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用展示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31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冷却用展示柜,包括:内部包括贮藏室的绝热箱体,配置于此绝热箱体的下方的机械室,可动地配置于此机械室内的用来搭载冷凝器及压缩机的基座,安装于前述绝热箱体的前述机械室侧的面上的配线箱等。(*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贮藏室的下方包括机械室的冷藏用展示柜或冷冻用展示柜等的冷却用展示柜。现有技术的这种冷却展示柜是,在贮藏室的下方包括机械室,而在机械室中设置有冷凝器、冷凝器用送风机、压缩机、或配线箱等。而且,通过冷凝器、压缩机用来冷却贮藏室的冷却器等以构成冷冻循环。当此冷冻循环运转时,由于压缩机的转动驱动因此会有振动的产生。这样的振动会对配线箱内的物品产生不佳的影响。另外,由于冷凝器会形成高温,必须使用冷凝器用送风机从外部导入通过空气滤清器的新鲜空气,来对冷凝器进行空气冷却,并将空气冷却后的热气排放至机械室之外。因此,必须定期地清扫或更换空气滤清器。由于空气滤清器所无法除去的灰尘及尘埃等会侵入机械室内,必须定期地对冷凝器及压缩机等进行保养。再者,为了使冷凝器的热气排出至机械室的外部,则必须包括排气导管等。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而研究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减少机械室内的不佳情形的冷却用展示柜,特别是,可加强保护配线室内的配线用品以使其受到振动的影响减少,且可提高清扫、更换空气滤清器等的作业效率,同时可使排热处理更为简单化。为了达到前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冷却用展示柜(1)包括内部包括贮藏室(16)的绝热箱体(8,9,10),配置于此绝热箱体的下方的机械室(3),可动地配置于此机械室内的用来搭载冷凝器(4)及压缩机(6)的基座(53),安装于前述绝热箱体的前述机械室侧的面上的配线箱(7)等。另外,在前述配线箱与绝热箱体间形成有一定的间隔,且配线箱与基座之间也形成有一定的空间。再者,在机械室内设置有用来安装配线箱的导引面,且在前述配线箱上设置有用来将导引面的一端部导引至另一端部的安装板(61b)。在导引面的另一端部配设有与其形成面对面的挟持面。此挟持面与导引面的间隔是形成越往导引面的另一端走越小。另一方面,在导引面的一端侧设置有用来固定配线箱的固定装置(63)。另外,前述面板(3b)的下部是可转动地安装着,且设置有可使面板支持于半开状态下的连结元件(69)。此连结元件具有用来解除连结的连结解除部。再者,在贮藏室的前面及后面配置有商品放入及取出用的开口;在配置于贮藏室的下方的机械室上配置有位于前面的第一面板(3a)及位于后面的第二面板(3b);冷凝器用送风机(5)是可在使空气由第二面板流向第一面板的顺运转及使空气由第一面板流向第二面板的逆运转之间进行切换。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冷却用展示柜的斜视图;图2是图1的纵剖面图、沿着图3中的II-II线的剖面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III-III线的剖面图;图4是基座在拉出状态下的剖面图;图5是配线箱的组装分解斜视图;图6(a)~图6(b)是用来说明空气滤清器的装上卸下作业的说明图,图6(a)为冷却用展示柜的斜视图,图6(b)为面板的连结部的重要部位的放大图;图7是面板为全开状态下的冷却用展示柜的斜视图;图8是通过冷凝器用送风机所产生的气流的说明图。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冷却用展示柜的实施例。首先,针对冷却展示柜进行一般的说明。将机械室3配置于作为陈列清凉饮料、盒饭、火腿、水果等各种商品的冷却用展示柜的冷藏或冷冻用开放式展示柜1的下部。在此机械室3中设置有冷凝器4、冷凝器用送风机5、压缩机6、或配线箱7等,在机械室3的前面设有第一面板3a、后面设有第二面板3b。