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室外机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884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冷室外机冷凝器,包括换热组件、出液管、分液组件、护板组件、左端板和右端板;所述换热组件包括U型换热管和多个翅片,U型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左端板和右端板上,多个翅片相互平行地设置于该U型换热管上,U型换热管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出液管相连,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分液组件相连,所述U型换热管为一根管件迂回绕制而形成;所述分液组件包括分液器和分液管,分液器的上端面设有与U型换热管相连的分液孔,下端面上设有通孔,分液孔与通孔相连通,分液管的一端设置于通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拆装方便,制冷效果良好,安全可靠的特点。

Air cooled outdoor unit conden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冷室外机冷凝器
本技术属于冷凝器
,具体涉及一种风冷室外机冷凝器。
技术介绍
冷凝器作为风冷室外机制冷系统的一部分,在制冷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的风冷室外机冷凝器在制冷机组上拆装不便,后期更换时费时费力,而且占用空间较大;另外现有的风冷室外机冷凝器的结构复杂,工艺繁琐,制冷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风冷室外机冷凝器,结构设计合理,拆装方便,制冷效果良好,安全可靠。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风冷室外机冷凝器,包括换热组件、出液管、分液组件、护板组件、左端板和右端板;所述换热组件包括U型换热管和多个翅片,U型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左端板和右端板上,多个翅片相互平行地设置于该U型换热管上,U型换热管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出液管相连,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分液组件相连,所述U型换热管为一根管件迂回绕制而形成;所述分液组件包括分液器和分液管,分液器的上端面设有与U型换热管相连的分液孔,下端面上设有通孔,分液孔与通孔相连通,分液管的一端设置于通孔内;所述护板组件的数量设为两个,两个护板组件分别设置于换热组件的上下两端,且两个护板组件均通过固定件与左端板、右端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护板组件包括横板和设置横板相对两侧的竖板,两个竖板与横板通过紧固件相连;所述横板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一侧板,两个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横板相垂直,另一端均设有与横板相平行的第一折板,且两个第一折板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横板的相对两端均设有第一立板,两个第一立板上均设有用于连接紧固件的紧固孔;所述竖板的一端设有倒角;所述竖板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二侧板,两个第二侧板的一端与竖板相垂直,其中一个第二侧板上设有用于连接紧固件的紧固孔,另一端均设有与竖板相平行的第二折板,且两个第二折板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竖板的相对两端均设有第二立板,其中一个第二立板上设有用于连接固定件的固定孔。进一步地,所述两个护板组件之间设有两个加强板,两个加强板之间设有间隙。进一步地,所述出液管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式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翅片等距设置,相邻两个翅片的间距为1-3mm。进一步地,所述分液孔的轴心与分液器的轴心的夹角为30°-4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换热组件可以有效地进行制冷,通过护板组件可以对换热组件的结构进行保护,以保证其良好地换热效果,另外通过护板组件可以将换热组件进安装在制冷机组上,结构设计合理,拆装方便,更换维护简便,减少占用空间;本技术中的换热组件的数量可设为多个,每个换热组件中的U型换热管的一端与出液管相连,作为出液,另一端与分液器相连,作为进液,这样多个换热组件同时进行换热,大大提高制冷效果。(2)本技术的护板组件结构设计合理,拆装方便。(3)本技术通过设置的两个加强板,可以增加护板组件的结构强度,而两个加强板之间设有间隙,这样可以提供护板组件的变形空间,以提高安装的灵活性。(4)本技术中相邻两个翅片的间距为1-3mm,以提高良好地制冷效果。(5)本技术中分液孔的轴心与分液器的轴心的夹角为30°-45°,这样分液孔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与换热组件的数量相对应,从而可以连接到所有的换热组件,大大提高了制冷效果。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分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护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横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位图6中A-A向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中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B-B向剖视图;图10为图8中C-C向剖视图。