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化氨基磺酸纳米封堵剂及其水基钻井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770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化氨基磺酸纳米封堵剂及其水基钻井液,属于钻井液技术领域,该纳米封堵剂是以二烯丙基甲胺和2‑羟乙胺丙胺为原料,经“迈克尔加成”反应,再以乙烯基磺酸为封端试剂制得的聚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合成的支化氨基磺酸纳米封堵剂分子粒径为0nm~100nm,与其它钻井液处理剂配伍性良好,且自身不会聚集变大,可直接加入多种钻井液基浆中制得水基钻井液,合成的原料易得,合成方法简单支化程度可控,该水基钻井液就能有效封堵地层微裂缝,改善泥饼质量,稳定井壁,防止井壁垮塌。

A branched sulfamic acid nano plugging agent and its water-based drilling fl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化氨基磺酸纳米封堵剂及其水基钻井液
本专利技术涉及钻井液
,具体为一种支化氨基磺酸纳米封堵剂及其水基钻井液。
技术介绍
井壁失稳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世界许多油田普遍面临的技术难题,随着世界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和勘探开发领域的逐渐拓宽,泥页岩地层的井壁不稳定问题也更加突出。油基钻井液虽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该问题,但是油基钻井液存在成本高、废弃钻井液处理难度大、不环保等问题,所以开发出性能与油基钻井液相当的水基钻井液显得尤为重要。钻井液良好的封堵能力是井壁稳定的基础,而封堵剂则是钻井液良好封堵能力的基本保障。由于泥页岩是所有地层岩石中孔径最小的岩石类型,其孔径分布在1~100nm,因此,对于井壁岩石的最后一级封堵材料,其颗粒大小应处于纳米级别,以在井壁周围形成有效致密的泥饼,有效防止水基钻井液沿着地层微孔缝进入深部地层,造成泥页岩的水化膨胀,带来井壁失稳问题。虽然目前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的封堵剂,常规钻井液处理剂的颗粒粒径在0.1~100μm之间,无法进入泥页岩地层的微纳米孔缝实现有效封堵。
技术实现思路
<br>针对现有技术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化氨基磺酸纳米封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化氨基磺酸纳米封堵剂是以二烯丙基甲胺和2-羟乙胺丙胺按照摩尔比1:2经“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端氨基支化聚合物,再以乙烯基磺酸封端制备而成,其制备步骤如下:/nS1:端氨基支化聚合物的合成:/nS11、在室温下,将二烯丙基甲胺和2-羟乙胺丙胺分别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中配制成稀释成溶液;/nS12、在室温下,将二烯丙基甲胺溶液滴加到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滴加结束后,再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化氨基磺酸纳米封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化氨基磺酸纳米封堵剂是以二烯丙基甲胺和2-羟乙胺丙胺按照摩尔比1:2经“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端氨基支化聚合物,再以乙烯基磺酸封端制备而成,其制备步骤如下:
S1:端氨基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S11、在室温下,将二烯丙基甲胺和2-羟乙胺丙胺分别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中配制成稀释成溶液;
S12、在室温下,将二烯丙基甲胺溶液滴加到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滴加结束后,再通N215min排尽反应容器中的空气,于150℃下搅拌回流反应4h;
S13、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直至5min内无液体滴下为止,将蒸馏残余物用丙酮洗涤3~4次,最后用甲醇将洗涤后的产物溶解,再于真空度为-0.09MPa,温度为45℃的条件下旋转蒸发,除去甲醇、丙酮,得到端氨基支化聚合物;
S2、支化氨基磺酸纳米封堵剂的制备:
S21、将步骤S1合成的端氨基支化聚合物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中配制成稀释溶液,将三乙胺与二甲基甲酰胺按照体积比1:20配置三乙胺溶液,再将三乙胺溶液加入到端氨基支化聚合物溶液中;
S22、将乙烯基磺酸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中配制成稀释溶液,在50℃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刚肖玉容邓明毅白杨罗平亚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