在所述面板3a、3b上形成有换气口,即面板3a、3b是换气面板。在机械室3的侧板3c上也形成有换气口。展示柜1的上壁8、右侧的侧壁9、及作为机械室3的隔壁的底壁10是构成三侧面为开放的绝热箱体,而且是由发泡合成树脂例如硬质的发泡聚氨酯等绝热材料所构成。在该绝热材料11的内面,隔着适当的间隔设置有由涂装钢板、不锈钢等不会生锈的金属板等所构成的库内顶板12、库内壁板13、及库内底板14。在展示柜1的左侧面设置有由透明的双重玻璃板所构成的侧板15。在通过库内顶板12、库内壁板13、库内底板14、及侧板15所围绕的作为贮藏室的陈列室16中,形成有前面及后面的放入取出商品用的开口17。在该陈列室16中,设置有垂直的左右一对支柱18、18。在所述支柱18、18之间设置有透明的主要的隔板19,又在左侧的支柱18的左侧设置有透明的辅助的隔板20。通过这些隔板19、20以将陈列室16分割成前侧陈列室16a及后侧陈列室16b。在该前侧陈列室16a及后侧陈列室16b中,商品陈列架21是通过左右的一对支持托架22支持着,并使商品陈列架21呈多层地配置着。在库内底板14与底壁10间的空间为冷却室23,通过高度较低的绝热壁24以包覆该冷却室23的三侧,仅右侧面是通过前述的侧壁9形成闭塞的状态。在该冷却室23的左侧配置有前后一对的冷却用送风机25,在此送风机25的右侧为向右端部延伸的上下二层的导室26、27,在上侧的导室26中配置有第一冷却器28。在上侧导室26的上侧配置有上遮盖元件31,另一方面,在上侧导室26与下侧导室27之间配置有下遮盖元件32。此上遮盖元件31与下遮盖元件32是分别形成从右上方往左下方倾斜。在库内壁板13与侧壁9之间形成有垂直导室36,在此垂直导室36中设置有第二冷却器37。该第二冷却器37与下侧导室27是形成互相连通,以使来自下侧导室27的空气可流入第二冷却器37中。另一方面,上侧导室26与第二冷却器37的周围的空气互相连通,使来自上侧导室26的空气可流至第二冷却器37的周围的上方。即,第二冷却器37是通过前后侧面的管板、左侧面的未图示出的左遮盖元件、右侧面的侧壁9以形成闭塞的状态。流动于第二冷却器37内的空气与流动于第二冷却器37的周围的空气是在垂直导室36的上部形成合流在一起。在库内顶板12与上壁8之间形成有顶部水平导室41,该顶部水平导室41的右端部与垂直导室36互相连通。通过前述的冷却器28、37与配置于机械室3内的冷凝器4、压缩机6以构成冷冻循环。当此冷冻循环运转时,冷凝器4会形成高温,冷却器28、37会形成低温。当冷凝器用送风机5转动时,外部的空气会经由机械室3的第二面板3b吸入,以对冷凝器4进行空气冷却。此时被加热的空气会经由第一面板3a及机械室3的侧板3c以排放至外部。另一方面,当驱动冷却用送风机25时,空气会流入上侧导室26及下侧导室27中。通过第一冷却器28以冷却流入上侧导室26内的空气,通过第二冷却器37以冷却流入下侧导室27内的空气,如此以形成冷气。这些冷气会在垂直导室36的上部形成合流,并流入顶部水平导室41内。接着,在顶部水平导室41内的冷气会由位于展示柜1的顶部的前端部及后端部的朝左右方向细长地延伸的吐出口44,由此形成位于商品放入取出用开口17的气帘46。在库内底板14的商品放入取出用开口17侧形成有朝左右方向细长地延伸的吸入口48。形成气帘46的冷气是,经由吸入口48流入冷却室23内,接着返回送风机25中。这样,一面对空气进行强制循环,一面在陈列室内进行冷却。接着,说明机械室3主体的构造。在图3及图4中,机械室3主体的基台51是固定在设置展示柜1的场所。面板3a、3b的下端是通过铰链以形成可转动地安装于基台51上。当机械室3关闭时面板3a、3b配置成大致垂直状态;当3打开时,转动面板3a、3b以使机械室3形成上开式。在基台51上载置有可动的基座53,如图4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用展示柜,包括:绝热箱体,内部包括贮藏室;机械室,配置于此绝热箱体的下方;基座,可动地配置于此机械室内以用来搭载冷凝器及压缩机;配线箱,安装于所述绝热箱体的所述机械室侧的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口博滨田丰作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