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边坡锚固系统拉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738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边坡锚固系统拉拔装置,拉拔检测装置包括拉拔装置和控制系统,其中,拉拔装置包括内腔体、外腔体和用于连接待测锚具的锚固连接件;内腔体设置在外腔体内部,且内腔体腔壁与外腔体腔壁之间形成用于存储液压油的第一密闭空间,锚固连接件与内腔体腔壁之间形成用于存储液压油的第二密闭空间,第二密闭空间的大小随锚固连接件的移动而改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锚固系统拉拔检测装置以拉拔装置为核心机械部分,再匹配以集成电控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拉拔试验设定为线性加载或非线性加载,可准确控制施加荷载速度与级别,降低试验结果人为误差,得到的荷载‑变形曲线更为可靠试验结果。

A drawing device of slope anchor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坡锚固系统拉拔装置
本技术属于边坡支护锚固系统拉拔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坡锚固系统拉拔装置。
技术介绍
公路、水利、房建等建筑物及构筑物不可避免的会经过或位于不良地质区域,其中存在大量高陡的自然或人工坡体其稳定性不足或存在潜在滑移变形趋势,需采取岩土锚固措施将不稳定岩土体与稳定岩土体相连,将不稳定岩土体的滑动力通过锚固体系传递至稳定岩土体中,以满足工程施工及运营的需求。其中普遍采用的锚固手段为锚杆支护与锚索支护。锚杆是一种埋入岩土体深处的受拉杆件及体系,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相连另一端锚固在土层中通常对其施加预应力,使其将外荷载所产生的拉力通过自由段传递至锚固段,再由锚固段传至稳定地层中以有效控制坡体变形,阻止塑性区贯通,防止岩土体失稳破坏的发生。锚索一般采取钢绞线作为束体,成孔完毕进行张拉施加预应力,通过主动建立的后张预应力场,来抑制、减低或消除天然应力场对工程地质体或构筑物所造成的危害。锚索又称为预应力锚索,可以充分调动工程地质体或构筑物潜在自稳能力并改善其内部应力状态。锚杆与锚索主要承受轴向拉力,并根据受力不同,沿杆体全长分为内锚固段、自由段和外锚段。锚杆/锚索的工作应力,即在不稳定坡体变形趋势下自由段所受荷载产生的应力,是影响锚固系统安全的重要因素。锚固系统的工作应力过高,可能使杆体突然断裂;反之,则起不到通过锚固系统主动加固岩土体的作用。可见,检测锚固系统的工作荷载进而掌握锚索的预应力状态及承载性能非常必要。通过拉拔试验得到锚固系统的荷载-伸长量关系曲线,选取其中曲线拐点即得到锚固系统工作荷载。然而,采用传统方式及现有仪器设备进行锚固系统拉拔试验,存在以下缺点:(1)大多数既有锚固系统竣工验收后所留外露长度过短,难以穿过现有拉拔设备进行拉拔,导致试验无法进行,必须进行接长拉拔。(2)现有拉拔仪器需采取手压油泵的方式进行,耗时费力且无法准确控制加荷速度与级别,造成试验误差并导致试验结果不可靠。(3)对于不同边坡与同一边坡的不同平台,其待测锚固系统位置不尽相同,超过一定高度情况下,拉拔仪所配套穿心千斤顶难以套入目标杆体。(4)试验过程的数据采集需依赖人工读数与记录,荷载-变形曲线的导出与试验结果的存储处理仍未实现自动智能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边坡锚固系统拉拔装置,解决现有的拉拔设备需要手动加载造成试验误差且无法进行接长拉拔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技术公开一种边坡锚固系统拉拔装置,包括内腔体、外腔体和用于连接待测锚具的锚固连接件;所述的内腔体设置在外腔体内部,且内腔体腔壁与外腔体腔壁之间形成用于存储液压油的第一密闭空间;所述的内腔体和外腔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口;所述的锚固连接件设置在内腔体中,锚固连接件的两端分别穿过内腔体和外腔体两端的开口延伸至外腔体的外部;锚固连接件能够在内腔体中自由滑动,且锚固连接件与内腔体腔壁之间形成用于存储液压油的第二密闭空间,第二密闭空间的大小随锚固连接件的移动而改变;所述的第二密闭空间内连通有第一管体,第一管体的末端与第一密闭空间连通,第一管体上设置有将第一密闭空间中的液压油吸入第二密闭空间的进油泵;所述的第一密闭空间内连通有第二管体,第二管体的末端与第二密闭空间接通,第二管体上设置有将第二密闭空间中的液压油吸入第一密闭空间的出油泵。