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物面料加工用贴合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贴合装置
,具体为一种织物面料加工用贴合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织物面料是由细小、柔长的纱线经交叉、绕结和连接等方式所形成的经纬状平软片块物;机织物面料是由交叉关系的纱线构成的,针织物面料是由绕结关系的纱线构成的,无织物面料是由连接关系的纱线构成的,而交叉、绕结和连接等方式,可使众多纱线形成多重的稳定结构,并赋予织物面料稳定的形态和特定的力学性能。且现有的织物面料加工用贴合装置,仅是具有完成贴合操作的功能,而难以将贴合过程中的面料覆合状况与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粘附状况相联系,并通过数据采集、重定义与结合分析,来做出整体性的过程质量监管分析,在提升贴合过程中的贴合效果的同时,还对整体贴合操作进行全面性的贴合质量评判;为了解决上述缺陷,现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物面料加工用贴合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本专利技术是对面料的整体贴合过程进行监测、采集,且将贴合过程中的面料覆合状况,经重定义、修正化公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织物面料加工用贴合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压板(2)、平整度测试仪(3)、螺纹套筒(4)、滑槽(5)、立柱(6)、顶板(7)、第一温度传感器(8)、压块(9)、第一压力传感器(10)、第二压力传感器(11)、电加热片(12)、电动推杆(13)、第二温度传感器(14)、伺服电机(15)、齿轮减速箱(16)、连接块(17)、滑块(18)、第二压板(19)、螺纹杆(20)、红外传感器(21)、振动传感器(22)、显示屏(23)和操作面板(2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操作面板(24),所述操作面板(24)的一侧嵌入有显示屏(23),所述底座(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物面料加工用贴合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压板(2)、平整度测试仪(3)、螺纹套筒(4)、滑槽(5)、立柱(6)、顶板(7)、第一温度传感器(8)、压块(9)、第一压力传感器(10)、第二压力传感器(11)、电加热片(12)、电动推杆(13)、第二温度传感器(14)、伺服电机(15)、齿轮减速箱(16)、连接块(17)、滑块(18)、第二压板(19)、螺纹杆(20)、红外传感器(21)、振动传感器(22)、显示屏(23)和操作面板(2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操作面板(24),所述操作面板(24)的一侧嵌入有显示屏(23),所述底座(1)的一侧通过粘接固定有振动传感器(22),所述底座(1)的顶部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平整度测试仪(3)和红外传感器(21);
所述底座(1)的顶部中心处嵌入有第一压板(2),所述第一压板(2)的顶部均匀嵌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1),所述第一压板(2)的顶部一侧嵌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8),所述底座(1)的顶部对应安装有两个立柱(6),且两个立柱(6)的顶端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顶板(7),且两个立柱(6)的相邻一侧均开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的内部安装有滑块(18),所述滑块(18)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螺纹套筒(4),所述顶板(7)的一侧对应安装有两个伺服电机(15),所述伺服电机(15)的底部设置有齿轮减速箱(16),所述螺纹杆(20)竖直穿过螺纹套筒(4),且其一端与底座(1)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且其另一端与齿轮减速箱(16)相配合;
且两个螺纹套筒(4)的相邻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块(17),且两个连接块(17)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压板(19),所述第二压板(19)的底部均匀嵌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0),所述第二压板(19)的底部一侧嵌入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4),所述第二压板(19)的底部还均匀嵌入有压块(9),所述压块(9)的底部中心处嵌入有电加热片(12),所述第二压板(19)的顶部均匀分布有电动推杆(13),且电动推杆(13)的一端穿过第二压板(19),且其与压块(9)的顶部之间通过粘接固定;
所述操作面板(24)与平整度测试仪(3)、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一压力传感器(10)、第二压力传感器(11)、第二温度传感器(14)、红外传感器(21)和振动传感器(22)均经无线传输方式相连通,所述操作面板(24)与电加热片(12)、电动推杆(13)、伺服电机(15)和显示屏(23)均相电性连接;
