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取罐排渣门自锁装置,包括棘轮、与棘轮配合的棘爪、用于使棘爪卡入棘轮内的第一复位件、以及用于使棘轮与棘爪啮合或分离的驱动组件,所述棘轮设于排渣门的一旋转部件上,所述棘爪设于提取罐的一固定部件上;或所述棘轮设于提取罐的一固定部件上,所述棘爪设于排渣门的一旋转部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一步公开了一种提取罐,包括固定部件及旋转部件,还包括上述的提取罐排渣门自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可靠,能够有效地防止排渣门意外打开等优点。
A self-locking device of the slag discharge door of the extraction tank and the extraction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取罐排渣门自锁装置及提取罐
本技术涉及食品、药品包装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提取罐排渣门自锁装置及提取罐。
技术介绍
提取罐是医药化工行业中常用的浸出设备,常用提取罐为立式罐体,罐体上部为封头,下部为排渣门,罐体上设有加热夹套和保温隔热层,封头上有投料口,药材从投料口加入罐体内,用于提取的溶媒经计量后加入到罐内浸没药材,药材中的成分溶出到溶媒中,实现浸出过程。通常提取罐排渣门与提取罐的罐体铰接,利用气缸的伸缩运动开启和锁紧排渣门。由于提取罐工作时罐体内装载着大量的提取物,而且罐体内由于需要加热往往会产生内压力,因此对于提取罐的排渣门必须严格控制,防止排渣门意外打开,但是排渣门的开启与锁紧是通过气缸运动实现的,在使用过程中,停气、断电或气缸密封失效以及人为的误操作等原因经常会导致排渣门意外打开,发生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可能危及操作者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可靠,能够有效地防止排渣门意外打开的提取罐排渣门自锁装置。本技术进一步公开了一种包含上述自锁装置的提取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提取罐排渣门自锁装置,包括棘轮、与棘轮配合的棘爪、用于使棘爪卡入棘轮内的第一复位件、以及用于使棘轮与棘爪啮合或分离的驱动组件,所述棘轮设于排渣门的一旋转部件上,所述棘爪设于提取罐的一固定部件上;或所述棘轮设于提取罐的一固定部件上,所述棘爪设于排渣门的一旋转部件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件为提取罐的罐体,所述旋转部件为排渣门的锁紧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头端与所述棘轮相连,尾端与驱动气缸的缸体之间抵设有第二复位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气缸设有两个并对称布置于所述棘轮轴线的两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复位件为弹性簧片,所述第二复位件为螺旋弹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部件上还设有两根导向杆,两根所述导向杆对称穿设于所述棘轮轴线的两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杆远离所述旋转部件的一端设有限位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件上设有限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和所述限位件分设于所述棘爪的两侧。一种提取罐,包括固定部件及旋转部件,还包括上述的提取罐排渣门自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公开的提取罐排渣门自锁装置,包括棘轮、与棘轮配套的棘爪,两者分设于提取罐的固定部件和排渣门的旋转部件上,利用第一复位件使棘爪卡入棘轮内,利用驱动组件使两者啮合或者分离,以棘轮设于排渣门的一旋转部件上、棘爪设于提取罐的一固定部件上为例,排渣门锁紧过程中,旋转部件带动棘轮旋转,在第一复位件的作用下,棘爪在棘轮轮齿表面起伏跳跃,二者之间无啮合;排渣门打开过程中,旋转部件带动棘轮反向旋转,此时棘爪卡入棘轮轮齿内,二者之间啮合,阻止旋转部件进一步旋转,从而防止使用过程中排渣门意外打开,提高提取罐的安全性;如需要打开排渣门时,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棘轮或棘爪移动,使棘轮与棘爪分离,旋转部件又能够进一步的旋转运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提取罐,包含上述的自锁装置,因而同样具有上述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取罐排渣门自锁装置及提取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的驱动气缸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棘轮;2、棘爪;3、第一复位件;4、旋转部件;5、固定部件;6、驱动组件;61、活塞杆;62、缸体;63、第二复位件;64、进气腔;7、导向杆;71、限位部;8、限位件;9、排渣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至图4示出了本技术提取罐排渣门自锁装置及提取罐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提取罐排渣门自锁装置,包括棘轮1、与棘轮1配合的棘爪2、用于使棘爪2卡入棘轮1内的第一复位件3、以及用于使棘轮1与棘爪2啮合或分离的驱动组件6,棘轮1设于排渣门9的一旋转部件4上,棘爪2设于提取罐的一固定部件5上。