其中:换热组件1,U型换热管11,翅片12,出液管2,分液组件3,分液器31,分液孔311,通孔312,分液管32,板组件4,横板41,第一侧板411,第一折板412,第一立板413,竖板42,第二侧板421,第二折板422,第二立板423,左端板5,右端板6,连接管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10,一种风冷室外机冷凝器,包括换热组件1、出液管2、分液组件3、护板组件4、左端板5和右端板6。换热组件1包括U型换热管11和多个翅片12,U型换热管11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左端板5和右端板6上,多个翅片12相互平行地设置于该U型换热管11上,本实施例中多个翅片12等距设置,相邻两个翅片12的间距为1-3mm,作为优选,相邻两个翅片12的间距设为2mm,结构紧凑,重量适中,换热效果良好。要说明的是,换热组件1的数量设有多个,例如本实施例中的设置了十四个换热组件1。每个换热组件1中的U型换热管11的一端均通过连接管7与出液管2相连,另一端通过均连接管7与分液组件3相连,要说明的是,出液管2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式结构。而且每个U型换热管11均是为一根管件迂回绕制而形成。分液组件3包括分液器31和分液管32,分液器31的上端面设有与U型换热管11相连的分液孔311,分液孔311的数量与换热组件1的数量一致,设为十四个,而且十四个分液孔311均布在分液器31轴心的周侧,分液器31的下端面上设有通孔312,通孔312与分液器31同轴心,每个分液孔311均与通孔312相连通,本实施例中,分液孔311的轴心与分液器31的轴心的夹角为30°-45°,作为优选,该夹角为36°,介质流动快,制冷效果好。而分液管32的一端设置于通孔312内。护板组件4的数量设为两个,两个护板组件4分别设置于换热组件1的上下两端,两个护板组件4之间设有两个加强板8,两个加强板8之间设有间隙,且两个护板组件4均通过固定件与左端板5、右端板6固定连接,固定件优选为螺钉。护板组件4包括横板41和设置横板41相对两侧的竖板42,两个竖板42与横板41通过紧固件相连,紧固件优选为螺钉。横板41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一侧板411,两个第一侧板411的一端与横板41相垂直,另一端均设有与横板41相平行的第一折板412,且两个第一折板412之间形成有间隙;横板41的相对两端均设有第一立板413,两个第一立板413上均设有用于连接紧固件的紧固孔,本实施例中,横板41、两个第一侧板411、两个第一折板412和两个第一立板413为一体成型结构,而且横板41、两个第一侧板411、两个第一折板412和两个第一立板413之间形成一个安装槽,从而便于将护板组件4固定安装在制冷机组上;竖板42的一端设有倒角;竖板42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二侧板421,两个第二侧板421的一端与竖板42相垂直,其中一个第二侧板421上设有用于连接紧固件的紧固孔,另一端均设有与竖板42相平行的第二折板422,且两个第二折板422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冷室外机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组件、出液管、分液组件、护板组件、左端板和右端板;/n所述换热组件包括U型换热管和多个翅片,U型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左端板和右端板上,多个翅片相互平行地设置于该U型换热管上,U型换热管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出液管相连,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分液组件相连,所述U型换热管为一根管件迂回绕制而形成;/n所述分液组件包括分液器和分液管,分液器的上端面设有与U型换热管相连的分液孔,下端面上设有通孔,分液孔与通孔相连通,分液管的一端设置于通孔内;/n所述护板组件的数量设为两个,两个护板组件分别设置于换热组件的上下两端,且两个护板组件均通过固定件与左端板、右端板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室外机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组件、出液管、分液组件、护板组件、左端板和右端板;
所述换热组件包括U型换热管和多个翅片,U型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左端板和右端板上,多个翅片相互平行地设置于该U型换热管上,U型换热管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出液管相连,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分液组件相连,所述U型换热管为一根管件迂回绕制而形成;
所述分液组件包括分液器和分液管,分液器的上端面设有与U型换热管相连的分液孔,下端面上设有通孔,分液孔与通孔相连通,分液管的一端设置于通孔内;
所述护板组件的数量设为两个,两个护板组件分别设置于换热组件的上下两端,且两个护板组件均通过固定件与左端板、右端板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室外机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组件包括横板和设置横板相对两侧的竖板,两个竖板与横板通过紧固件相连;
所述横板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一侧板,两个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横板相垂直,另一端均设有与横板相平行的第一折板,且两个第一折板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元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常蒸热交换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