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欣慧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内科患者用肢体约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755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患者用肢体约束装置。所述神经内科患者用肢体约束装置包括U型卡接板、升降机构、间距调节机构和约束机构,将U型卡接板插设至床沿边,旋转固定螺钉将U型卡接板固定在床沿上,完成设备的固定,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U型卡接板的上表面,且升降机构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支撑块,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套筒、滑杆和螺纹固定杆,所述套筒固定安装在U型卡接板上,且套筒内插设有滑动连接的滑杆,所述滑杆的顶部延伸出套筒并与支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套筒靠近顶部的侧壁开设有螺纹通孔,且螺纹通孔中插设有螺纹连接有螺纹固定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神经内科患者用肢体约束装置具有便于对神经内科患者肢体固定的优点。

A limb restraint device for neurology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患者用肢体约束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开发
,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患者用肢体约束装置。
技术介绍
躁动、昏迷、谵妄是神经外科临床上常见症状。引起躁动不安有许多因素,首先考虑的是脑肿胀或颅内血肿所致的颅内高压状态,其次是呼吸道不通畅引起的缺氧,尿潴留引起膀胱过度充盈,大便过硬引起的强烈的排便反射,呕吐物或大小便浸渍了衣物被褥,卧位不舒适等。再次是额叶脑损伤、麻醉清醒前、由昏迷转向清醒的过程中,或者是多种管道引起的不适,如引流管、鼻饲管、氧气吸入管、尿管等。当病人出现躁动不安时,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判断引起躁动的原因,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原发病,根据病情应用镇静剂或精神科药物,同时,为防止病人因躁动发生坠床、撞伤、抓伤或拔管等现象,为保证治疗效果,在对病人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常使用约束带对病人的肢体实施保护性约束。但现有技术中的约束带容易滑脱,使得约束效果大打折扣,并且舒适度差,容易加重病人的躁动程度,甚至导致病情加重。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患者用肢体约束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对神经内科患者肢体固定的神经内科患者用肢体约束装置。本技术提供的神经内科患者用肢体约束装置包括:U型卡接板;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U型卡接板的上表面,且升降机构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支撑块;间距调节机构,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安装在支撑块上;约束机构,所述约束机构与间距调节机构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约束机构包括L型安装板、橡胶片、弧形限位板、穿孔、橡胶弧板、限位带和限位环,所述L型安装板垂直段的上表面固定嵌合有橡胶片,且橡胶片上固定连接有弧形限位板,所述弧形限位板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穿孔,所述L型安装板的水平段固定安装有橡胶弧板,且橡胶弧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根限位带。优选的,所述约束机构还包括橡胶弧板,所述橡胶弧板的侧端面固定嵌合有两个规格相同的限位环。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套筒、滑杆和螺纹固定杆,所述套筒垂直固定安装在U型卡接板的上表面,且套筒内插设有滑动连接的滑杆,所述滑杆的顶部延伸出套筒并与支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套筒靠近顶部的侧壁开设有螺纹通孔,且螺纹通孔中插设有螺纹连接有螺纹固定杆。优选的,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螺纹滑动柱、螺纹杆和转钮,所述螺纹滑动柱水平固定安装在支撑块上,且螺纹滑动柱内开设有水平设置的螺纹通孔,所述螺纹杆贯穿螺纹通孔,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钮,螺纹杆的另一端与L型安装板的外侧壁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U型卡接板的底部螺纹连接有两个相同的固定螺钉。优选的,所述L型安装板的内壁固定嵌合有硅胶垫。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神经内科患者用肢体约束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患者用肢体约束装置,沿着套筒上下滑动滑杆从而对约束机构的高度进行调节,在调节到合适高度后通过旋转拧紧的方式使得螺纹固定杆将套筒内的滑杆牢牢压住,提高了约束机构的稳定性以及L型安装板与患者肢体的对应性,便于将患者肢体放置到L型安装板上,而转动转钮从而带动螺纹杆进行旋转,因此螺纹杆沿着螺纹滑动柱开设的通孔滑动,由于螺纹杆的一端与L型安装板的侧壁转动连接,因此可以推动约束机构与患者肢体之间的间距,从而便于对肢体进行固定,在约束机构间距调节好后,将患者手腕或脚腕穿过弧形限位板与L型安装板之间的空隙,将两根限位带分别穿过弧形限位板上的穿孔后再穿过限位环,拉紧限位带从而弧形限位板在橡胶片的作用下与橡胶弧板相互收卷,完成对患者肢体进行固定,提高了医护人员对神经内科患者肢体约束的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神经内科患者用肢体约束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约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U型卡接板,2、升降机构,21、套筒,22、滑杆,23、螺纹固定杆,3、支撑块,4、间距调节机构,41、螺纹滑动柱,42、螺纹杆,43、转钮,5、约束机构,51、L型安装板,52、橡胶片,53、弧形限位板,54、穿孔,55、橡胶弧