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式喷淋塔的除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6335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式喷淋塔的除雾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口、进风口、第一检视窗和第二检视窗,并且塔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塔体内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板,所述塔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部开设有第一调节槽,所述第一调节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三环形板,所述第三环形板的顶部设置有除雾板,所述除雾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喷淋塔除雾技术领域,提升了喷淋塔的除雾效率,同时方便了拆卸维护。

A demisting device of wet spray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式喷淋塔的除雾装置
本技术涉及喷淋塔除雾
,具体为一种湿式喷淋塔的除雾装置。
技术介绍
喷淋塔又称喷雾塔,塔内设置有头的吸收塔。液体由塔顶进入,经过喷头被喷成雾状或雨滴状;气体由塔下部进入,与雾状或雨滴状的液体密切接触进行传质.使气体中易溶组分被吸收。在现有技术中,喷淋塔除雾往往只通过高处设置的喷头喷水与塔底进入由下而上的雾气相接触吸收,塔顶再设置旋流除雾器将湿气聚合成液滴落下,这种做法除雾效率不够高,长时间使用雾气中所携带的粉尘颗粒容易附着在除雾板之上影响除雾板的除雾效率,且除雾板往往设置为一个整体,不方便拆卸或者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湿式喷淋塔的除雾装置,解决了喷淋塔除雾效率不足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湿式喷淋塔的除雾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口、进风口、第一检视窗和第二检视窗,并且塔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塔体内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板,所述塔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二环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第一环形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部开设有第一调节槽,所述第一调节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三环形板,所述第三环形板的顶部设置有除雾板,所述除雾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板,所述塔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顶部设置有第四环形板,所述第四环形板的上方为填料层,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开设有第二调节槽,所述第三环形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钢丝,所述第三环形板包括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所述第一半圆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第三环形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水管,所述第四环形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板的圆心位置设置有圆柱,并且该圆柱的顶部与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喷头,所述第一喷头共设置有十个,并且十个第一喷头均匀设置在所述环形水管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共有四个,并且四个第一挡板均匀分布在所述塔体的表面上,四个所述第一挡板位于同一平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槽共有十个,所述除雾板共有十个,并且十个除雾板形成一个圆面。进一步地,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三环形板的上方,并且转轴与第三环形板不在同一平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钢丝为均匀分布的栅格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湿式喷淋塔的除雾装置,通过可折叠式的环形板结构,方便了环形板的拆卸和安装,该湿式喷淋塔的除雾装置,通过由十个除雾板组成一个圆面,方便了除雾板的拆卸维护。(2)、该湿式喷淋塔的除雾装置,通过在除雾板上方设置喷头来对除雾板进行清洗来保证除雾板在长期使用下的除雾效率。(3)、该湿式喷淋塔的除雾装置,通过雾气进入时部分直接与水面接触进行第一次除雾,其次通过浸湿的填料层与雾解除对粉尘进行吸附进行第二次除雾,雾气上升过程中与喷头喷洒的水混合进行第三次除雾,最后再通过除雾板凝结混合粉尘的湿气进行除雾,充分的保证了雾气的高效去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除雾板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除雾板环形结构的部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第三环形板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图4中A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图5的正视图;图7为本技术图1中第一环形板的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图1中第四环形板的俯视图。图中:1-塔体、2-出水口、3-进水口、4-进风口、5-第一检视窗、6-第二检视窗、7-水管、8-水泵、9-第一环形板、10-第一喷头、11-第二环形板、12-第二喷头、13-固定架、14-第一调节槽、15-转动杆、16-第一挡板、17-第三环形板、18-除雾板、19-第二挡板、20-第四环形板、21-填料层、22-插板、23-第二调节槽、24-第一钢丝、25-固定板、26-转轴、27-转动板、28-环形水管、29-支撑架、30-第二钢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8,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湿式喷淋塔的除雾装置,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口2、进水口3、进风口4、第一检视窗5和第二检视窗6,并且塔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管7,所述水管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8,所述塔体1内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板9,所述塔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板11,所述第二环形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头12,所述第一环形板9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架13.