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装配式钢结构桥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7155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装配式钢结构桥涵,包括主桥、引桥一、引桥二、支承组件一、支承组件二。支承组件一和支承组件二分别用来支承引桥一和引桥二;主桥位于引桥一与引桥二之间,主桥的两端分别由支承组件一和支承组件二支承;引桥一、主桥、引桥二依次对接构成连续的桥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实现自卸卡车上跨带式输送机同水平或近似同水平运输,减少了卡车无效运输距离,提高了露天矿卡车系统运输效率,减少运输设备投入;降低了桥涵移设费用和桥涵建设费用,减少了桥涵移设工期,增大了露天矿有效生产作业时间,保证露天矿高效生产。

Movable assembled steel structure bridge and culve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装配式钢结构桥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解决露天矿运输系统交叉影响的工艺设备,应用于实现露天矿卡车运输上跨带式输送机上,具体说是一种可移装配式钢结构桥涵。
技术介绍
我国大型露天矿山通常采用多种工艺联合开采,形成卡车运输与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的连续、半连续工艺共存的综合生产运输系统。但在实际开采过程中,受带式输送机布置的影响,卡车运输与带式输送机系统往往存在交叉现象,主要交叉形式体现为:带式输送机机道与卡车道路平面交叉、端帮带式输送机沟道与卡车道路立体交叉。具体交叉影响表现为:在露天矿端帮或其他位置布置带式输送机沟道或平面机道,阻断了卡车原有运输道路,不能实现双环运输,使卡车改变原最优运输线路,增加运输距离,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也增加了露天矿运输成本。目前,国内在解决露天矿生产过程中,涉及卡车运输与带式输送机运输的系统交叉技术问题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形成2种解决方式,即涵洞式和栈桥式。1、涵洞式,即是在以带式输送机运输为主的条件下,在露天矿采场内部的端帮带式输送机出入沟或其他平盘处,通过修筑混凝土涵洞,使卡车运输上跨或下穿带式输送机,实现与带式输送机运输系统的立体无交叉运输系统。但随着带式输送机的定期移设影响,涵洞面临多次拆除、再建过程,不仅增加了工程工期,而且涵洞整体无法二次利用,也增加了建设投资;2、栈桥式,即是在以卡车运输为主的条件下,在露天矿采场内部端帮或其他适当位置,通过架设带式输送机栈桥,实现栈桥下部卡车运输、上部带式输送机运输的立体无交叉运输系统。但由于大型露天矿卡车吨位较大,一般为100~220吨级,卡车自身高度普遍在5~8m,同时考虑到一定的安全净空高度,卡车通行处的栈桥架设高度达6.5~9.5m以上,导致栈桥结构复杂、造价高,后期移设更为困难,同时增加了不确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装配式钢结构桥涵,减少了卡车无效运输距离,提高了露天矿卡车系统运输效率,减少运输设备投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装配式钢结构桥涵,其技术要点包括:主桥、引桥一、引桥二、支承组件一、支承组件二。支承组件一和支承组件二分别用来支承引桥一和引桥二;主桥位于引桥一与引桥二之间;主桥的两端分别由支承组件一和支承组件二支承;引桥一、主桥、引桥二依次对接构成连续的桥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1.可实现卡车在露天矿端帮上跨带式输送机进行同水平或近似同水平运输,减少了卡车无效运输距离,提高了露天矿卡车系统运输效率,减少运输设备投入,更进一步有效降低了露天矿的长期运输成本。2.本专利技术桥涵组件移设、再组装方法简便,桥涵部件可通过履带起重机或挖掘机分别吊装,(半)挂车运输。桥体移设及二次组装周期短,保证露天矿高效生产。3.桥体各个部件可重复利用,减少浪费,降低了新桥体建设费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形式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方向横断面示意图;图中序号说明如下:1引桥一、2引桥二、3支承组件一、4支承组件二、5主桥、6挡墙、7桥边缘标志杆、8锚固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装配式钢结构桥涵,包括主桥5、引桥一1、引桥二2、支承组件一3和支承组件二4、挡墙6、桥边缘标志杆7、锚固装置8,引桥一由支承组件一支承,引桥二由支承组件二支承,引桥一与引桥二之间为主桥,主桥由支承组件一和支承组件二支承或由引桥一和引桥二支承,引桥一、主桥、引桥二依次对接构成连续的桥面,卡车等运输设备在桥面上通行,带式输送机在主桥下方穿过。