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过滤机构轴中心设置一滤芯,过滤机构的输入端与柴油机内部的润滑油内循环出口连通,滤芯的输出端与柴油机内部的润滑油内循环入口连通;滤芯的入口管道上设置有一油泵,油泵前端的管道上开设一回油入口,回油入口连通滤芯第二端,滤芯外周间隔包络设置一外壳,外壳外周间隔包络设置一第一腔道,第一腔道与外壳内部连通,第一腔道外周间隔包络设置一第二腔道,第二腔道中流动有冷却水;滤芯轴中心同轴设置一转轴,过滤机构外侧设置一驱动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机,转轴外周设置有叶片;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对柴油机内部工作状态监测不到位的技术问题。
A state control system of diesel 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柴油机状态监控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热效率和经济性较好,且供油系统也相对简单,因此柴油发动机的可靠性要比汽油发动机的好,同时在相同功率的情况下,柴油机的扭矩大,最大功率时的转速低,应用于航海船舶动力供给系统中,而润滑油是柴油机安全运行的关键。柴油机机油压力过/高低原因、诊断、排除近几年随着科技技术及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柴油机的制造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和改进,但随制造与技术的不断增强,柴油机在实际使用和操作中的故障和现象也越来越具有复杂性和多重性,一旦润滑油失压或过压会造成柴油机机械故障甚至损坏,因此,急需一种可靠的柴油机润滑油监控系统,以提高柴油机的运行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针对柴油机中润滑油状态监控不足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对润滑油的性能状态进行在线分析和监控,当润滑油达到使用寿命时,或油压超范围时,及时发出预警进行更换,解决了对柴油机内部工作状态监测不到位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包括:过滤机构,其轴中心设置一滤芯,所述过滤机构的输入端与柴油机内部的润滑油内循环出口连通,所述滤芯的输出端与柴油机内部的润滑油内循环入口连通;所述滤芯的入口管道上设置有一油泵,所述油泵前端的管道上开设一回油入口,所述回油入口连通所述滤芯第二端,所述滤芯外周间隔包络设置一外壳,所述外壳外周间隔包络设置一第一腔道,所述第一腔道与所述外壳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腔道外周间隔包络设置一第二腔道,所述第二腔道中流动有冷却水;所述滤芯轴中心同轴设置一转轴,所述过滤机构外侧设置一驱动所述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机,所述转轴外周设置有叶片;第一压力传感器,其设置在润滑油过滤机构的滤芯内侧;第一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回油入口前端的管道中;控制器,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报警单元。优选的,所述外壳为圆柱孔腔体结构,所述滤芯同心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滤芯的轴向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敞开,所述第一腔道同心套设在所述外壳的外周,所述外壳和第一腔道在第二端位置处相互连通;所述回油入口中设置有一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腔道的第一端开设一出油口,所述出油口设置有一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第三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腔道同心套设在所述第一腔道的外周,所述第二腔道的第一端开设一进水口,所述第二腔道的第二端开设一出水口,所述第二腔道中冷却水的流向与所述第一腔道中润滑油的流向相反;其中,所述滤芯、外壳、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的两端分别密封形成结构固定的独立腔道。优选的,所述第二腔道两端外周分别设置有对接头,所述第二腔道的第一端密封连接一具有容置腔体的第一外接头,所述第一外接头将所述滤芯的第一端包络在内,所述第一外接头第一端中心贯穿开设一进油口,所述进油口通过一第一管道连接至所述柴油机内部的润滑油内循环出口,所述油泵设置在该第一管道上,且所述回油入口开设在所述油泵前端的第一管道上,所述出油口贯穿所述第一外接头并连接至所述柴油机内部的润滑油内循环入口。优选的,所述第二腔道的第二端密封连接一具有容置腔体的第二外接头,所述第二外接头将所述滤芯的第二端包络在内,所述第二外接头侧壁上贯穿开设一回油出口,所述回油出口通过一第二管道连接至所述回油入口,其中,所述回油出口的口径为所述第一管道口径的1/3~1/5。优选的,所述外壳与滤芯之间的空间不小于所述滤芯内部空间,所述第一腔道与外壳之间的径向距离在所述滤芯内径的倍之间,所述第二腔道与第一腔道之间的径向距离不小于所述滤芯内径的倍。优选的,所述第一腔道的出油口中设置有一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水口连接至一风冷机组的出口,所述风冷机组中的风机通过一第一驱动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温度控制所述风机转速,所述风机转速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温度成正比。优选的,所述进水口中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进水口与所述风冷机组出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一水泵,所述水泵通过一第二驱动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温度控制所述水泵转速,所述水泵转速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温度成正比。