所述操作面板(24)的内部设置有数据收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处理器、信号执行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信息采集模块;
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收集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覆合工况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数据分析模块,而覆合工况信息由面料的压力因数、振动因数和温度因数组成,且压力因数表示第一压力传感器(10)收集到的平均压力数据与第二压力传感器(11)收集到的平均压力数据之积,且振动因数表示振动传感器(22)收集到的最大振幅数据,且温度因数表示第一温度传感器(8)收集到的温度变化量数据与第二温度传感器(14)收集到的温度变化量数据之积;
数据分析模块则依据接收到的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覆合工况信息,来对其进行面料覆合监管分析操作,具体步骤如下:
A:获取到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覆合工况信息,并将其中的压力因数、振动因数和温度因数分别标定为Q、W和E;
B:依据公式得到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过程贴合量级R,q、w和e均为过程修正因子,q大于e大于w且q+w+e=2.6515;
C:当贴合过程中的面料的过程贴合量级R大于预设范围r的最大值、位于预设范围r之内或小于预设范围r的最小值时,则将其分别生成过程优异信号、过程一般信号或过程低劣信号;
且将得到的贴合过程中的面料所对应的过程优异信号、过程一般信号或过程低劣信号经处理器传输至信号执行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
信号执行模块在接收到过程低劣信号后,则控制伺服电机(15)转动,伺服电机(15)经齿轮减速箱(16)带动螺纹杆(20)转动,螺纹杆(20)带动螺纹套筒(4)移动,螺纹套筒(4)带动第二压板(19)移动,直至其与第一压板(2)相配合,来将面料贴合、压紧,此时控制电加热片(12)升温,直至第一温度传感器(8)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4)收集到的温度数据均位于其额定范围之内,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且还控制电动推杆(13)推出,电动推杆(13)带动压块(9)推出,直至第二压力传感器(11)收集到的平均压力数据位于额定范围之内,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且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结束后,则编辑“过程低劣的关联补足操作完成”文本发送至显示屏(23);
信号执行模块在接收到过程一般信号后,则控制伺服电机(15)转动,伺服电机(15)经齿轮减速箱(16)带动螺纹杆(20)转动,螺纹杆(20)带动螺纹套筒(4)移动,螺纹套筒(4)带动第二压板(19)移动,直至其与第一压板(2)相配合,来将面料贴合、压紧,此时控制电动推杆(13)推出,电动推杆(13)带动压块(9)推出,直至第二压力传感器(11)收集到的平均压力数据位于额定范围之内,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长的时间,而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为第二预设时长的时间的两倍,且第二预设时长的时间结束后,则编辑“过程一般的关联补足操作完成”文本发送至显示屏(23);
信号执行模块在接收到过程优异信号后,则不做出任何处理;
信号处理模块则依据接收到的过程优异信号、过程一般信号或过程低劣信号,从信息采集模块中调取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粘附工况信息,而粘附工况信息由面料的粘附阶层、平整阶层和振动阶层组成,且粘附阶层表示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是否有粘贴剂或绒毛残留,并依据红外传感器(21)获取得到,且平整阶层表示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是否吻合平整度监测的额定范围,并依据平整度测试仪(3)获取得到,且振动阶层表示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是否吻合振幅量监测的额定范围,并依据振动传感器(22)获取得到,来对其进行面料粘附监管分析操作,具体步骤如下:
A:获取到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粘附工况信息,并将其中的粘附阶层、平整阶层和振动阶层分别标定为T、Y和U;
B:当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粘附阶层T与均有粘贴剂或绒毛残留、前后仅有一次出现粘贴剂或绒毛残留、均无粘贴剂或绒毛残留相对应时,则将其赋予标定正值M1、M2、M3,且M3大于M2大于M1;当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平整阶层Y与均吻合平整度监测的额定范围、前后仅有一次出现吻合平整度监测的额定范围、均不吻合平整度监测的额定范围相对应时,则将其赋予标定正值N1、N2、N3,且N1大于N2大于N3;当贴合过程前后的面料的振动阶层U与均吻合振幅量监测的额定范围、前后仅有一次出现吻合振幅量监测的额定范围、均不吻合振幅量监测的额定范围相对应时,则将其赋予标定正值L1、L2、L3,且L1大于L2大于L3;
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贺,
申请(专利权)人:界首市恒益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