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364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包括至少一层过滤分离层和至少一层增强支撑层,所述过滤分离层设置在增强支撑层表面,或者过滤分离层嵌入在增强支撑层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通过过滤分离层与增强支撑层的涂布、浸渍、贴合或热复合,增强支撑层可以有效的支撑过滤分离层,充分利用了多种材料的特性功能,增加了膜强度,提高了过滤性能,使得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在应用时不会由于膜表面上的负荷压力而产生严重变形,可以保证过滤效率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了微孔聚合物膜的工作负荷和过滤性能,使微孔聚合物膜在不稳定工况或较高压力条件下也不易破损,延长使用寿命并降低了使用风险,减少更换新膜周期。

Enhanced microporous polymer memb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
本技术涉及应用于预过滤、终端过滤或特种分离过滤中的物料分离或除菌过滤
,尤其涉及一种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
技术介绍
微滤膜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分离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生物制药、食品饮料,电子化工等领域。微滤是指应用孔径在0.01μm至100μm的。微滤膜是以跨膜压差为过滤驱动力,在运行过程中,随着颗粒物、胶体、杂质等的淤堵或污染会造成跨膜压差的逐渐增大,较大的跨膜压差不仅会损害膜结构,影响过滤稳定性,而且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影响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微滤膜技术过滤效率不稳定、强度低、使用寿命短,易破损的技术问题。一种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包括至少一层过滤分离层和至少一层增强支撑层,所述过滤分离层设置在增强支撑层表面。一种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包括至少一层过滤分离层和至少一层增强支撑层,所述过滤分离层嵌入在增强支撑层内部。优选的,所述过滤分离层通过涂布、浸渍、贴合或热复合在增强支撑层表面。优选的,所述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是由两层或两层以上的过滤分离层、以及设在过滤分离层之间的增强支撑层复合得到,该增强支撑层为一层或多层;或者所述增强微孔聚合物膜是由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增强支撑层、以及设在增强支撑层之间的过滤分离层复合得到;或者所述增强微孔聚合物膜由一层增强支撑层、以及嵌入在增强支撑层内部或贴覆在增强支撑层表面的过滤分离层复合得到。优选的,所述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的孔径0.01μm-100μm,膜厚度为3μm-1000μm。优选的,所述的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的结构为平板膜、管式膜、卷式膜或中空纤维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包括过滤分离层和增强支撑层,所述的过滤分离层包括一种或以上的膜材料,其可以是对称孔径、非对称孔径或多层组合结构,复合在增强支撑层至少一侧或增强支撑层之间或涂布浸嵌在增强支撑层内部和表面,所述的增强支撑层可以是一种或以上的材料组成。一种增强微孔聚合物膜,包括微孔过滤分离层和增强支撑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分离层可以是涂布、浸渍、贴合或热复合在增强支撑层表面,也可是聚合物材料嵌入到增强支撑层内部,或上述的结合形式。优选的,所述增强支撑层的两侧面上分别开设有凹槽,过滤分离层嵌入在该凹槽内,形成紧密粘合的效果。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包括两层过滤分离层通过涂布、浸渍、热复合的方式复合在一层非织造增强支撑层两侧。优选的,所述增强微孔聚合物膜的孔径0.01μm-100μm,膜厚度为3μm-1000μm。优选的,包括一层过滤分离层与一层增强支撑层复合形式,两层过滤分离层与一层增强支撑层同侧复合形式,两层过滤分离层与之间一层增强支撑层复合形式,两层增强支撑层与之间过滤分离层复合形式。优选的,所述过滤分离层的材质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聚全氟异丙烯FEP,聚偏氟乙烯PVDF,聚醚砜PES,聚砜PS,聚丙烯PP,聚酰胺,聚乙烯醇PVA,聚乙烯PE,聚碳酸酯PC,聚乙烯醇吡咯烷酮PVP,聚酯纤维素。优选的,所述的增强支撑材料层包括:非织造物,纤维编织物,塑料网格,薄膜,滤纸材料,玻纤材料或金属网。优选的,所述的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的结构包括:平板膜,管式膜,卷式膜或中空纤维膜的一种。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通过过滤分离层与增强支撑层的涂布、浸渍、贴合或热复合,增强支撑层可以有效的支撑过滤分离层,充分利用了多种材料的特性功能,增加了膜强度,提高了过滤性能,扩大了应用范围,使得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在应用时不会由于膜表面上的负荷压力而产生严重变形,可以保证过滤效率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了微孔聚合物膜的工作负荷和过滤性能,使微孔聚合物膜在不稳定工况或较高压力条件下也不易破损,延长使用寿命并降低了使用风险,减少更换新膜周期,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本技术的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应用于物料分离或除菌过滤领域,通过增强支持层与过滤分离层的有机结合来增强微孔滤膜的工作强度和过滤稳定性,易操作、便于生产,扩大了微滤膜的应用领域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实施例2的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的局部剖视图。附图标记:图1:1-过滤分离层,2-增强支撑层;图2:10-过滤分离层,20-增强支撑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来解释本技术,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述,一种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由两层过滤分离层1和设在两层过滤分离层1之间的增强型支撑层2复合得到。在本实施例1中,过滤分离层1为孔径均匀的聚酰胺66微孔膜,增强支撑层2为高强度非织造布,其中过滤分离层1通过浸渍、涂覆、热复合的方式在增强支撑层2的表面,使得两层过滤分离层1紧密牢靠的结合在增强支撑层2上。或者过滤分离层1也可以嵌入在增强支撑层2的内部,形成互相嵌入粘合的复合效果,使得两层过滤分离层1紧密牢靠的结合在增强支撑层2上。优选的,这两层过滤分离层1可以为相同材质制成得到,或者也可以不同的材质制成得到。本实施例中的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的孔径在0.01μm至50μm。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的结构可以是平板膜、卷式膜、管式膜或中空纤维膜。优选的,当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结构形式为平板膜时,一层聚合物膜的厚度为3至1000μm,孔径范围在0.01μm至100μm,增强支撑层厚度范围在3μm至1000μm。跨膜压差作为微滤的主要驱动力对膜结构和性能有重要影响,随着杂质、颗粒、污染物等大量沉积膜表面,必将导致跨膜压差不断增大,损害膜材料,影响过滤效率和稳定性,存在风险隐患。因此将过滤分离层和增强支撑层结合,有效解决了微孔聚合物膜的上述问题,具有可靠的过滤性能和优异的机械强度,安全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实施例2如图2所述,本实施例2的一种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由两层增强支撑层20、和设在两层增强支撑层20之间的一层过滤分离层10复合得到。这两层增强支撑层20分别贴覆在过滤分离层10的两面。本实施例中,所述增强支撑层20可以由玻纤材料制成,过滤分离层可以由聚四氟乙烯与聚偏氟乙烯制成。所述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可以为平板膜,也可以为管式膜、卷式膜或者中空纤维膜。此外,优选的,所述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还可以由一层增强支撑层和一层过滤分离层复合得到。上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层过滤分离层和至少一层增强支撑层,所述过滤分离层嵌入在增强支撑层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层过滤分离层和至少一层增强支撑层,所述过滤分离层嵌入在增强支撑层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是由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增强支撑层以及设在增强支撑层之间的过滤分离层复合得到;或者所述增强型微孔聚合物膜由一层增强支撑层以及嵌入在增强支撑层内部的过滤分离层复合得到。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玖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晟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