排渣门9锁紧过程中,旋转部件4带动棘轮1旋转,在第一复位件3的作用下,棘爪2在棘轮1轮齿表面起伏跳跃,二者之间无啮合;排渣门9打开过程中,旋转部件4带动棘轮1反向旋转,此时棘爪2卡入棘轮1轮齿内,二者之间啮合,阻止旋转部件4进一步旋转,从而防止排渣门9意外打开;如需要打开排渣门9时,通过驱动组件6带动棘轮1或棘爪2移动,使棘轮1与棘爪2分离,旋转部件4又能够进一步的旋转运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棘轮1设于提取罐的一固定部件5上,棘爪2设于排渣门9的一旋转部件4上。排渣门9锁紧过程中,棘爪2随旋转部件4旋转,在第一复位件3的作用下,棘爪2在棘轮1轮齿表面起伏跳跃,二者之间无啮合;排渣门9打开过程中,旋转部件4带动棘爪2反向旋转,此时棘爪2卡入棘轮1轮齿内,二者之间啮合,阻止旋转部件4进一步旋转,防止使用过程中排渣门9意外打开,提高提取罐的安全性。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固定部件5为提取罐的罐体,旋转部件4为排渣门9的锁紧圈。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6包括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活塞杆61头端与棘轮1相连(也即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6与棘轮1相连,带动棘轮1靠近或者远离棘爪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驱动组件6与棘爪2相连,带动棘爪2靠近或者远离棘轮1),尾端与驱动气缸的缸体62之间抵设有第二复位件63。进气腔64通气时,活塞杆61带动棘轮1缩回,棘轮1与棘爪2分离,当驱动气缸出现断气时,第二复位件63使得活塞杆61伸出,棘轮1与棘爪2啮合,可靠性好。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驱动气缸设有两个并对称布置于棘轮1轴线的两侧。通过两个驱动气缸共同牵引棘轮1,避免棘轮1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第一复位件3为弹性簧片,第二复位件63为螺旋弹簧。活塞杆61缩回的同时第二复位件63被压缩,当驱动气缸出现断气时,第二复位件63伸长将活塞杆61伸出,结构简单、可靠。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旋转部件4上还设有两根导向杆7,两根导向杆7对称穿设于棘轮1轴线的两侧。通过设置两根导向杆7,可以保证棘轮1安装设定的方向伸缩运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导向杆7远离旋转部件4的一端设有限位部71。利用限位部71可防止棘轮1自导向杆7上掉落。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固定部件5上设有限位件8(例如可以是限位销等),第一复位件3和限位件8分设于棘爪2的两侧。通过限位件8可保证棘爪2的摆动角度,使棘爪2与棘轮1可靠配合。本实施例的提取罐,包括固定部件5及旋转部件4,还包括上述的提取罐排渣门自锁装置。该提取罐,包含上述的自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取罐排渣门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棘轮(1)、与棘轮(1)配合的棘爪(2)、用于使棘爪(2)卡入棘轮(1)内的第一复位件(3)、以及用于使棘轮(1)与棘爪(2)啮合或分离的驱动组件(6),所述棘轮(1)设于排渣门(9)的一旋转部件(4)上,所述棘爪(2)设于提取罐的一固定部件(5)上;或所述棘轮(1)设于提取罐的一固定部件(5)上,所述棘爪(2)设于排渣门(9)的一旋转部件(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取罐排渣门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棘轮(1)、与棘轮(1)配合的棘爪(2)、用于使棘爪(2)卡入棘轮(1)内的第一复位件(3)、以及用于使棘轮(1)与棘爪(2)啮合或分离的驱动组件(6),所述棘轮(1)设于排渣门(9)的一旋转部件(4)上,所述棘爪(2)设于提取罐的一固定部件(5)上;或所述棘轮(1)设于提取罐的一固定部件(5)上,所述棘爪(2)设于排渣门(9)的一旋转部件(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罐排渣门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5)为提取罐的罐体,所述旋转部件(4)为排渣门(9)的锁紧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罐排渣门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61)头端与所述棘轮(1)相连,尾端与驱动气缸的缸体(62)之间抵设有第二复位件(6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取罐排渣门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大宇,李正,于洋,余河水,李文龙,所同川,王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