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旋转刮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902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井下工具技术领域,是一种可旋转刮管器,包括芯轴、上磨铣筒、第一轴承外筒、上扶正筒、第二轴承外筒、刮刀筒、第三轴承外筒、下扶正筒、第四轴承外筒和下磨铣筒,芯轴上部外侧固定安装有上磨铣筒,芯轴下部外侧固定安装有下磨铣筒,上磨铣筒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在一起的第一锥筒段和第一直筒段,第一锥筒段呈上小下大的圆台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构思巧妙,通过设置第一轴承外筒、第二轴承外筒、第三轴承外筒和第四轴承外筒,防止上扶正筒、刮刀筒和下扶正筒随芯轴转动;通过使上磨铣筒和下磨铣筒随芯轴转动,实现上磨铣筒和下磨铣筒对管壁的磨铣,具有高效、稳定和省时省力的特点。

Rotatable scra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旋转刮管器
本技术涉及井下工具
,是一种可旋转刮管器。
技术介绍
在油气井钻井或修井结束后,需转入完井工序,下入封隔器、滑套、球座等各种完井工具,以便能控制井下流体流动方向及速度等。为了提高工具下入作业的成功率,例如封隔器的坐封成功率等,需对封隔器坐封位置进行清理作业,刮管器可以对残留在套管内壁上水泥块、水泥环、硬蜡、各种盐类结晶和沉积物、射孔毛刺以及套管锈蚀后所产生的氧化铁等物进行清除。为了实现刮壁作业的有效进行,常规的技术手段是下入磨铣类工具对井下水泥塞进行钻磨,再下入通井钻具组合进行通井,当通井作业完毕后,下入刮管器进行技术套管的刮壁作业。目前使用的刮管器分为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两种刮管器刮刀都为多片,安装在刮管器本体上,采用弹簧支撑,强度低,刮削效果不好,尤其在刮削过程中管柱不能旋转,使之不能和别的旋转类工具一同入井,每次刮管只能单独起下一趟钻,对于深井、超深井作业时间更长。如何能够实现刮管工序和钻塞工序等组合,已成为深井、超深井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旋转刮管器,克服了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旋转刮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上磨铣筒、第一轴承外筒、上扶正筒、第二轴承外筒、刮刀筒、第三轴承外筒、下扶正筒、第四轴承外筒和下磨铣筒,芯轴上部外侧固定安装有上磨铣筒,芯轴下部外侧固定安装有下磨铣筒,上磨铣筒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在一起的第一锥筒段和第一直筒段,第一锥筒段呈上小下大的圆台形,上磨铣筒外侧设有高硬度耐磨层,上磨铣筒外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四道上下贯通的直沟槽,下磨铣筒与上磨铣筒结构相同,且呈镜像对称分布;对应上磨铣筒和下磨铣筒之间位置的芯轴中部外侧由上至下依次套装有第一轴承外筒、上扶正筒、第二轴承外筒、刮刀筒、第三轴承外筒、下扶正筒和第四轴承外筒,第一轴承外筒上端抵在上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刮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上磨铣筒、第一轴承外筒、上扶正筒、第二轴承外筒、刮刀筒、第三轴承外筒、下扶正筒、第四轴承外筒和下磨铣筒,芯轴上部外侧固定安装有上磨铣筒,芯轴下部外侧固定安装有下磨铣筒,上磨铣筒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在一起的第一锥筒段和第一直筒段,第一锥筒段呈上小下大的圆台形,上磨铣筒外侧设有高硬度耐磨层,上磨铣筒外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四道上下贯通的直沟槽,下磨铣筒与上磨铣筒结构相同,且呈镜像对称分布;对应上磨铣筒和下磨铣筒之间位置的芯轴中部外侧由上至下依次套装有第一轴承外筒、上扶正筒、第二轴承外筒、刮刀筒、第三轴承外筒、下扶正筒和第四轴承外筒,第一轴承外筒上端抵在上磨铣筒下端,第四轴承外筒下端抵在下磨铣筒上端;第一轴承外筒下端外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两个第一凹槽,对应每个第一凹槽位置的上扶正筒上端均设有位于对应位置第一凹槽内的第一凸块,第二轴承外筒上端外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两个第二凹槽,对应每个第二凹槽位置的上扶正筒下端均设有位于对应位置第二凹槽内的第二凸块,第二轴承外筒下端外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两个第三凹槽,对应每个第三凹槽位置的刮刀筒上端均设有位于对应位置第三凹槽内的第三凸块,第三轴承外筒上端外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两个第四凹槽,对应每个第四凹槽位置的刮刀筒下端均设有位于对应位置第四凹槽内的第四凸块,第三轴承外筒下端外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两个第五凹槽,对应每个第五凹槽位置的下扶正筒上端均设有位于对应位置第五凹槽内的第五凸块,第四轴承外筒下端外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两个第六凹槽,对应每个第六凹槽位置的下扶正筒下端均设有位于对应位置第六凹槽内的第六凸块;第一轴承外筒中部外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两个内外贯通第一安装孔,对应第一安装孔位置的芯轴上部外侧设有第一环槽,第一安装孔内设有内端位于第一环槽内的第一钢球,第一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内端与第一钢球外端相抵的第一堵头;上扶正筒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在一起的第二锥筒段、第二直筒段和第三锥筒段,第二锥筒段呈上小下大的圆台形,第三锥筒段呈上大下小的圆台形,上扶正筒外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四道上下贯通的第一斜沟槽;第二轴承外筒中部外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两个内外贯通第二安装孔,对应第二安装孔位置的芯轴上部外侧设有第二环槽,第二安装孔内设有内端位于第二环槽内的第二钢球,第二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内端与第二钢球外端相抵的第二堵头;刮刀筒中部外侧上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组井壁刮刀;第三轴承外筒中部外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两个内外贯通第三安装孔,对应第三安装孔位置的芯轴下部外侧设有第三环槽,第三安装孔内设有内端位于第三环槽内的第三钢球,第三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内端与第三钢球外端相抵的第三堵头;下扶正筒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在一起的第四锥筒段、第三直筒段和第五锥筒段,第四锥筒段呈上小下大的圆台形,第五锥筒段呈上大下小的圆台形,下扶正筒外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四道上下贯通的第二斜沟槽;第四轴承外筒中部外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两个内外贯通第四安装孔,对应第四安装孔位置的芯轴下部外侧设有第四环槽,第四安装孔内设有内端位于第四环槽内的第四钢球,第四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内端与第四钢球外端相抵的第四堵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刮管器,其特征在于刮刀筒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在一起的上安装部、上刮筒、中刮筒和下刮筒和下安装部,对应每个第三凹槽位置的上安装部上端均设有位于对应位置第三凹槽内的第三凸块,对应每个第四凹槽位置的下安装部下端均设有位于对应位置第四凹槽内的第四凸块;上安装部的内径和下安装部的内径相同,上安装部的外径和下安装部的外径相同,上刮筒的内径大于上安装部的内径,上刮筒的外径小于上安装部的外径;上刮筒的内径和下刮筒的内径相同,上刮筒的外径和下刮筒的外径相同,中刮筒的内径大于上刮筒的内径,中刮筒的外径大于上刮筒的外径;中刮筒外侧上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组井壁刮刀;上刮筒外侧沿圆周均布有六个上下贯通的上凹槽,对应每个上凹槽下端位置的中刮筒外侧均设有上下贯通的斜凹槽,对应每个斜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群琪朱进府张成路尧余诗捷刘汗卿熊明映李鹏山周振荣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华油油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