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加车间减振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7369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加车间减振支撑装置,其中:包括盛液管;压杆,压杆包括大端和小端,压杆的大端与盛液管内槽壁贴合,小端与放置板固定连接;底板,底板与盛液管底座连接;管A、管B、变径管、管C、储液罐,管A两端分别与变径管大端、盛液管上孔密闭连通,管C两端分别与变径管小端、储液罐进液通孔密闭连通,管B两端分别与储液罐底部排液通孔、盛液管上通孔密闭连通,储液罐与盛液管固定连接,储液罐与连接管C的临侧上部设置有直接2~3mm的通气孔;使得重量重的大件与放置板的振动转变为空气压力能缓慢的释放掉,解决了采用传统承重的刚性固定架在瞬间放上重量重的大件时引起较大振动的问题,避免了车间内的精密机床受到影响。

A vibration damping support device for machining worksh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加车间减振支撑装置
本技术属于车间支撑设备
,涉及一种机加车间减振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一些高精度生产的车间中,对于高精度生产车间的精密机床来说,机车受到超过本身能承受的振动时,机床本身的各个部件位置之间就会发生装配误差,精密机床内部发生一丝的装配误差,就会使得使用此精密机床加工零件精度达不到要求;有时为了检修一些重量重的大件或有时为了将加工好的一些重量重的大件进行检查,需要放置在平台上完成,目前在学校的精工车间中,由于场地和资金的限制一般不配备有占地面积大、价格昂贵的吊车,一般都是多人徒手对重量重的大件进行搬运放置到承重的刚性固定架上,因为人手在与重量重的大件最后瞬间脱离时,重量重的大件与刚性的固定架刚性接触的瞬间会产生很大的振动,振动会从刚性的固定架上传通过地面传至精密机床上,容易使得车间内的精密机床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加车间减振支撑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加车间减振支撑装置,其中:包括盛液管,中部设有开口向上的凹槽,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加车间减振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液管(1),中部设有开口向上的凹槽,上下两端设有连通凹槽的通孔,通孔两侧均设有向外连接的凸起部;/n压杆(2),压杆(2)包括大端和小端,压杆(2)的大端与盛液管(1)内槽壁贴合,压杆(2)的小端与放置板(3)固定连接;/n底板(4),底板(4)与盛液管(1)底座连接;/n管A(5)、管B(6)、变径管(7)、管C(8)、储液罐(9),管A(5)两端分别与变径管(7)大端、盛液管(1)上孔密闭连通,管C(8)两端分别与变径管(7)小端、储液罐(9)进液通孔密闭连通,管B(6)两端分别与储液罐(9)底部排液通孔、盛液管(1)上通孔密闭连通,储液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加车间减振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液管(1),中部设有开口向上的凹槽,上下两端设有连通凹槽的通孔,通孔两侧均设有向外连接的凸起部;
压杆(2),压杆(2)包括大端和小端,压杆(2)的大端与盛液管(1)内槽壁贴合,压杆(2)的小端与放置板(3)固定连接;
底板(4),底板(4)与盛液管(1)底座连接;
管A(5)、管B(6)、变径管(7)、管C(8)、储液罐(9),管A(5)两端分别与变径管(7)大端、盛液管(1)上孔密闭连通,管C(8)两端分别与变径管(7)小端、储液罐(9)进液通孔密闭连通,管B(6)两端分别与储液罐(9)底部排液通孔、盛液管(1)上通孔密闭连通,储液罐(9)与盛液管(1)固定连接,储液罐(9)与连接管C(8)的临侧上部设置有直接2~3mm的通气孔(91);
多个弹簧(12),弹簧(12)两端分别与放置板(3)、底板(4)固定连接,弹簧(12)内圈安装有伸缩杆(11),伸缩杆(11)两端分别与放置板(3)、底板(4)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德光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