具体的,所述的锚固连接件包括活塞、杆体和接头,所述的杆体一端连接在活塞上,另一端通过所述的开口延伸至外腔体外部,杆体能够在开口中自由滑动且保证内腔体密封;所述的内腔体腔壁与活塞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二密闭空间;所述的接头连接在杆体的末端,所述的接头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待测锚具的连接孔。具体的,所述的活塞包括顶柱、多个铰支连杆和底盘,所述的顶柱通过多个铰支连杆与底盘固定连接,所述的底盘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杆体上。优选的,所述的连接孔为直径渐变的锥形结构,所述的连接孔中设置有环形件,所述的环形件由多个弧形片拼接形成,环形件外侧面的形状与连接孔孔壁形状匹配,环形件的内侧面的形状与待测锚具的连接端形状匹配;环形件与待测锚具的接触面凹凸不平。进一步的,所述的拉拔装置还设置有反力架,所述的反力架连接在外腔体位于锚固连接件的一端;所述的反力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多个支撑柱,支撑柱与外腔体外壁固定连接,底座的中心设置有供锚固连接件末端穿过的通孔,多个支撑柱围绕通孔的四周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管体由多段管体通过油压快速接头连接而成;所述的第二管体也由多段管体通过油压快速接头连接而成。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边坡锚固系统拉拔检测装置,包括锚固系统拉拔装置和控制系统;其中,锚固系统拉拔装置为本技术所述的拉拔装置;所述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上均设置有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用于将液压油的流入量与流出量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所述的锚固连接件的顶部设置位移百分表,其中位移百分表的表盘探针与锚固连接件连接;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指令输入模块,用于设定锚固系统拉拔装置单次加载的荷载量及加载次数;集成电路模块,集成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流量传感器和位移百分表,输出端连接出油泵和进油泵;集成电路模块用于将指令输入模块中的单次加载的荷载量及加载次数换算成内腔体中液压油单次输送量与输送次数,控制出油泵和进油泵的开启,并将流量传感器传输的电信号转换为荷载量;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集成电路模块输出的荷载量和位移百分表测量的位移;显示模块,用于将数据存储模块存储的荷载量和位移转换为光学信号,以荷载-位移曲线的形式显示。进一步的,该检测装置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的锚固系统拉拔装置支撑在升降装置上,所述的升降装置能够使锚固系统拉拔装置倾斜一定角度。具体的,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用于承载锚固系统拉拔装置的承载平台、立柱和底座,所述的承载平台通过立柱支撑在底座上,所述的立柱可升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锚固系统拉拔装置通过设置在其内部的锚固连接件可以实现对待测锚具接长和施加荷载;解决了目前竣工验收后锚固系统外露长度过短,难以穿过现有设备进行拉拔的问题。将液压油作为加载介质,通过内腔体和外腔体之间的液压输送实现加载和卸载过程。(2)本技术的锚固系统拉拔检测装置以拉拔装置为核心机械部分,再匹配以集成电控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拉拔试验设定为线性加载或非线性加载,可准确控制施加荷载速度与级别,降低试验结果人为误差,得到的荷载-变形曲线更为可靠试验结果。(3)本技术的拉拔装置配套升降装置,通过升降装置独立升降调节拉拔装置的倾斜角度,使得拉拔装置与锚固系统倾角一致进行轴向拉拔。