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钢板混凝土组合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组合梁,具体是一种多层钢板混凝土组合梁。
技术介绍
由两种不同材料结合或不同工序结合而成的梁称为组合梁,亦称联合梁。有的主梁采用一种材料,而连接各主梁的桥面板用另一种材料;也有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或预应力混凝土梁与就地就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组成的组合梁。组合梁是钢梁和混凝土板通过抗剪连接件连成整体而共同受力的横向承重构件,能够充分发挥钢材抗拉、混凝土抗压性能好的优点,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抗震和动力性能好、构件截面尺寸小、施工方便等优点。目前的组合梁,大都使用混凝土和钢梁组合,使用较多的钢筋起到抗剪作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层钢板混凝土组合梁。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层钢板混凝土组合梁,包括上混凝土层和下混凝土层,所述上混凝土层的顶部设置有上钢板,所述上混凝土层和下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中钢板,所述下混凝土层的底部设置有下钢板,所述上钢板与中钢板之间通过上螺栓固定,所述中钢板与下钢板之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钢板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混凝土层(1)和下混凝土层(2),所述上混凝土层(1)的顶部设置有上钢板(3),所述上混凝土层(1)和下混凝土层(2)之间设置有中钢板(4),所述下混凝土层(2)的底部设置有下钢板(5),所述上钢板(3)与中钢板(4)之间通过上螺栓(6)固定,所述中钢板(4)与下钢板(5)之间通过下螺栓(7)固定,所述上钢板(3)与中钢板(4)之间设置有上箍筋(8),所述中钢板(4)与下钢板(5)之间设置有下箍筋(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钢板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混凝土层(1)和下混凝土层(2),所述上混凝土层(1)的顶部设置有上钢板(3),所述上混凝土层(1)和下混凝土层(2)之间设置有中钢板(4),所述下混凝土层(2)的底部设置有下钢板(5),所述上钢板(3)与中钢板(4)之间通过上螺栓(6)固定,所述中钢板(4)与下钢板(5)之间通过下螺栓(7)固定,所述上钢板(3)与中钢板(4)之间设置有上箍筋(8),所述中钢板(4)与下钢板(5)之间设置有下箍筋(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钢板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螺栓(6)和下螺栓(7)在组合梁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相互错开,不在一条直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层钢板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螺栓(6)和下螺栓(7)在组合梁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将组合梁的宽度分为三等分,即上螺栓(6)与组合梁后部的距离为组合梁宽度的三分之一,上螺栓(6)与下螺栓(7)之间的距离为组合梁宽度的三分之一,下螺栓(7)与组合梁前部的距离为组合梁宽度的三分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登峰,周胤斌,陈磊,徐延军,郭丽梅,沈晓锋,洪朝华,冉东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西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