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批次进水连续出水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6559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批次进水连续出水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其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水调节缓冲区、厌氧调节反应区、缺氧调节反应区以及好氧膜反应区,所述缺氧调节反应区设置有污水提升泵,所述污水提升泵通过第一管道分别与所述进水调节缓冲区、所述好氧膜反应区连通,所述好氧膜反应区设置有污泥回流泵与一MBR膜组件,所述污泥回流泵通过第二管道分别与所述进水调节缓冲区、所述缺氧调节反应区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无单独设调节池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应对污水排放水量极度不均匀的问题,同时实现强化脱氮除磷,而且装置处理单元简单、占地面积小、出水效果好。

A kind of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and treatment method of batch influent and continuous efflu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批次进水连续出水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批次进水连续出水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型综合型活动场所逐渐增多,而且人流量也在不断增加。该类场所经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水,主要包括厕所冲洗用水、餐饮业污水及少量地面冲洗水和清洗水。其中,厕所冲洗用水和餐饮业污水为污水主要来源,相对于城市生活污水而言,其COD、氨氮、总氮、总磷等含量较高,还含有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类物质,处理难度稍难于城市污水。目前,多数大型写字楼宇、商场等综合型场所一般都配备隔油池、化粪池等设施,对不同的污水采取分类收集预处理,然后直接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或通过集水井提升进入主体处理设进一步处理。由于人流量大且时间分布上相对集中,因此,污水的排放也相对集中,从而造成污水水量波动比较大。此外,这类密集场所一般能够给予的设施占地空间也十分有限,要充分考虑处理设施设备化,尽最大可节省占地。目前,对于多数大型写字楼宇、商场等综合型场所污水的处理主要是参照生活污水的方法进行处理,主要是以生化为主,物化为辅,实现脱氮除磷同时去除有机物。由于污水的产生相对集中,传统的处理工艺中需设置一个容积庞大的调节池用来暂存产生的污水,然后缓慢按一定的流量提升至处理设施。调节池仅仅起到收集和暂存的作用,对于大型写字楼宇、商场等综合型场所这种生化性较好的污水,调节池的容积占处理设施总容积的比重甚至能高达50%,无论是从投资还是占地来讲,都严重影响设施的经济性。此外,餐饮业的洗涤等过程会引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到污水中,表面活性剂以直链烷基苯磺酸钠为主,分子量相对较大,具有一定的生物抑制作用,生物不易降解。因此,常规的沉淀分离方法,不能保证表面活性剂足够的停留时间,难以实现有效降解。因此,常规的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并不能完全针对性地处理该类污水,无论是工艺还是设置参数等方面都还有相当大的优化和改进空间。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批次进水连续出水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批次进水连续出水污水处理装置,解决现有工艺中调节池容积大不经济、表面活性剂降解效率低、除磷效果不好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传统工艺占地面积大、出水效果不稳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批次进水连续出水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水调节缓冲区、厌氧调节反应区、缺氧调节反应区以及好氧膜反应区,所述缺氧调节反应区设置有污水提升泵,所述污水提升泵通过第一管道分别与所述进水调节缓冲区、所述好氧膜反应区连通,所述好氧膜反应区设置有污泥回流泵与一MBR膜组件,所述污泥回流泵通过第二管道分别与所述进水调节缓冲区、所述缺氧调节反应区连通。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所述进水调节缓冲区外部的且与所述进水调节缓冲区管道连通的进水提升泵、位于所述好氧膜反应区外部的且与所述MBR膜组件管道连通的自吸泵,所述MBR膜组件与所述自吸泵的连通管道上设置有压力控制器。进一步的,所述进水调节缓冲区与所述厌氧调节反应区在底部通过第一过水孔连通,水流由所述进水调节缓冲区通过所述第一过水孔自流至所述厌氧调节反应区;所述厌氧调节反应区与所述缺氧调节反应区之间设置有隔板,且所述隔板底部设置有第二过水孔,水流由所述厌氧调节反应区通过所述第二过水孔自流至所述缺氧调节反应区。进一步的,所述缺氧调节反应区在末端底部设置有第一潜水搅拌器;所述缺氧调节反应区末端底部设置有第二潜水搅拌器;所述缺氧调节反应区上部设置有第一超声波液位计;所述好氧膜反应区顶部设置有第二超声波液位计。进一步的,所述缺氧调节反应区和好氧膜反应区之间设置有连通的自回流管道;所述自回流管道的吸水口最低点高度高于所述MBR膜组件表面0.5m以上,出口设置于所述缺氧调节反应区前端,且出口与吸口最低点高度一致。