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防放线菌及其在生姜茎基腐病或大豆疫病防治方面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955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的生防放线菌及其在生姜茎基腐病或大豆疫病防治方面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生防放线菌CGMCCNo.18716(疮茄链霉菌Streptomyces scabies),可以有效防治大豆疫病和生姜茎基腐病,同时也表现出了广谱的植物抗病能力,对人畜无毒,不污染环境,无残留,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为研究开发新的环境友好型生防放线菌菌剂提供优质的生物资源。

A biological actinomycet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control of ginger stem rot or soybean b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防放线菌及其在生姜茎基腐病或大豆疫病防治方面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防放线菌及其在生姜茎基腐病或大豆疫病防治方面的应用,属于农作物生物防治

技术介绍
生姜属于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是一种高产的经济作物。随着生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生姜病害的发生也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生姜茎基腐病的发生极为严重,该病又称为生姜软腐病、生姜腐霉病等,是由腐霉菌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已成为生姜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差异,我国北方生姜主产区的致病菌主要是群结腐霉菌(Pythiummyriotylum),感染菌后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发病初期,茎基部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大,叶片发黄,发病后期病斑环绕茎基部一周,导致茎基部组织逐渐变褐、变软,最终倒伏和腐烂并伴有恶臭味,叶片则变黄、下垂,尔后枯死。湿度大时扒开土壤,距地表2公分处在病部和土壤中可见白色棉絮状物。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大豆疫病是严重影响大豆生产的毁灭性病害。该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存活,越冬成为初侵染源,湿度高或多雨天气、土壤粘重,易发病,一般减产10-30%,严重发生减产50-70%,有的甚至绝收。大豆疫霉菌在大豆生长的任何阶段都可侵染和危害,尤其是刚萌芽时的幼根和下胚轴最易受侵染,造成烂种、幼苗猝倒,苗期侵染引致根腐或茎腐,造成幼苗萎蔫或死亡,成株期受到侵染,首先下部叶片变黄随后上部叶片逐渐变黄并很快姜蔫,不脱落,近地面茎中空易折断,易形成瘪荚、瘪粒。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常呈水渍状,扩散快,发病组织迅速死亡。目前,针对大豆疫病和生姜茎基腐病主要是化学防治为主。据报道用化学药剂土壤熏蒸对土传病害有良好的防效,但是该方法对土壤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成本昂贵,很难进行大范围推广应用。而生物防治能保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环境安全,从而减轻因过度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并能大大节省防治成本。利用环境有益微生物来控制病害的发生以及诱导提高作物抗逆能力是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尤其这些微生物对环境无污染,能克服化学药剂防治带来的缺陷,引起了科学家们利用生物防治手段控制病害、以及应对不良环境的兴趣;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符合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人类健康安全的发展趋势,可为我国国民经济及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广阔前景。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希望能够筛选出对生姜茎基腐病或大豆疫病进行防治的微生物。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相关技术的上述问题和/或其他问题,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生防放线菌,其中,所述生防放线菌为疮茄链霉菌(Streptomycesscabies),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18716。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菌药制剂,其中,所述菌药制剂包含由上述的生防放线菌发酵获得的放线菌菌剂。优选的,所述菌药制剂包含由上述的生防放线菌发酵获得的放线菌菌剂和农药学上可接受的助剂。本专利技术再一方面提供了上述的菌药制剂的制备过程,其中,将上述的生防放线菌的菌种在高氏一号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培养,再将活化后的菌株进行第一次发酵培养获得种子液,再将所述种子液进行第二次发酵培养获得所述放线菌菌剂。优选的,所述第一次发酵培养采用的培养基的配制方法是每1000ml培养基采用玉米粉9.8~10.2g、蔗糖9.8~10.2g、氯化钠1.9~2.1g、硫酸铵2.9~3.1g和碳酸钙1.9~2.1g溶解至蒸馏水中,调节pH至7.2-7.4,定容,再进行高温灭菌;所述第一次发酵培养采用的条件是25~30℃,转速为170-200r/min下振荡发酵培养120~144h。