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乳腺癌靶标抗原刺激培养的CTL细胞及其应用,属于肿瘤治疗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所述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包括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6、SEQ ID No.8、SEQ ID No.9和SEQ ID No.17所示的抗原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乳腺癌靶标抗原是基于患者肿瘤组织的全外显子检测结果,通过预测分析、筛选获得的有效的肿瘤抗原,利用所述乳腺癌靶标抗原培养获得的CTL细胞,对肿瘤具有特异性的杀伤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乳腺癌靶标抗原可以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
CTL cells stimulated by a combination of breast cancer target antigens and breast cancer target antigens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刺激培养的CTL细胞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肿瘤治疗
,尤其涉及一种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刺激培养的CTL细胞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治疗理念的转变与更新,乳腺癌的治疗进入了综合治疗时代,形成了乳腺癌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并重的治疗模式。医生会根据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身体状况,酌情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靶向治疗及中医药辅助治疗等多种手段。随着精准治疗的推广,常规的化疗、放疗和靶向已无法满足肿瘤的个性化和多变性,因此,寻找个性化的肿瘤新抗原,培养识别个性化肿瘤新抗原的CTL,将是彻底清除肿瘤的有效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刺激培养的CTL细胞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是基于患者肿瘤组织的全外显子检测结果,通过预测分析、筛选获得的有效的肿瘤抗原,利用所述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培养获得的CTL细胞,对肿瘤具有特异性的杀伤作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乳腺癌靶标抗原特异性针对同一种HLA类型的乳腺癌,实现个性化治疗。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包括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SEQIDNo.6、SEQIDNo.8、SEQIDNo.9和SEQIDNo.17所示的抗原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的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在制备治疗乳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的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在制备治疗乳腺癌的CTL细胞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CTL细胞,所述CTL细胞为所述的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刺激培养的CTL细胞。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的CTL细胞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CTL细胞浓度调整至2~3×105cells/mL;2)将调整细胞浓度后的CTL细胞、IL-2和所述的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混合获得培养体系;3)将所述培养体系进行培养获得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刺激培养的CTL细胞。优选的,IL-2在培养体系中的终浓度为150~250U/mL。优选的,所述的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中每一种乳腺癌靶标抗原在培养体系中的终浓度为40~60ng/mL。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培养的温度为36~38℃,所述培养的时间为22~26h。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CTL细胞是通过PBMC细胞与APC细胞共培养获得。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的CTL细胞在制备治疗乳腺癌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是基于患者肿瘤组织的全外显子测序结果,通过预测分析、筛选获得的有效的肿瘤抗原,利用所述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刺激培养获得的CTL细胞,对肿瘤具有特异性的杀伤作用;对所述CTL细胞培养后,流式分析细胞表型,结果显示NKT(CD56+CD3+)比例为25.7%,CD8+T细胞的比例为93.7%。附图说明图1为乳腺癌靶标抗原筛选结果;图2为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6号和8号刺激培养的CTL对负载抗原多肽的靶细胞和只负载HLA的靶细胞的杀伤效率对比;图3为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1号、9号和17号刺激培养的CTL对负载抗原多肽的靶细胞和只负载HLA的靶细胞的杀伤效率对比;图4为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刺激培养的CTL流式分析细胞表型结果。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包括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SEQIDNo.6、SEQIDNo.8、SEQIDNo.9和SEQIDNo.17所示的抗原中的一种或几种;具体如下所示:多肽编号MTEpitopeSeq1LLLTKTDI(SEQIDNo.1)6YLLLTKTD(SEQIDNo.6)8EITLTWQW(SEQIDNo.8)9ITLTWQWD(SEQIDNo9)17AAVDTVCRHNY(SEQIDNo.1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优选的通过对患者肿瘤组织进行全外显子测序,通过分析测序结果、筛选获得的有效的肿瘤抗原。本专利技术对所述外显子测序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外显子测序方法即可。本专利技术在获得所述外显子测序的结果后,优选的采用肿瘤新抗原分析技术对外显子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分析优选的采用ImmunoMining肿瘤个体化新抗原分析预测软件进行,所述软件著作权的登记号:2019SR01307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的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在制备治疗乳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通过刺激培养CTL细胞实现对乳腺癌的治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在制备治疗乳腺癌的CTL细胞中的应用。在本专利技术中,利用所述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刺激培养CTL细胞,使获得的CTL细胞对于负载所述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的细胞具有特异性的杀伤作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CTL细胞,所述CTL细胞为所述的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刺激培养的CTL细胞。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CTL细胞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CTL细胞浓度调整至2~3×105cells/mL;2)将调整细胞浓度后的CTL细胞、IL-2和所述的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混合获得培养体系;3)将所述培养体系进行培养获得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刺激培养的CTL细胞。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CTL细胞优选的是通过PBMC细胞与APC细胞共培养获得。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APC细胞的培养步骤优选的如下:将PBMC细胞复苏培养后,以乳腺癌靶标抗原溶液重悬培养获得。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复苏培养的培养基优选为1640+10%(v/v)FBS;所述复苏培养的时间优选为22~26h,更优选为24h;所述复苏培养的温度优选为37℃,所述复苏培养的环境二氧化碳浓度优选为5%;所述复苏培养前PBMC细胞的浓度优选为1×106cells/mL;所述复苏培养前PBMC细胞的浓度优选的通过以复苏培养基稀释调整。本专利技术在所述复苏培养后,优选的进行离心收集细胞,所述离心的转速优选为1400~1600rpm,更优选为1500rpm,所述离心的时间优选为4~6min,更优选为5min。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乳腺癌靶标抗原溶液优选的包括以下组分:1640+10%FBS+150~250U/mLIL-2+1500~1700U/mLGM-CSF+40~60ng/mL乳腺癌靶标抗原(每一种乳腺癌靶标抗原的浓度),更优选为1640+10%FBS+200U/mLIL-2+1600U/mLGM-CSF+50ng/mL乳腺癌靶标抗原。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IL-2为细胞生长因子,能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No.6、SEQ ID No.8、SEQ ID No.9和SEQ ID No.17所示的抗原中的一种或几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SEQIDNo.6、SEQIDNo.8、SEQIDNo.9和SEQIDNo.17所示的抗原中的一种或几种。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在制备治疗乳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3.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在制备治疗乳腺癌的CTL细胞中的应用。
4.一种CTL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CTL细胞为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刺激培养的CTL细胞。
5.权利要求4所述的CTL细胞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CTL细胞浓度调整至2~3×105cells/mL;
2)将调整细胞浓度后的CTL细胞、IL-2和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乳腺癌靶标抗原组合混合获得培养体系;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顺昌,张嵘,王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鼎成肽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