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518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量控制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流量控制阀包括:阀体、柱塞和电磁线圈;阀体具有进油口、出油口、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均连接在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且第一油道的部分通道段形成可容纳柱塞的中空腔体,柱塞设置在中空腔体内,柱塞可在电磁线圈的电磁力驱动下在中空腔体中移动,以阻挡在出油口与中空腔体之间而关闭第一油道,或者由阻挡位置移开而打开第一油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起到预供油的作用,因此不需要再专门设置预供油系统,结构较为简单。

Flow control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量控制阀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量控制阀。
技术介绍
相继增压系统,是指两台或由者两台以上涡轮增压器并联组成的增压系统,增压器随着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增长,相继按顺序投入运行。当发动机的转速或者负荷低于某设定值时,切断一台或者几台增压器涡轮的废气以及压气机的空气供给,使废气集中流过工作着的增压器涡轮,增加其废气流量,提高涡轮效率,从而能够充分利用废气能量,提高增压压力,改善发动机低工况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性;当发动机的转速或者负荷高于某设定值时,令被切断的一台或者几台增压器重新投入使用,以保证发动机的高工况性能。相继增压系统适用于工作范围宽、负荷变化大、增压比较高、对低速大扭矩要求较高以及经济性要求好的场合。为了使相继增压系统中间歇性工作的增压器能够在切入工作时顺畅的运转,切出时保持良好的状态并为下一次切入工作做好准备,需要对增压器进行润滑。现有技术中润滑增压器的方法是直接将发动机的润滑油管路与被润滑的增压器中间体相连,并同时设置有增压器的预供油系统。当增压器切入工作状态时,发动机的润滑油管路打开,为增压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柱塞和电磁线圈;所述阀体具有进油口、出油口、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所述第一油道和所述第二油道均连接在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之间,且所述第一油道的部分通道段形成可容纳所述柱塞的中空腔体,所述柱塞设置在所述中空腔体内,所述柱塞可在所述电磁线圈的电磁力驱动下在所述中空腔体中移动,以阻挡在所述出油口与所述中空腔体之间而关闭所述第一油道,或者由阻挡位置移开而打开所述第一油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柱塞和电磁线圈;所述阀体具有进油口、出油口、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所述第一油道和所述第二油道均连接在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之间,且所述第一油道的部分通道段形成可容纳所述柱塞的中空腔体,所述柱塞设置在所述中空腔体内,所述柱塞可在所述电磁线圈的电磁力驱动下在所述中空腔体中移动,以阻挡在所述出油口与所述中空腔体之间而关闭所述第一油道,或者由阻挡位置移开而打开所述第一油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衬套,所述衬套具有中心孔,所述衬套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中空腔体内,所述电磁线圈设置在所述衬套的第二端,所述柱塞设置在所述中心孔内,且可沿所述中心孔的轴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的位于所述中空腔体内的部分沿所述中心孔的径向设置有至少1个油孔,所述油孔连通所述中心孔与所述衬套的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柱塞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衬套连接,且所述弹性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晶晶郝江栋王宝军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