板,56、限位带,57、限位环,6、硅胶垫,7、固定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神经内科患者用肢体约束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约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神经内科患者用肢体约束装置包括:U型卡接板1、升降机构2、间距调节机构4和约束机构5,而所述U型卡接板1的底部螺纹连接有两个相同的固定螺钉7,将U型卡接板1插设至床沿边,旋转固定螺钉7将U型卡接板1固定在床沿上,完成设备的固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示,所述升降机构2安装在U型卡接板1的上表面,且升降机构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支撑块3,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套筒21、滑杆22和螺纹固定杆23,所述套筒21垂直固定安装在U型卡接板1的上表面,且套筒21内插设有滑动连接的滑杆22,所述滑杆22的顶部延伸出套筒21并与支撑块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套筒21靠近顶部的侧壁开设有螺纹通孔,且螺纹通孔中插设有螺纹连接有螺纹固定杆23。需要说明的是:沿着套筒21上下滑动滑杆22从而对约束机构5的高度进行调节,在调节到合适高度后通过旋转拧紧的方式使得螺纹固定杆23将套筒21内的滑杆22牢牢压住,提高了约束机构5的稳定性。参考图1所示,所述间距调节机构4安装在支撑块3上,所述间距调节机构4包括螺纹滑动柱41、螺纹杆42和转钮43,所述螺纹滑动柱41水平固定安装在支撑块3上,且螺纹滑动柱41内开设有水平设置的螺纹通孔,所述螺纹杆42贯穿螺纹通孔,螺纹杆4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钮43,螺纹杆42的另一端与L型安装板51的外侧壁转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转动转钮43从而带动螺纹杆42进行旋转,因此螺纹杆42沿着螺纹滑动柱41开设的通孔滑动,由于螺纹杆42的一端与L型安装板51的侧壁转动连接,因此可以推动约束机构5与患者肢体之间的间距,从而便于对其进行固定。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约束机构5与间距调节机构4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约束机构5包括L型安装板51、橡胶片52、弧形限位板53、穿孔54、橡胶弧板55、限位带56和限位环57,所述L型安装板51垂直段的上表面固定嵌合有橡胶片52,且橡胶片52上固定连接有弧形限位板53,所述弧形限位板53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穿孔54,所述L型安装板51的水平段固定安装有橡胶弧板55,且橡胶弧板5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根限位带56,而所述约束机构5还包括橡胶弧板55,所述橡胶弧板55的侧端面固定嵌合有两个规格相同的限位环57。需要说明的是:在约束机构5间距调节好后,将患者手腕或脚腕穿过弧形限位板53与L型安装板51之间的空隙,将两根限位带56分别穿过弧形限位板53上的穿孔54后再穿过限位环57,拉紧限位带56从而弧形限位板53在橡胶片52的作用下与橡胶弧板55相互收卷,完成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患者用肢体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U型卡接板(1);/n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安装在U型卡接板(1)的上表面,且升降机构(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支撑块(3);/n间距调节机构(4),所述间距调节机构(4)安装在支撑块(3)上;/n约束机构(5),所述约束机构(5)与间距调节机构(4)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约束机构(5)包括L型安装板(51)、橡胶片(52)、弧形限位板(53)、穿孔(54)、橡胶弧板(55)、限位带(56)和限位环(57),所述L型安装板(51)垂直段的上表面固定嵌合有橡胶片(52),且橡胶片(52)上固定连接有弧形限位板(53),所述弧形限位板(53)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穿孔(54),所述L型安装板(51)的水平段固定安装有橡胶弧板(55),且橡胶弧板(5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根限位带(5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患者用肢体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U型卡接板(1);
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安装在U型卡接板(1)的上表面,且升降机构(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支撑块(3);
间距调节机构(4),所述间距调节机构(4)安装在支撑块(3)上;
约束机构(5),所述约束机构(5)与间距调节机构(4)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约束机构(5)包括L型安装板(51)、橡胶片(52)、弧形限位板(53)、穿孔(54)、橡胶弧板(55)、限位带(56)和限位环(57),所述L型安装板(51)垂直段的上表面固定嵌合有橡胶片(52),且橡胶片(52)上固定连接有弧形限位板(53),所述弧形限位板(53)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穿孔(54),所述L型安装板(51)的水平段固定安装有橡胶弧板(55),且橡胶弧板(5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根限位带(5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患者用肢体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机构(5)还包括橡胶弧板(55),所述橡胶弧板(55)的侧端面固定嵌合有两个规格相同的限位环(5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患者用肢体约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欣慧区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唐欣慧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