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现场的智能化安检管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报警装置为警示灯(41)、语音播放器(42)中的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现场的智能化安检管理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勇林鹏飞刘淑贤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天马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