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65795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垃圾渗滤液引入预处理单元中去除大颗粒物;2)步骤1)的出水引入高效厌氧反应单元进行厌氧生化反应产生沼气,并得到厌氧反应上清液;3)产生的沼气经沼气收集装置回收,得到的厌氧反应上清液引入至高效脱氮单元进行处理;4)高效脱氮单元处理后的出水引入外置式MBR处理单元进行膜生物反应处理;5)步骤4)的出水引入深度处理单元进行反渗透处理,形成清水和膜浓缩液。该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MBR处理工艺之前先采用高效厌氧反应单元和高效脱氮单元进行处理,降低进入MBR处理单元渗滤液的COD和氨氮含量,使外置式MBR处理单元占地面积更小,曝气量更小,能耗更低;而且还实现资源化利用,具有一定经济价值。

A treatment method of Landfill Leach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城镇化,城市垃圾围城日益凸显,随处可见的垃圾也成为了人类生存面临的难题,垃圾焚烧日益成为主流工艺。然而垃圾焚烧厂垃圾坑里渗滤液,也是水处理的难题;此类水具有高悬浮物,高COD,高氨氮,高盐分,高重金属,恶臭味浓等特点。目前,国内对于垃圾渗滤液主流工艺为预处理+UASB(厌氧反应器)+MBR(膜生物反应器)+NF(纳滤)+RO(反渗透),RO产水回用,NF及RO膜浓液进行DTRO(碟管式反渗透)减量,产水率最多达80%,最终DTRO膜浓液回喷炉窑的方法。然而,此工艺生化占地较大,曝气能耗较高,产水率低且投资及运行成本均较高,而且对于一些焚烧厂改造扩容项目,由于场地狭小,改造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生化占地较大,曝气能耗较高,产水率低且投资及运行成本均较高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br>1)垃圾焚烧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垃圾焚烧厂的垃圾坑中渗滤液引入预处理单元,去除渗滤液中大颗粒物及悬浮物;/n2)将预处理单元处理后的出水引入高效厌氧反应单元进行厌氧生化反应产生沼气,并得到厌氧反应上清液;/n3)高效厌氧反应单元产生的沼气经沼气收集装置回收,得到的厌氧反应上清液引入至高效脱氮单元进行处理,使得高效脱氮单元的出水COD为2000~4000mg/L,氨氮为200~800mg/L,电导率为10000~40000us/cm;/n4)将高效脱氮单元处理后的出水引入外置式MBR处理单元进行膜生物反应处理,使得外置式MBR处理单元的出水COD为300~8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垃圾焚烧厂的垃圾坑中渗滤液引入预处理单元,去除渗滤液中大颗粒物及悬浮物;
2)将预处理单元处理后的出水引入高效厌氧反应单元进行厌氧生化反应产生沼气,并得到厌氧反应上清液;
3)高效厌氧反应单元产生的沼气经沼气收集装置回收,得到的厌氧反应上清液引入至高效脱氮单元进行处理,使得高效脱氮单元的出水COD为2000~4000mg/L,氨氮为200~800mg/L,电导率为10000~40000us/cm;
4)将高效脱氮单元处理后的出水引入外置式MBR处理单元进行膜生物反应处理,使得外置式MBR处理单元的出水COD为300~800mg/L,氨氮为10~20mg/L,电导率为5000~20000us/cm;
5)将外置式MBR处理单元的出水引入深度处理单元进行反渗透处理,形成清水和膜浓缩液,清水回用或排放,膜浓缩液进行回喷或固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粗格栅,细格栅,固液分离机,或者絮凝沉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厌氧反应单元包括布水装置、厌氧反应器、固液分离装置、沼气收集装置、加热装置和清洗装置,所述布水装置设置在厌氧反应器的进液端,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开明冷超群李红王雪霞胡文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