优选的,所述第二次发酵培养采用的培养基的配制方法是每1000ml培养基采用大豆粉9.8~10.2g,葡萄糖14.8~15.2g,氯化钠1.9~2.1g,硫酸铵2.9~3.1g,碳酸钙1.9~2.1g,溶解至蒸馏水中,调节pH至7.2-7.4,定容,再进行高温灭菌;所述第二次发酵培养采用的条件是25~30℃,转速为170-200r/min下振荡发酵培养144~168h;所述第二次发酵培养结束后,采用纱布进行过滤制得所述放线菌菌剂。本专利技术还一方面提供了上述的生防放线菌在防治植物病害方面的应用,其中,所述植物病害为大豆疫霉、群结腐霉、寡雄腐霉、钟器腐霉、刺腐霉、林栖腐霉、终极腐霉、瓜果腐霉、华丽腐霉、辣椒疫霉、柑橘褐腐疫霉、禾谷镰刀菌或尖孢镰刀菌导致的植物病害。优选的,所述植物病害为生姜茎基腐病或大豆疫病。本专利技术还一方面提供了上述的菌药制剂在防治植物病害方面的应用,其中,所述植物病害为大豆疫霉、群结腐霉、寡雄腐霉、钟器腐霉、刺腐霉、林栖腐霉、终极腐霉、瓜果腐霉、华丽腐霉、辣椒疫霉、柑橘褐腐疫霉、禾谷镰刀菌或尖孢镰刀菌导致的植物病害。优选的,所述植物病害为生姜茎基腐病或大豆疫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防放线菌CGMCCNo.18716(疮茄链霉菌Streptomycesscabies),可以有效防治大豆疫病和生姜茎基腐病,同时也表现出了广谱的植物抗病能力,对人畜无毒,不污染环境,无残留,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为研究开发新的环境友好型生防放线菌菌剂提供优质的生物资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其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例如参考J.萨姆布鲁克等著,黄培堂等译的《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科学出版社)或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一、下面介绍本申请专利技术人从自然环境中分离筛选获得本专利技术的生防放线菌11×1(疮茄链霉菌(Streptomycesscabies))CGMCCNo.18716的操作过程。1、分离存在于植物体外的潜在的生防菌1)土壤悬浮液的制备:称量3g土壤样品(来源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豆种植田大豆根围土)置于盛有27ml无菌水的三角瓶(含灭菌玻璃珠)中,于摇床150rpm下震荡培养30min;2)10倍梯度稀释:静置5min,从三角瓶中取1ml土壤悬浮液置于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稀释10倍)并振荡混匀,再进一步梯度稀释,配制成10-2、10-3、10-4、10-5、10-6的土壤稀释液;3)涂平板培养:分别从上述的梯度稀释液中取0.1ml,均匀涂布于高氏一号培养基上(含重铬酸钾70mg/ml),每个梯度3个重复,置于28℃倒置,培养3天左右;4)选取菌落数在50~300之间的平板,计数并且挑取所有菌落,在固体高氏一号培养基上纯化后,用接种环挑取单一菌落接种于盛有5ml高氏一号培养基(液体)的试管中,28℃200rpm摇菌培养24~48h,取菌悬液与等体积80%甘油溶液混匀,存于-70℃保存备用(Bergetal.,2000)。2、产酶活性测定初步筛选生防菌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防放线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防放线菌为疮茄链霉菌(Streptomycesscabies),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187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防放线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防放线菌为疮茄链霉菌(Streptomycesscabies),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18716。


2.一种菌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药制剂包含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防放线菌发酵获得的放线菌菌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菌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药制剂包含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防放线菌发酵获得的放线菌菌剂和农药学上可接受的助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药制剂的制备过程,其特征在于:
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防放线菌的菌种在高氏一号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培养,再将活化后的菌株进行第一次发酵培养获得种子液,再将所述种子液进行第二次发酵培养获得所述放线菌菌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菌药制剂的制备过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次发酵培养采用的培养基的配制方法是每1000ml培养基采用玉米粉9.8~10.2g、蔗糖9.8~10.2g、氯化钠1.9~2.1g、硫酸铵2.9~3.1g和碳酸钙1.9~2.1g溶解至蒸馏水中,调节pH至7.2-7.4,定容,再进行高温灭菌;
所述第一次发酵培养采用的条件是25~30℃,转速为170-200r/min下振荡发酵培养120~144h。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菌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冬梅魏利辉朱红利邓晟王晓宇张琪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