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流烘干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940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流烘干室,包括壳体、两个热风箱、横向通道、驱动电机、纵向收风罩、两个出风条形箱以及工件摆放支架;工件摆放支架纵向安装在壳体的内底部上,且位于左右两个出风条形箱之间,同时位于纵向收风罩的下方。该对流烘干室利用纵向收风罩、两个出风条形箱、两个热风箱、横向通道、竖向管道以及热风弯管构成对流烘干结构,能够从左右两侧同时对工件进行烘干,且在热气流上升后由纵向收风罩收集后再循环加热,因此在壳体内左右两侧形成循环加热气流不断地对工件进行烘干,能够确保工件烘干的效果。

A convection drying cha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流烘干室
本技术涉及一种涂装烘干室,尤其是一种对流烘干室。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烘干室工件加热时,采用俯冲式热气流加热,对工件的下侧面或者侧边的加热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对流烘干室,能够对工件进行对流加热,确保工件的加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提供一种对流烘干室,能够对工件进行对流加热,确保工件的加热效果。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对流烘干室,包括壳体、两个热风箱、横向通道、驱动电机、纵向收风罩、两个出风条形箱以及工件摆放支架;两个热风箱均通过悬吊杆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顶部上;横向通道连通设置在左右两个热风箱的相对内侧进风口上;在横向通道的中部下侧面连通设置有竖向管道;纵向收风罩纵向悬吊安装在竖向管道的下管口上,且纵向收风罩的顶部与竖向管道的下管口相连通;两个出风条形箱分别纵向安装在壳体的左右侧内壁上,并在两个出风条形箱的相对内侧面上均设置有热气流出口;两个热风箱的出风口通过两侧的热风弯管分别连通至两个出风条形箱上;在横向通道的中部设置有两块分别向左右两侧倾斜的弧形导流板;在两块弧形导流板上均横向设置有一个轴套;在两个轴套上共同旋转式安装有一根中心转轴,且中心转轴的两端贯穿伸出两个轴套外;在中心转轴的左右两端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个轴流叶轮,用于驱动气流分别向左右两侧轴向移动;在中心转轴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外部,并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同轴对接安装有散热圆筒,并在散热圆筒的筒壁上设置有散热条形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式安装在输出轴支座上;在散热圆筒的端部上设置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通过风机链条传动;工件摆放支架纵向安装在壳体的内底部上,且位于左右两个出风条形箱之间,同时位于纵向收风罩的下方。进一步地,工件摆放支架包括条形格栅板、四根竖向套管以及四根升降杆;四根升降杆的上端分别竖向固定安装在条形格栅板的下侧面四个顶角处;四根升降杆的下端分别插装在四根竖向套管的上端管口内;四根竖向套管的下端均竖向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底部上;在四根竖向套管的上端管口外壁上均螺纹旋合安装有一根锁紧螺栓,且锁紧螺栓的螺杆端部伸入竖向套管内按压在升降杆上。进一步地,在条形格栅板的下侧面中部纵向安装有两块气流上升导板,且两块气流上升导板的下侧边分别向左右两侧倾斜弯折;在两块气流上升导板的相对内侧面之间横向设置有横向撑杆。进一步地,在两个出风条形箱上均安装有风向调节机构;风向调节机构包括挡风板以及两个连杆单元;两个连杆单元分别安装在出风条形箱的前后两侧,且均包括连杆、倾角调节拉杆、内管、外管以及十字形手柄;在出风条形箱的前后侧端面上均横向设置有一个T形导向滑槽,并在T形导向滑槽上滑动式安装有T形导向滑块;挡风板通过两个挡板铰接座铰接安装在出风条形箱的下侧边处;两个连杆单元的连杆的下端分别摆动式铰接安装在挡风板的前后侧边上,连杆的上端摆动式铰接安装在对应侧的T形导向滑块上;倾角调节拉杆的一端贯穿壳体后固定安装在T形导向滑块上;内管通过安装法兰固定安装在壳体外;外管通过U形连接件与内管同轴固定安装;倾角调节拉杆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内管和外管,并在贯穿端上设有倾角调节外螺纹;十字形手柄通过中心螺纹孔旋合安装在倾角调节外螺纹上,且十字形手柄位于外管与内管之间。