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锚固系统拉拔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锚固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坡锚固系统拉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腔体(101)、外腔体(102)和用于连接待测锚具(7)的锚固连接件(103);所述的内腔体(101)设置在外腔体(102)内部,且内腔体(101)腔壁与外腔体(102)腔壁之间形成用于存储液压油的第一密闭空间(104);/n所述的内腔体(101)和外腔体(102)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口(105);所述的锚固连接件(103)设置在内腔体(101)中,锚固连接件(103)的两端分别穿过内腔体和外腔体两端的开口(105)延伸至外腔体(102)的外部;锚固连接件(103)能够在内腔体(101)中自由滑动,且锚固连接件(103)与内腔体(101)腔壁之间形成用于存储液压油的第二密闭空间(106),第二密闭空间(106)的大小随锚固连接件(103)的移动而改变;/n所述的第二密闭空间(106)内连通有第一管体(107),第一管体(107)的末端与第一密闭空间(104)连通,第一管体(107)上设置有将第一密闭空间(104)中的液压油吸入第二密闭空间(106)的进油泵(108);所述的第一密闭空间(104)内连通有第二管体(109),第二管体(109)的末端与第二密闭空间(106)接通,第二管体(109)上设置有将第二密闭空间(106)中的液压油吸入第一密闭空间(104)的出油泵(110);/n所述的第一管体(107)由多段管体通过油压快速接头(124)连接而成;所述的第二管体(109)也由多段管体通过油压快速接头(124)连接而成;/n拉拔装置还设置有反力架(120),所述的反力架(120)连接在外腔体(102)位于锚固连接件(103)的一端;所述的反力架(120)包括第一底座(121)和设置在第一底座(121)上的多个支撑柱(122),支撑柱(122)与外腔体(102)外壁固定连接,第一底座(121)的中心设置有供锚固连接件(103)末端穿过的通孔(123),多个支撑柱(122)围绕通孔(123)的四周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锚固系统拉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腔体(101)、外腔体(102)和用于连接待测锚具(7)的锚固连接件(103);所述的内腔体(101)设置在外腔体(102)内部,且内腔体(101)腔壁与外腔体(102)腔壁之间形成用于存储液压油的第一密闭空间(104);
所述的内腔体(101)和外腔体(102)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口(105);所述的锚固连接件(103)设置在内腔体(101)中,锚固连接件(103)的两端分别穿过内腔体和外腔体两端的开口(105)延伸至外腔体(102)的外部;锚固连接件(103)能够在内腔体(101)中自由滑动,且锚固连接件(103)与内腔体(101)腔壁之间形成用于存储液压油的第二密闭空间(106),第二密闭空间(106)的大小随锚固连接件(103)的移动而改变;
所述的第二密闭空间(106)内连通有第一管体(107),第一管体(107)的末端与第一密闭空间(104)连通,第一管体(107)上设置有将第一密闭空间(104)中的液压油吸入第二密闭空间(106)的进油泵(108);所述的第一密闭空间(104)内连通有第二管体(109),第二管体(109)的末端与第二密闭空间(106)接通,第二管体(109)上设置有将第二密闭空间(106)中的液压油吸入第一密闭空间(104)的出油泵(110);
所述的第一管体(107)由多段管体通过油压快速接头(124)连接而成;所述的第二管体(109)也由多段管体通过油压快速接头(124)连接而成;
拉拔装置还设置有反力架(120),所述的反力架(120)连接在外腔体(102)位于锚固连接件(103)的一端;所述的反力架(120)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忠居王政斌文军强江冠朱彦名李铁于翔齐辉胡超李力王呈义冯永杨广亮迟朝明张长安龙厚胜李晨吴国敬张福勇王永康杨尚磊亓珂王南宁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