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外接头的外侧端盖上,所述转轴第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外接头的端盖与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转轴第二端通过一转动托架转动在所述滤芯内部第二端,所述叶片分布在整个所述滤芯的中心内侧。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更易于对柴油机的润滑油及冷却系统进行状态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提高柴油机的运行可靠性;2、对润滑油的状态通过多重指标的监控,提高对润滑油状态报警的可靠性和及时性。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控制器连接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本技术保护的是系统本身结构和连接方式,而不是监测和控制方法。本申请具体保护是的过滤机构结构及各个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以构建本专利的控制系统,以实现参数更好的监测。本技术方案的实现不限于各个传感器的及模块的具体型号参数,本方案只是对其现有的常规功能进行直接利用,以完成本申请所需的功能。本技术提供一种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如图1-2所示,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润滑油过滤机构的滤芯100内侧,滤芯100内侧形成一第一流道110,柴油机内的润滑油从第一流道110的第一端流入,部分润滑油经过滤芯100过滤后流入至滤芯100的外侧空间,另一部分润滑油从第一流道110的第二端流出,并回流至第一流道110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滤芯100内部的油压,所述滤芯100的入口管道上设置有一油泵730,柴油机内的润滑油通过该油泵730泵入至第一流道110的第一端。所述油泵730前端的管道上开设一回油入口720,所述回油入口720连通所述第一流道110第二端,将未经过滤芯100过来的润滑油回流至第一流道110中。所述滤芯100外周间隔包络设置一外壳200,外壳200与滤芯100之间形成第二流道210,经过滤芯100过滤后的润滑油集中在第二流道210中。所述外壳200外周间隔包络设置一第一腔道300,第一腔道300与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过滤机构,其轴中心设置一滤芯,所述过滤机构的输入端与柴油机内部的润滑油内循环出口连通,所述滤芯的输出端与柴油机内部的润滑油内循环入口连通;所述滤芯的入口管道上设置有一油泵,所述油泵前端的管道上开设一回油入口,所述回油入口连通所述滤芯第二端,所述滤芯外周间隔包络设置一外壳,所述外壳外周间隔包络设置一第一腔道,所述第一腔道与所述外壳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腔道外周间隔包络设置一第二腔道,所述第二腔道中流动有冷却水;所述滤芯轴中心同轴设置一转轴,所述过滤机构外侧设置一驱动所述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机,所述转轴外周设置有叶片;/n第一压力传感器,其设置在润滑油过滤机构的滤芯内侧;/n第一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回油入口前端的管道中;/n控制器,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报警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滤机构,其轴中心设置一滤芯,所述过滤机构的输入端与柴油机内部的润滑油内循环出口连通,所述滤芯的输出端与柴油机内部的润滑油内循环入口连通;所述滤芯的入口管道上设置有一油泵,所述油泵前端的管道上开设一回油入口,所述回油入口连通所述滤芯第二端,所述滤芯外周间隔包络设置一外壳,所述外壳外周间隔包络设置一第一腔道,所述第一腔道与所述外壳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腔道外周间隔包络设置一第二腔道,所述第二腔道中流动有冷却水;所述滤芯轴中心同轴设置一转轴,所述过滤机构外侧设置一驱动所述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机,所述转轴外周设置有叶片;
第一压力传感器,其设置在润滑油过滤机构的滤芯内侧;
第一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回油入口前端的管道中;
控制器,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报警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圆柱孔腔体结构,所述滤芯同心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滤芯的轴向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敞开,所述第一腔道同心套设在所述外壳的外周,所述外壳和第一腔道在第二端位置处相互连通;所述回油入口中设置有一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腔道的第一端开设一出油口,所述出油口设置有一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第三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道同心套设在所述第一腔道的外周,所述第二腔道的第一端开设一进水口,所述第二腔道的第二端开设一出水口,所述第二腔道中冷却水的流向与所述第一腔道中润滑油的流向相反;其中,所述滤芯、外壳、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的两端分别密封形成结构固定的独立腔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道两端外周分别设置有对接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啸伟,鲁杨,陈誉斌,张健,林杰,陆豪,陈超,宗欢,张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瑞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