进一步的,所述好氧膜反应区外部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输出端通过输送管道分成两路,其中一路连通至所述MBR膜组件底部,另一路连通一微孔曝气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批次进水连续出水的污水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经过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进水缓冲区,与来自好氧膜反应区中污泥回流泵回流的高浓度污泥以及从缺氧调节反应区中污水提升泵回流的混合液充分混合,然后自流进入厌氧调节反应区;厌氧调节反应区末端设置有潜水搅拌器,充分混合,防止短流以及泥水分离;然后混合液通过底部连通孔自流进入缺氧调节反应区,缺氧调节反应区末端设置有潜水搅拌器,充分混合,防止泥水分离;同时,缺氧调节反应区中的污水提升泵将污水提升输送至好氧膜反应区进行硝化反应;进入好氧膜反应区的混合液通过MBR膜组件的分离作用在一自吸泵的抽吸作用下实现泥水分离,从而将清液排除装置。进一步的,所述进水提升泵为系统处理水量的2~3倍;所述缺氧调节反应区内的所述污水提升泵的流量为系统平均处理水量的3~5倍;所述第一管道输出至所述进水调节缓冲区与所述好氧膜反应区的流量比为(1~2):3;所述好氧膜反应区中所述污泥回流泵的回流量为系统处理水量的1~3倍;所述第二管道回流至所述进水调节缓冲区与所述缺氧调节反应区的流量比为1:(1~3)。进一步的,所述缺氧调节反应区和好氧膜反应区之间设置有连通的自回流管道,所述自回流管道的回流流量为系统处理水量的2~3倍。进一步的,所述进水调节缓冲区、所述厌氧调节反应区、所述缺氧调节反应区以及所述好氧膜反应区中的MLSS浓度为6000~8000mg/L,COD负荷为0.1~0.15kgCOD/(kgMLSS·d)。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一种批次进水连续出水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进水调节缓冲区、厌氧调节反应区、缺氧调节反应区采用变液位运行,起到对进水水量的缓冲作用,可以节省原有调节池容积50%以上甚至取消调节池,明显减少系统占地面积、节省投资。好氧膜反应区通过MBR膜组件出水,强化了泥水分离能力,出水水质稳定,同时,反应装置内的污泥浓度也大大提高,高浓度的污泥能够提高系统抵抗水量冲击的能力,使活性污泥顺利周期交替完成吸附和降解两个过程。特别是针对于污水中的表面活性剂类污染物质,MBR膜组件的高效截留能够有效富集表面活性剂专性降解菌类,另一方面MBR膜组件的截留使得污染物的停留时间远远大于污水的停留时间,非常有利于表面活性剂等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在缺氧调节反应区设置有提升泵,其出水管路有一路可以回流至进水调节缓冲区,增加反硝化聚磷菌对普通好氧聚磷菌的竞争优势,更有利用实现反硝化强化除磷,提高系统对磷的去除能力。此外,在缺氧调节反应区和好氧膜反应区之间设置自回流管道,通过缺氧调节反应区和好氧膜反应区液位差以及提升泵向好氧膜反应区分配流量和自吸泵的抽吸流量差值实现硝化液自回流。正常情况下,自回流可以满足脱氮除磷的功能需要,即不用开启污泥回流泵进行强制回流,可以节省动力费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原理示意框图;图中数字表示:100批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批次进水连续出水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水调节缓冲区(Ⅰ)、厌氧调节反应区(Ⅱ)、缺氧调节反应区(Ⅲ)以及好氧膜反应区(Ⅳ),所述缺氧调节反应区(Ⅲ)设置有污水提升泵(4),所述污水提升泵(4)通过第一管道(13)分别与所述进水调节缓冲区(Ⅰ)、所述好氧膜反应区(Ⅳ)连通,所述好氧膜反应区(Ⅳ)设置有污泥回流泵(6)与一MBR膜组件(5),所述污泥回流泵(6)通过第二管道(14)分别与所述进水调节缓冲区(Ⅰ)、所述缺氧调节反应区(Ⅲ)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批次进水连续出水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水调节缓冲区(Ⅰ)、厌氧调节反应区(Ⅱ)、缺氧调节反应区(Ⅲ)以及好氧膜反应区(Ⅳ),所述缺氧调节反应区(Ⅲ)设置有污水提升泵(4),所述污水提升泵(4)通过第一管道(13)分别与所述进水调节缓冲区(Ⅰ)、所述好氧膜反应区(Ⅳ)连通,所述好氧膜反应区(Ⅳ)设置有污泥回流泵(6)与一MBR膜组件(5),所述污泥回流泵(6)通过第二管道(14)分别与所述进水调节缓冲区(Ⅰ)、所述缺氧调节反应区(Ⅲ)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批次进水连续出水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进水调节缓冲区(Ⅰ)外部的且与所述进水调节缓冲区(Ⅰ)管道连通的进水提升泵(1)、位于所述好氧膜反应区(Ⅳ)外部的且与所述MBR膜组件(5)管道连通的自吸泵(8),所述MBR膜组件(5)与所述自吸泵(8)的连通管道上设置有压力控制器(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批次进水连续出水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调节缓冲区(Ⅰ)与所述厌氧调节反应区(Ⅱ)在底部通过第一过水孔(17)连通,水流由所述进水调节缓冲区(Ⅰ)通过所述第一过水孔(17)自流至所述厌氧调节反应区(Ⅱ);
所述厌氧调节反应区(Ⅱ)与所述缺氧调节反应区(Ⅲ)之间设置有隔板,且所述隔板底部设置有第二过水孔(18),水流由所述厌氧调节反应区(Ⅱ)通过所述第二过水孔(18)自流至所述缺氧调节反应区(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批次进水连续出水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缺氧调节反应区(Ⅲ)在末端底部设置有第一潜水搅拌器(2);所述缺氧调节反应区(Ⅲ)末端底部设置有第二潜水搅拌器(3);
所述缺氧调节反应区(Ⅲ)上部设置有第一超声波液位计(9);所述好氧膜反应区(Ⅳ)顶部设置有第二超声波液位计(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批次进水连续出水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调节反应区(Ⅲ)和好氧膜反应区(Ⅳ)之间设置有连通的自回流管道(16);所述自回流管道(16)的吸水口最低点高度高于所述MBR膜组件(5)表面0.5m以上,出口设置于所述缺氧调节反应区(Ⅲ)前端,且出口与吸口最低点高度一致。


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巍吴启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道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