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力转运车
本技术属于医疗
,具体为一种助力转运车。
技术介绍
医疗助力转运车是运用于对病人转换病房所使用的,目前医院中使用的是人工推动车,由于每个病人的体重均不同,导致在使用的时候,传统的手推车操作不便,而且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将病人运输到急症室,如果病人体重高,导致推车与地面的阻力变大,操作不便,对病人来说也是一种生命威胁。因此文献中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了一种医院用的助力推车,实现快捷,省事,安全转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助力转运车。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助力转运车,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底部安装有床撑骨架,所述床撑骨架的外围安装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外壁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套杆,所述套筒的外壁上安装有螺杆,所述套杆的顶部安装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顶部中间部位开设有三角槽,所述床撑骨架的骨架中间部位分别安装有第一倾斜杆和第二倾斜杆,所述第一倾斜杆与第二倾斜杆相铰接,所述第二倾斜杆与所述第一倾斜杆的分别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力转运车,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底部安装有床撑骨架(23),所述床撑骨架(23)的外围安装有支撑件(35),所述支撑件(35)的外壁安装有套筒(36),所述套筒(36)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套杆(38),所述套筒(36)的外壁上安装有螺杆(37),所述套杆(38)的顶部安装有弧形块(39),所述弧形块(39)的顶部中间部位开设有三角槽(40),所述床撑骨架(23)的骨架中间部位分别安装有第一倾斜杆(26)和第二倾斜杆(27),所述第一倾斜杆(26)与第二倾斜杆(27)相铰接,所述第二倾斜杆(27)与所述第一倾斜杆(26)的分别连接有两组活动支柱(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力转运车,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底部安装有床撑骨架(23),所述床撑骨架(23)的外围安装有支撑件(35),所述支撑件(35)的外壁安装有套筒(36),所述套筒(36)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套杆(38),所述套筒(36)的外壁上安装有螺杆(37),所述套杆(38)的顶部安装有弧形块(39),所述弧形块(39)的顶部中间部位开设有三角槽(40),所述床撑骨架(23)的骨架中间部位分别安装有第一倾斜杆(26)和第二倾斜杆(27),所述第一倾斜杆(26)与第二倾斜杆(27)相铰接,所述第二倾斜杆(27)与所述第一倾斜杆(26)的分别连接有两组活动支柱(15),所述床板(1)的下方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左右两侧内壁开设有长条滑槽(16),两组活动支柱(15)顶端与底端安装在长条滑槽(16)的槽口处,所述底板(2)的正面上安装有红外线感应设备(24),所述床撑骨架(23)的后方安装有L形手把(17),所述L形手把(17)的外壁上安装有控速按钮(19),所述底板(2)的顶部前端安装有氧气瓶放置盒(32),所述氧气瓶放置盒(32)的外壁四周均安装有隔挡块(31),所述氧气瓶放置盒(32)的上方设置有盖套(33),所述盖套(33)的顶部正面上开设有氧气管孔(34),所述盖套(33)的右壁上安装有监护仪放置盒(41);
所述底板(2)的顶部正面开口端安装有电瓶放置盒(11),所述电瓶放置盒(11)的左壁安装有固定片(12),所述固定片(12)安装在底板(2)的顶部正面靠后端上,所述电瓶放置盒(11)的右侧分别电连接有信号接收组件(13)和电能控制机构(14),所述信号接收组件(13)位于电能控制机构(14)的左侧,所述电连接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驱动轴为齿口状,并转动连接有咬合齿轮(4),所述咬合齿轮(4)的内腔中安装有轴杆(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