进一步地,在风机链条贯穿壳体的位置处设置有链条防护罩;驱动齿轮位于链条防护罩内。进一步地,在壳体的外侧包覆有保温层。进一步地,在壳体的前后侧面上均设置有一个出入门口,并在出入门口处铰接安装有一个进出封闭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利用纵向收风罩、两个出风条形箱、两个热风箱、横向通道、竖向管道以及热风弯管构成对流烘干结构,能够从左右两侧同时对工件进行烘干,且在热气流上升后由纵向收风罩收集后再循环加热,因此在壳体内左右两侧形成循环加热气流不断地对工件进行烘干,能够确保工件烘干的效果;利用两块弧形导流板使得气流左右分离,从而利用两个轴流叶轮驱动气流分别向左右两侧轴向移动;利用散热圆筒以及散热条形孔能够在旋转时进行散热,减少热量传递到外侧的驱动电机上,从而延长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烘干室剖视后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所述,本技术公开的对流烘干室包括:壳体1、两个热风箱15、横向通道10、驱动电机3、纵向收风罩20、两个出风条形箱21以及工件摆放支架;两个热风箱15均通过悬吊杆16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内顶部上;横向通道10连通设置在左右两个热风箱15的相对内侧进风口上;在横向通道10的中部下侧面连通设置有竖向管道19;纵向收风罩20纵向悬吊安装在竖向管道19的下管口上,且纵向收风罩20的顶部与竖向管道19的下管口相连通;两个出风条形箱21分别纵向安装在壳体1的左右侧内壁上,并在两个出风条形箱21的相对内侧面上均设置有热气流出口41;两个热风箱15的出风口通过两侧的热风弯管17分别连通至两个出风条形箱21上;在横向通道10的中部设置有两块分别向左右两侧倾斜的弧形导流板11;在两块弧形导流板11上均横向设置有一个轴套14;在两个轴套14上共同旋转式安装有一根中心转轴12,且中心转轴12的两端贯穿伸出两个轴套14外;在中心转轴12的左右两端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个轴流叶轮13,用于驱动气流分别向左右两侧轴向移动;在中心转轴12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18;驱动电机3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外部,并在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端部同轴对接安装有散热圆筒6,并在散热圆筒6的筒壁上设置有散热条形孔7;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旋转式安装在输出轴支座4上;在散热圆筒6的端部上设置有驱动齿轮8;驱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18之间通过风机链条9传动;工件摆放支架纵向安装在壳体1的内底部上,且位于左右两个出风条形箱21之间,同时位于纵向收风罩20的下方。利用纵向收风罩20、两个出风条形箱21、两个热风箱15、横向通道10、竖向管道19以及热风弯管17构成对流烘干结构,能够从左右两侧同时对工件进行烘干,且在热气流上升后由纵向收风罩20收集后再循环加热,因此在壳体1内左右两侧形成循环加热气流不断地对工件进行烘干,能够确保工件烘干的效果;利用两块弧形导流板11使得气流左右分离,从而利用两个轴流叶轮13驱动气流分别向左右两侧轴向移动;利用散热圆筒6以及散热条形孔7能够在旋转时进行散热,减少热量传递到外侧的驱动电机3上,从而延长驱动电机3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工件摆放支架包括条形格栅板37、四根竖向套管34以及四根升降杆35;四根升降杆35的上端分别竖向固定安装在条形格栅板37的下侧面四个顶角处;四根升降杆35的下端分别插装在四根竖向套管34的上端管口内;四根竖向套管34的下端均竖向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内底部上;在四根竖向套管34的上端管口外壁上均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流烘干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两个热风箱(15)、横向通道(10)、驱动电机(3)、纵向收风罩(20)、两个出风条形箱(21)以及工件摆放支架;/n两个热风箱(15)均通过悬吊杆(16)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内顶部上;横向通道(10)连通设置在左右两个热风箱(15)的相对内侧进风口上;在横向通道(10)的中部下侧面连通设置有竖向管道(19);纵向收风罩(20)纵向悬吊安装在竖向管道(19)的下管口上,且纵向收风罩(20)的顶部与竖向管道(19)