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604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电除尘器,它包括:外筒,外筒中设置有内腔,外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均与内腔相连通;电极棒,电极棒在内腔中延伸,电极棒的外周设置有多个电极片,电极片外缘设置有尖端;扰流机构,扰流机构包括设置在进气管中的扰流板,扰流板的中心向进气源凸出,扰流板自中心向周缘平滑过渡;吸附机构,吸附机构设置在电极棒和外筒的内壁之间,吸附机构的径向内壁与尖端之间相距第一径向距离,且吸附机构的径向外壁与外筒的内壁之间相距第二径向距离,吸附机构中密布有吸附孔,吸附孔在吸附机构的径向内壁和径向外壁之间贯穿延伸。提高了除尘效率。

A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电除尘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静电除尘器。
技术介绍
电除尘器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烟气净化设备,具有收尘效率高、处理烟气量大、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低等优点,在当前国内外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电除尘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影响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有多种因素,如何提高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是现实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静电除尘器,提高了除尘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静电除尘器,它包括:外筒,所述外筒中设置有内腔,所述外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均与所述内腔相连通;电极棒,所述电极棒在所述内腔中延伸,所述电极棒的外周设置有多个电极片,所述电极片外缘设置有尖端;扰流机构,所述扰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中的扰流板,所述扰流板的中心向进气源凸出,所述扰流板自中心向周缘平滑过渡;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设置在所述电极棒和所述外筒的内壁之间,所述吸附机构的径向内壁与所述尖端之间相距第一径向距离,且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n外筒(1),所述外筒(1)中设置有内腔(7),所述外筒(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管(2)和出气管(3),所述进气管(2)和所述出气管(3)均与所述内腔(7)相连通;/n电极棒(9),所述电极棒(9)在所述内腔(7)中延伸,所述电极棒(9)的外周设置有多个电极片(10),所述电极片(10)外缘设置有尖端(13);/n扰流机构(18),所述扰流机构(18)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气管(2)中的扰流板(19),所述扰流板(19)的中心向进气源凸出,所述扰流板(19)自中心向周缘平滑过渡;/n吸附机构(11),所述吸附机构(11)设置在所述电极棒(9)和所述外筒(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外筒(1),所述外筒(1)中设置有内腔(7),所述外筒(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管(2)和出气管(3),所述进气管(2)和所述出气管(3)均与所述内腔(7)相连通;
电极棒(9),所述电极棒(9)在所述内腔(7)中延伸,所述电极棒(9)的外周设置有多个电极片(10),所述电极片(10)外缘设置有尖端(13);
扰流机构(18),所述扰流机构(18)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气管(2)中的扰流板(19),所述扰流板(19)的中心向进气源凸出,所述扰流板(19)自中心向周缘平滑过渡;
吸附机构(11),所述吸附机构(11)设置在所述电极棒(9)和所述外筒(1)的内壁之间,所述吸附机构(11)的径向内壁与所述尖端(13)之间相距第一径向距离,且所述吸附机构(11)的径向外壁与所述外筒(1)的内壁之间相距第二径向距离,所述吸附机构(11)中密布有吸附孔,所述吸附孔在所述吸附机构(11)的所述径向内壁和所述径向外壁之间贯穿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包括首尾相连接的至少一个主筒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进气管(2),多个所述进气管(2)以择一方式与所述外筒(1)可分离地相连接,多个所述进气管(2)的进气端直径包括至少两种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两端可分离地设置有端盖(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红李仁鹏姚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易聚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