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粘性骶尾椎减压敷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780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粘性骶尾椎减压敷贴,涉及医药用品技术领域。包括敷贴组件和固定组件,敷贴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敷贴组件包括侧沿为弧形的皮肤贴片,皮肤贴片之间固定连接有粘膜且通过粘膜贴合,皮肤贴片之间固定连接有周围缓冲垫层,皮肤贴片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凹沿,凹沿将皮肤贴片的底沿分割为镜像对称的臀部贴合凸沿,固定组件包括主贴片,主贴片的侧部均匀开设有侧豁口。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将主贴片连通敷贴组件贴合于人体背部,集合侧豁口所形成的侧翼贴片,便于适配人体背部两侧的组织起伏状,避免因日常活动所造成的挤压,对固定组件的主贴片产生隆起而导致脱落,提高放疗的精确度。

A self adhesive sacral and coccygeal decompression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粘性骶尾椎减压敷贴
本技术涉及医药用品
,具体为一种自粘性骶尾椎减压敷贴。
技术介绍
盆腔肿瘤患者由于恶病质等原因使得一部分患者呈消瘦体态。大部分患者在手术及化疗后仍需要进一步接受放射治疗,目前,各放疗中心针对盆腔肿瘤患者已有两种体位固定方式:真空垫固定方式和热塑体模固定方式,大量文献结果表明,采用真空垫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要远大于热塑体模固定方式,现有的热塑体模固定敷片在使用时还存在如下问题:1、现有技术中,热塑体模固定方式虽保证了治疗的精确性,但舒适度不佳,尤其消瘦体型盆腔肿瘤患者在使用热塑体模固定方式时,由于患者自身骶尾椎突出,受压着力点集于其突出的骶尾椎,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疼痛,相对于背部中侧,两侧的肌肉组织并未与中侧位于理想同一平面,导致在贴合时,肌肉组织的日常活动将贴片隆起,产生掉落;2、现有技术中,部分此类患者为缓解疼痛而用力上挺盆部以缓解其骶尾椎疼痛或者采取盆部倾斜方法来避开其骶尾椎成为受力点,而患者这些本能反应加大了放疗时的摆位误差,给放疗计划的设定也带来不便,并且降低了放疗的精确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粘性骶尾椎减压敷贴,包括敷贴组件(1)和固定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组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2),所述敷贴组件(1)包括侧沿为弧形的皮肤贴片(11),所述皮肤贴片(11)之间固定连接有粘膜(12)且通过粘膜(12)贴合,所述皮肤贴片(11)之间固定连接有周围缓冲垫层(13),所述皮肤贴片(11)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凹沿(112),所述凹沿(112)将皮肤贴片(11)的底沿分割为镜像对称的臀部贴合凸沿(113),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主贴片(21),所述主贴片(21)的侧部均匀开设有侧豁口,且侧豁口将主贴片(21)的两侧分割为侧翼贴片(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粘性骶尾椎减压敷贴,包括敷贴组件(1)和固定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组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2),所述敷贴组件(1)包括侧沿为弧形的皮肤贴片(11),所述皮肤贴片(11)之间固定连接有粘膜(12)且通过粘膜(12)贴合,所述皮肤贴片(11)之间固定连接有周围缓冲垫层(13),所述皮肤贴片(11)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凹沿(112),所述凹沿(112)将皮肤贴片(11)的底沿分割为镜像对称的臀部贴合凸沿(113),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主贴片(21),所述主贴片(21)的侧部均匀开设有侧豁口,且侧豁口将主贴片(21)的两侧分割为侧翼贴片(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粘性骶尾椎减压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贴片(21)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顶豁口(22),所述顶豁口(22)将主贴片(21)的顶部分割为镜像对称的顶翼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晓燕孙新臣邢华英唐媛媛李金凯葛满秀李锦东李顺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