的下管口相连通;/n两个出风条形箱(21)分别纵向安装在壳体(1)的左右侧内壁上,并在两个出风条形箱(21)的相对内侧面上均设置有热气流出口(41);两个热风箱(15)的出风口通过两侧的热风弯管(17)分别连通至两个出风条形箱(21)上;/n在横向通道(10)的中部设置有两块分别向左右两侧倾斜的弧形导流板(11);在两块弧形导流板(11)上均横向设置有一个轴套(14);在两个轴套(14)上共同旋转式安装有一根中心转轴(12),且中心转轴(12)的两端贯穿伸出两个轴套(14)外;在中心转轴(12)的左右两端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个轴流叶轮(13),用于驱动气流分别向左右两侧轴向移动;在中心转轴(12)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18);/n驱动电机(3)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外部,并在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端部同轴对接安装有散热圆筒(6),并在散热圆筒(6)的筒壁上设置有散热条形孔(7);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旋转式安装在输出轴支座(4)上;在散热圆筒(6)的端部上设置有驱动齿轮(8);驱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18)之间通过风机链条(9)传动;/n工件摆放支架纵向安装在壳体(1)的内底部上,且位于左右两个出风条形箱(21)之间,同时位于纵向收风罩(20)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流烘干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两个热风箱(15)、横向通道(10)、驱动电机(3)、纵向收风罩(20)、两个出风条形箱(21)以及工件摆放支架;
两个热风箱(15)均通过悬吊杆(16)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内顶部上;横向通道(10)连通设置在左右两个热风箱(15)的相对内侧进风口上;在横向通道(10)的中部下侧面连通设置有竖向管道(19);纵向收风罩(20)纵向悬吊安装在竖向管道(19)的下管口上,且纵向收风罩(20)的顶部与竖向管道(19)的下管口相连通;
两个出风条形箱(21)分别纵向安装在壳体(1)的左右侧内壁上,并在两个出风条形箱(21)的相对内侧面上均设置有热气流出口(41);两个热风箱(15)的出风口通过两侧的热风弯管(17)分别连通至两个出风条形箱(21)上;
在横向通道(10)的中部设置有两块分别向左右两侧倾斜的弧形导流板(11);在两块弧形导流板(11)上均横向设置有一个轴套(14);在两个轴套(14)上共同旋转式安装有一根中心转轴(12),且中心转轴(12)的两端贯穿伸出两个轴套(14)外;在中心转轴(12)的左右两端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个轴流叶轮(13),用于驱动气流分别向左右两侧轴向移动;在中心转轴(12)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18);
驱动电机(3)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外部,并在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端部同轴对接安装有散热圆筒(6),并在散热圆筒(6)的筒壁上设置有散热条形孔(7);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旋转式安装在输出轴支座(4)上;在散热圆筒(6)的端部上设置有驱动齿轮(8);驱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18)之间通过风机链条(9)传动;
工件摆放支架纵向安装在壳体(1)的内底部上,且位于左右两个出风条形箱(21)之间,同时位于纵向收风罩(20)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流烘干室,其特征在于:工件摆放支架包括条形格栅板(37)、四根竖向套管(34)以及四根升降杆(35);四根升降杆(35)的上端分别竖向固定安装在条形格栅板(37)的下侧面四个顶角处;四根升降杆(35)的下端分别插装在四根竖向套管(34)的上端管口内;四根竖向套管(34)的下端均竖向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内底部上;在四根竖向套管(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友春彭大旭李学崑郭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