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6567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方法,并应用于污水处理。可通过氧化作用和聚合硫酸铁的絮凝作用有效去除水中的化学需氧量。其实施步骤如下:1)测定污水的化学需氧量值,按照化学需氧量与次氯酸钠的比例关系,投加次氯酸钠和氯酸钠到污水之中。2)加入碱性物质固体或饱和溶液,调节至pH值在10以上。3)根据渗滤液的化学需氧量加入氯化铁,快速搅拌几分钟完全混合,沉淀半小时。4)加入少量的聚合氯化铝,慢速搅拌十分钟,沉淀1小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垃圾渗滤液化学需氧量的去除办法,具有成本低,速度快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去除污水如垃圾渗滤液的化学需氧量指标。

A removal method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of Landfill Leach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滤液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学需氧量的去除办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快速降低垃圾渗滤液化学需氧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度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日益增加,2000年我国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18亿吨,2008年达到1.54亿吨,至2017年底,全国生活垃圾处理量达到2.15亿吨。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在填埋和堆放过程中由于垃圾中有机物的分解产生的水和垃圾中的游离水、降水以及入渗的地下水,通过淋溶作用形成的污水。2017年全国垃圾渗滤液产生量约为9716万吨,日均产生量约为26.62万吨,如何高效的处理垃圾渗滤液是亟需的问题。垃圾渗滤液具有水质变化大,污染物浓度高,盐分多,重金属含量高,营养比例失调,难于生物降解等特点,而且垃圾渗滤液的排放要求日趋严格。目前已有生化处理,物化处理,如:厌氧生化处理、好氧生化处理、电絮凝、膜过滤等技术,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或处理成本较高。次氯酸和氯酸氧化体系氧化能力较弱,难以应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高铁酸盐是一种氧化性极强的氧化剂,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垃圾渗滤液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n1)在污水中同时添加次氯酸钠和氯酸钠固体,次氯酸和氯酸钠的的投加量根据渗滤液的化学需氧量而定。/n2)将步骤(1)中的混合液体,均匀搅拌2分钟,使其完全混合。/n3)将氨水匀速加入到混合液中,提高溶液pH至10以上。/n4)水浴控制体系温度为50~55℃。/n5)根据渗滤液的化学需氧量确定氯化铁加入量,快速搅拌,沉淀半小时。/n6)离心分析分离体系中的固体和液体成分。/n7)加入少量聚合氯化铝,慢速搅拌,沉淀半小时。/n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公开一种垃圾渗滤液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
1)在污水中同时添加次氯酸钠和氯酸钠固体,次氯酸和氯酸钠的的投加量根据渗滤液的化学需氧量而定。
2)将步骤(1)中的混合液体,均匀搅拌2分钟,使其完全混合。
3)将氨水匀速加入到混合液中,提高溶液pH至10以上。
4)水浴控制体系温度为50~55℃。
5)根据渗滤液的化学需氧量确定氯化铁加入量,快速搅拌,沉淀半小时。
6)离心分析分离体系中的固体和液体成分。
7)加入少量聚合氯化铝,慢速搅拌,沉淀半小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根据垃圾渗滤液的化学需氧量的值确定氯酸钠和次氯酸钠的用量,其特征在于选择氯酸钠和次氯酸为垃圾渗滤液的氧化物质,次氯酸钠与化学需氧量质量比为1:1,氯酸钠与化学需氧量质量比为0.7: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垃圾渗滤液化学需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杨佳妮周小峰梁燕婷黄冰冰董林辉蔡振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长隆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慧欣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