引桥一、引桥二、支承组件一以及支承组件二均采用可拆分的模块式结构形式,可拆分为若干个子模块,移设时,各子模块分别运输,运输至新的工作位置重新组装,各子模块之间采用栓接或铰接等方式完成二次组装。主桥、引桥一以及引桥二的两侧设有挡墙6和\或桥边缘标志杆7,支承组件一和支承组件二(或引桥一和引桥二)通过锚固装置锚固于地面之上防止与地面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实施例:一种可移装配式钢结构桥涵,包括引桥一1、引桥二2、支承组件一3、支承组件二4以及主桥5等八个主要基本模块,引桥一1由支承组件一3支承,引桥二2由支承组件二4支承,引桥一1与引桥二2之间为主桥5,主桥5的两端分别由支承组件一3和支承组件二4支承,引桥一1、主桥5、引桥二2依次对接构成连续的桥面,卡车等运输设备在桥面上通行,带式输送机在主桥5下方穿过。引桥一1与引桥二2均采用可拆分的模块式结构形式,各子模块依次连接形成连续的桥面。各子模块均采用箱梁结构,且各子模块之间采用栓接或铰接等方式连接,便于拆卸、运输和安装。移设时,各子模块分别运输,运输至新的工作位置重新组装。支承组件一3与支承组件二4均采用可拆分的模块式结构形式,可拆分为若干个子模块,各子模块为各自独立的箱体结构,各子模块依次连接分别构成引桥一1与引桥二2的支承结构,各子模块之间采用栓接或铰接等方式连接,便于拆卸、运输和安装。移设时,各子模块分别运输,运输至新的工作位置重新组装。支承组件一3的上表面与引桥一1采用栓接或铰接等方式连接,在靠近主桥5的一侧,支承组件一3比引桥一1长出一段,形成承载平台,用于支承主桥5;支承组件一3的下表面为连续平面,与地面接触,支承组件一3浮置于地面之上。支承组件二4的上表面与引桥二2采用栓接或铰接等方式连接,在靠近主桥5的一侧,支承组件二4比引桥二2长出一段,形成承载平台,用于支承主桥5;支承组件二4的下表面为连续平面,与地面接触,支承组件二4浮置于地面之上。主桥5的两端分别浮置(或螺栓连接或铰接)于支承组件一3和支承组件二4的承载平台之上。主桥5、引桥一1以及引桥二2的两侧设有挡墙6和\或桥边缘标志杆7。支承组件一3和支承组件二4(或引桥一1和引桥二2)通过锚固装置8锚固于地面之上防止与地面之间发生相对滑动。锚固装置8包括但不限于锚固拉杆和锚固板组合结构、锚固杆等结构形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装配式钢结构桥涵,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桥、引桥一、引桥二、支承组件一、支承组件二;支承组件一和支承组件二分别用来支承引桥一和引桥二;主桥位于引桥一与引桥二之间;主桥的两端分别由支承组件一和支承组件二支承;引桥一、主桥、引桥二依次对接构成连续的桥面;引桥一、引桥二、支承组件一和支承组件二均为可拆分模块式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装配式钢结构桥涵,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桥、引桥一、引桥二、支承组件一、支承组件二;支承组件一和支承组件二分别用来支承引桥一和引桥二;主桥位于引桥一与引桥二之间;主桥的两端分别由支承组件一和支承组件二支承;引桥一、主桥、引桥二依次对接构成连续的桥面;引桥一、引桥二、支承组件一和支承组件二均为可拆分模块式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装配式钢结构桥涵,其特征在于:引桥一与引桥二拆分后的各子模块依次连接形成连续的桥面,各子模块均采用箱梁结构,各子模块之间采用栓接或铰接方式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装配式钢结构桥涵,其特征在于:支承组件一与支承组件二拆分后的各子模块为各自独立的箱体结构,各子模块依次连接分别构成引桥一与引桥二的支承结构,各子模块之间采用栓接或铰接方式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移装配式钢结构桥涵,其特征在于:支承组件一的上表面与引桥一采用栓接或铰接方式连接,在靠近主桥的一侧,支承组件一比引桥一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迁军陈洪亮王忠鑫马培忠宋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