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线缆放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施工机械
,具体是一种电力线缆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线缆是电力工程中应用广泛的元件,现有的电力线缆在铺设时,需要人工手动放线,往往无法单人操作,比较耗费体力;如果在井下进行电力线缆铺设,则需要工作人员下井施工,施工过程中需要将线缆运至井下,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较大,容易疲劳,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般线缆成品的电缆线都是缠绕在一个木制绕线辊上,线缆整体较重,搬运和控制均不方便,遇到井下施工的情况,为了降低线缆重量,则需要提前裁剪一段线缆搬运至井下,线缆长度一般留有余量,施工完成后剩余的线缆如果长度较短,则可能无法继续使用,容易造成线缆材料的浪费,不利于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线缆放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线缆放线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四角处分别设置有螺杆,螺杆穿过箱体且与箱体螺纹连接,所述螺杆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顶部安装有万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线缆放线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四角处分别设置有螺杆(8),螺杆(8)穿过箱体(1)且与箱体(1)螺纹连接,所述螺杆(8)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7),支撑块(7)顶部安装有万向轮(6),所述螺杆(8)顶端固定连接有旋柄(9);所述箱体(1)顶部通过第一带座轴承(4)转动设置有转盘(7);/n所述箱体(1)底部固定设置有前后两根第一滑轨(16),每根第一滑轨(16)下方滑动连接有左右两个移动座(15),左右两个移动座(15)下方铰接有剪叉式升降机构(17),前后侧的剪叉式升降机构(17)的连接杆端部分别通过连杆(18)连接,连杆(18)两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线缆放线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四角处分别设置有螺杆(8),螺杆(8)穿过箱体(1)且与箱体(1)螺纹连接,所述螺杆(8)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7),支撑块(7)顶部安装有万向轮(6),所述螺杆(8)顶端固定连接有旋柄(9);所述箱体(1)顶部通过第一带座轴承(4)转动设置有转盘(7);
所述箱体(1)底部固定设置有前后两根第一滑轨(16),每根第一滑轨(16)下方滑动连接有左右两个移动座(15),左右两个移动座(15)下方铰接有剪叉式升降机构(17),前后侧的剪叉式升降机构(17)的连接杆端部分别通过连杆(18)连接,连杆(18)两端分别与前后侧的剪叉式升降机构(17)转动连接;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17)下方设置有升降板(19),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17)左下端铰接有支撑架(20),支撑架(20)顶端与升降板(19)顶部固定连接,剪叉式升降机构(17)右下端铰接有滑块(21),所述升降板(19)顶部固定设置有与滑块(21)配合的第二滑轨(22),滑块(21)与第二滑轨(22)滑动连接;
所述升降板(19)顶部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减速电机(26),所述第二减速电机(26)顶端电机轴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27),所述主动齿轮(27)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送料辊轮(28),所述升降板(19)顶部位于第二减速电机(26)后侧还固定设置有带座轴承(29),带座轴承(29)转动连接有转轴(30),所述转轴(30)顶端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31),从动齿轮(31)与主动齿轮(27)啮合,所述从动齿轮(31)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送料辊轮(32),所述第一送料辊轮(28)和第二送料辊轮(32)规格相同,第一送料辊轮(28)和第二送料辊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逯飞,张楠,刘骐豪,付栋,王会诚,马光禄,荣文光,朱锋,张波,张超,田进,徐学峰,李进,陈之光,宋元勇,宋永青,胡斌,于峰,耿龙,孟东瑞,窦钦东,孙东杰,陈梅,司亚楠,王宁信,孙明德,于国栋,杨帅,韩帅,郝凯凯,徐琛,邢云鹏,徐磊,田甜,陈立恒,张海建,吕海红,荆现亮,陈雷,李峰,魏凤,张晓琴,王信春,杨兴志,于见水,刘庆永,曹亮,曹成龙,秦齐,孟凡蕙,孙玉静,董汉林,陈夕曈,杨梦艺,王琦,崔柳林,刘雨,李红琳,牟军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桓台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