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车的压力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制动
,特别涉及用于一种机车的压力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机车的制动系统通过控制充气电磁阀或排气电磁阀的开启和闭合,进而控制待控腔室的压力,使得机车产生缓解或制动的作用。目前,现有技术中,为精准的控制压力腔室的压力,首先获取目标压力值以及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采集待控腔室的压力值,制动系统中的控制器接收目标压力值和待控腔室的压力值后,计算待控腔室的压力值与目标压力值的差值,根据差值,采用PID控制算法,控制充气电磁阀或排气电磁阀动作,从而实现对压力腔室的压力控制。然而,由于不同机车采用的充气电磁阀或排气电磁阀的规格不同且PID控制算法的参数难以确定,采用PID控制算法控制待控腔室的压力,常出现过充或欠压的现象,压力控制精准度低,乘客舒适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机车的压力控制方法控制压力精准度不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车的压力控制方法,通过在控制周期内对机车压力值进行阶段式跟踪控制,实现了机车压力的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车的压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S1:获取充气速率和排气速率;/nS2:根据充气速率和排气速率,计算得到控制周期内的充气压力增量值和排气压力增量值;/nS3:获取当前控制周期的目标压力值和待控腔室的压力值、上一控制周期的阶段目标压力值;/nS4:根据当前控制周期的目标压力值、上一控制周期的阶段目标压力值、充气压力增量值、排气压力增量值,设定待控腔室状态判断条件;/nS5:根据状态判断条件,更新当前控制周期的阶段目标压力值;/nS6:计算当前控制周期的目标压力值与待控腔室的压力值的第一差值,并计算当前控制周期的阶段目标压力值与待控腔室的压力值的第二差值;/n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车的压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获取充气速率和排气速率;
S2:根据充气速率和排气速率,计算得到控制周期内的充气压力增量值和排气压力增量值;
S3:获取当前控制周期的目标压力值和待控腔室的压力值、上一控制周期的阶段目标压力值;
S4:根据当前控制周期的目标压力值、上一控制周期的阶段目标压力值、充气压力增量值、排气压力增量值,设定待控腔室状态判断条件;
S5:根据状态判断条件,更新当前控制周期的阶段目标压力值;
S6:计算当前控制周期的目标压力值与待控腔室的压力值的第一差值,并计算当前控制周期的阶段目标压力值与待控腔室的压力值的第二差值;
S7:判断第一差值与预设第一阈值的大小关系,并判断第二差值与预设第二阈值的大小关系,根据大小关系,控制当前控制周期的待控腔室的充气、排气或保压;
S8:下一控制周期时,转入步骤S3循环执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周期内的充气压力增量值和排气压力增量值的计算方法,具体包括:
式中:ΔP为控制周期内的充气压力增量值或排气压力增量值;为充气速率或排气速率;P为标准充气压力变化值或标准排气压力变化值;t为标准充气过程控制时间或标准排气过程控制时间;Δt为控制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状态判断条件包括:
第一状态判断条件和第二状态判断条件;
所述第一状态判断条件包括:判断当前控制周期的目标压力值是否大于上一控制周期的阶段目标压力值与充气压力增量值的和值;
所述第一状态判断条件包括:判断当前控制周期的目标压力值是否小于上一控制周期的阶段目标压力值与排气压力增量值的第三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更新当前控制周期的阶段目标压力值,具体包括:
若满足第一状态判断条件,将当前控制周期的阶段目标压力值更新为和值;
若不满足第一状态判断条件但满足第二状态判断条件,将当前控制周期的阶段目标压力值更新为第三差值;
若既不满足第一状态判断条件也不满足第二状态判断条件,将当前控制周期的阶段目标压力值更新为当前控制周期的目标压力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中控制当前控制周期的待控腔室的充气、排气或保压,具体包括:
判断第一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第一阈值;
当第一差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则判断第二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当第二差值大于预设第二阈值时,控制充气过程中待控腔室的充气,当第二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阈值时,控制充气过程中待控腔室的保压;
当第一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阈值时,则判断第一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一阈值的相反数;
当第一差值小于预设第一阈值的相反数时,并判断第二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二阈值,当第二差值小于预设第二阈值时,控制排气过程中待控腔室的排气,当第二差值大于等于预设第二阈值时,控制排气过程中待控腔室的保压;
当第一差值大于等于预设第一阈值的相反数时,控制待控腔室的保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之后,还包括:
当不满足第一差值与预设第一阈值的大小关系时,存储充气和排气过程中目标压力变化值及其阀控参数,所述阀控参数包括有效工作时间和保压工作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和步骤S4之间,还包括:
判断所获取的当前控制周期的待控腔室的压力值是否正常;
若是,执行步骤S4;
若否,则计算当前控制周期的目标压力值与上一控制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化安,任向杰,王帅帅,孙伟健,王成程,朱冠汶,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青岛思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