所述固定架13内部开设有第一调节槽14,所述第一调节槽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5,所述塔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16,所述第一挡板16的顶部设置有第三环形板17,所述第三环形板17的顶部设置有除雾板18,所述除雾板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板22,所述塔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19,所述第二挡板19的顶部设置有第四环形板20,所述第四环形板20的上方为填料层21,所述转动杆15的外侧开设有第二调节槽23,所述第三环形板17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钢丝24,所述第三环形板17包括第一半圆板171和第二半圆板172,所述第一半圆板17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5,所述固定板2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26,所述转轴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板27,所述第三环形板17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8,所述支撑杆28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水管29,所述第四环形板20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钢丝30,当需要安装除雾板18时,手动打开第二检视窗6,将第二半圆板172向上翻折,第二半圆板172在向上翻折到过程中会带动转动板27未和转轴26连接的一侧向固定板25的方向转动,当转动板27与固定板25完全贴合时,此时第二半圆板172无法再继续翻折,第二环形板17会形成一个半圆,手动将第二环形板17所形成的半圆通过第二检视窗6放置入塔体1的内部,此时手动向上展开第二半圆板172,第二半圆板在向上展开的过程中会带动转动板27与未和转轴26连接的一侧向远离固定板25的方向转动,当第二半圆板172的一侧与第一半圆板171的一侧接触时,此时第二环形板17完全展开,再手动将除雾板18插入第二调节槽23,当插板22完全插入第二调节槽23时,向任意一侧推动除雾板18即可,当十个插板22完全插入第二调节槽23时,十个除雾板18的顶部会形成一个圆面,当需要拆卸除雾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式喷淋塔的除雾装置,包括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口(2)、进水口(3)、进风口(4)、第一检视窗(5)和第二检视窗(6),并且塔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管(7),所述水管(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8),所述塔体(1)内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板(9),所述塔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板(11),所述第二环形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头(12),所述第一环形板(9)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架(13).所述固定架(13)内部开设有第一调节槽(14),所述第一调节槽(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5),所述塔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16),所述第一挡板(16)的顶部设置有第三环形板(17),所述第三环形板(17)的顶部设置有除雾板(18),所述除雾板(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板(22),所述塔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19),所述第二挡板(19)的顶部设置有第四环形板(20),所述第四环形板(20)的上方为填料层(21),所述转动杆(15)的外侧开设有第二调节槽(23),所述第三环形板(17)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钢丝(24),所述第三环形板(17)包括第一半圆板(171)和第二半圆板(172),所述第一半圆板(17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5),所述固定板(2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26),所述转轴(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板(27),所述第三环形板(17)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8),所述支撑杆(28)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水管(29),所述第四环形板(20)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钢丝(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式喷淋塔的除雾装置,包括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口(2)、进水口(3)、进风口(4)、第一检视窗(5)和第二检视窗(6),并且塔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管(7),所述水管(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8),所述塔体(1)内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板(9),所述塔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板(11),所述第二环形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头(12),所述第一环形板(9)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架(13).所述固定架(13)内部开设有第一调节槽(14),所述第一调节槽(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5),所述塔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16),所述第一挡板(16)的顶部设置有第三环形板(17),所述第三环形板(17)的顶部设置有除雾板(18),所述除雾板(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板(22),所述塔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19),所述第二挡板(19)的顶部设置有第四环形板(20),所述第四环形板(20)的上方为填料层(21),所述转动杆(15)的外侧开设有第二调节槽(23),所述第三环形板(17)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钢丝(24),所述第三环形板(17)包括第一半圆板(171)和第二半圆板(172),所述第一半圆板(17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5),所述固定板(2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26),所述转轴(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板(27),所述第三环形板(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加良张纯张卫平翁凯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洁源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