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清洁型溶解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365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清洁型溶解釜,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溶解釜的釜体,釜体内设置有搅拌桨,搅拌桨包括浆体,桨体上设置有桨叶,所述桨体外围设置有伸缩刮板,伸缩刮板连接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驱动伸缩刮板靠近或远离桨体;所述伸缩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桨体上的双向丝杠,双向丝杠上设置有转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双向丝杠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处分别设置有第一丝母和第二丝母,第一丝母与伸缩刮板之间铰接有第一摇杆,第二丝母与伸缩刮板之间铰接有第二摇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溶解釜具有便于清理溶解釜的釜体内壁的效果。

An easy to clean dissolving ke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清洁型溶解釜
本技术涉及溶解釜的
,特别涉及一种易清洁型溶解釜。
技术介绍
溶解釜是化工品制备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溶解设备,现有的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2741016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溶解釜,包括有罐体,罐体即溶解釜的釜体,釜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罐体侧壁的上端分别设有进、出液口,进液口的高度高于出液口的高度,釜体内安装有搅拌桨,釜体的顶端安装有电机,电机与搅拌桨连接以带动搅拌桨转动。上述溶解釜在使用过程中,搅拌桨以及釜体的内壁都容易粘附污物。对于搅拌桨而言,通常可以将其从溶解釜的上部取出并进行彻底的清理。然而,对于釜体内壁粘附的污物,由于釜体内部通常容积较大,深度较深,不易擦拭,清理繁琐,难度大,如若采用浸泡酸碱等清洁剂的方式,则浸泡时间长,由此给实际清理操作带来很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易清洁型溶解釜,以达到便于清理溶解釜内壁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易清洁型溶解釜,包括溶解釜的釜体,釜体内设置有搅拌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清洁型溶解釜,包括溶解釜的釜体(5),釜体(5)内设置有搅拌桨,搅拌桨包括桨体(1),桨体(1)上设置有桨叶(11),其特征在于:所述桨体(1)外围设置有伸缩刮板(2),伸缩刮板(2)连接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驱动伸缩刮板(2)靠近或远离桨体(1);所述伸缩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桨体(1)上的双向丝杠(3),双向丝杠(3)上设置有转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31)和第二螺纹段(32),双向丝杠(3)的第一螺纹段(31)和第二螺纹段(32)处分别设置有第一丝母(33)和第二丝母(34),第一丝母(33)与伸缩刮板(2)之间铰接有第一摇杆(35),第二丝母(34)与伸缩刮板(2)之间铰接有第二摇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清洁型溶解釜,包括溶解釜的釜体(5),釜体(5)内设置有搅拌桨,搅拌桨包括桨体(1),桨体(1)上设置有桨叶(11),其特征在于:所述桨体(1)外围设置有伸缩刮板(2),伸缩刮板(2)连接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驱动伸缩刮板(2)靠近或远离桨体(1);所述伸缩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桨体(1)上的双向丝杠(3),双向丝杠(3)上设置有转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31)和第二螺纹段(32),双向丝杠(3)的第一螺纹段(31)和第二螺纹段(32)处分别设置有第一丝母(33)和第二丝母(34),第一丝母(33)与伸缩刮板(2)之间铰接有第一摇杆(35),第二丝母(34)与伸缩刮板(2)之间铰接有第二摇杆(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清洁型溶解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桨体(1)内开设有内腔(12),双向丝杠(3)、第一丝母(33)和第二丝母(34)位于内腔(12),双向丝杠(3)的顶端弯折穿出桨体(1)形成转盘(4),桨体(1)上开设有供转盘(4)穿出和转动的转动槽(13),内腔(12)在第一螺纹段(31)和第二螺纹段(32)处分别开设有供第一丝母(33)和第二丝母(34)滑移的第一滑槽(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王家卫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东方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