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固定改良约束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755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固定改良约束套,包括约束套本体,约束套本体包括用于包覆上臂的上固定套和用于包覆下臂的下固定套,下固定套面设有套面开口,上固定套和下固定套通过魔术贴相连接。该装置能够对患者进行约束的作用,能够实现多方位的功能,上固定套能够对上臂进行包覆,下固定套能够对下壁进行包覆,上固定套和下固定套进行拆卸,从而实现对患者手臂的约束作用。

A kind of double fixed improved restraint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固定改良约束套
本技术涉及护理工具领域,具体是一种双固定改良约束套。
技术介绍
目前,在日常护理中,传统的约束带具有使用简单、价格低廉等特点,但是,这些传统的约束带却存在着一些安全和设计方面的欠缺。由于是单固定约束,神志模糊及精神不自主病人,极易从约束带中挣脱,造成拔管等不良事件。另外虽然一些传统的约束带采用软布制成,但不够透气柔软,易造成约束皮肤处发红、破损,在治疗中,出现神志模糊、精神不自主等导致行为异常的病人出现拔管的情况,借助此改良双固定约束套,可在保持肢体功能位的同时,约束肢体过度活动,大大避免拔管的概率,属约束工具类中的肢体约束工具。目前,公开号为CN20554878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约束套具,包括约束手套、约束衣和约束裤;约束手套包括与手套约束带连接的连指手套;约束衣包括能够穿在患者上身的并具有袖筒的衣物,衣物的肩部和袖筒处分别设置有约束带,衣物的下摆和袖筒通过布带连接在一起;约束裤包括能够固定患者双膝关节的裤体,两个裤体间通过布带连接在一起,裤体上设置有约束带。但是这种约束套具虽然采用连指手套,能够有效防止拔管等意外发生,约束衣和约束裤能够有效约束患者上身和下身的活动,但是该装置不能实现患者手臂进行保温等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固定改良约束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固定改良约束套,包括约束套本体,约束套本体包括用于包覆上臂的上固定套和用于包覆下臂的下固定套,下固定套面设有套面开口,上固定套和下固定套通过魔术贴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能够对患者进行约束的作用,能够实现多方位的功能,上固定套能够对上臂进行包覆,下固定套能够对下壁进行包覆,上固定套和下固定套进行拆卸,从而实现对患者手臂的约束作用。进一步设置:套面开口一侧设有用于约束手臂的绑带,绑带缝制在下固定套上,绑带上设有连接杆,绑带嵌设在连接杆内部,连接杆内部远离绑带的一侧设有槽口,槽口内部设有滑动杆,滑动杆上设有用于将下固定套包覆在患者下臂的粘连带,另一侧设有用于将粘连带进行粘连的长条魔术贴,长条魔术贴缝制在下固定套上,槽口内部带动粘连带进行收缩的滑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绑带能够对连接杆进行固定,连接杆能用带动滑动杆在连接杆内部进行滑移,从而带动粘连带进行收缩,从而在下固定套不使用时,将粘连带进行收缩。进一步设置:滑动件包括用于带动滑动杆进行收缩的齿轮,齿轮包括左向齿轮和右向齿轮,滑动杆内部设有通口,通口内部靠近左向齿轮和右向齿轮的两侧设有槽齿,左向齿轮和右向齿轮分别啮合在槽齿上,左向齿轮和右向齿轮中间设有用于进行转动的转动杆和转动支杆,转动杆和转动支杆与槽口通过轴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向齿轮和右向齿轮能够带动滑动杆在左向齿轮和右向齿轮上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粘连带进行收缩,用户能够拉动滑动杆将滑动杆进行拉出,在不使用时,能够将滑动杆推动到槽口内部。进一步设置:所述下固定套内部设有夹层,夹层内部设有用于对下壁进行加热的电热丝,电热丝采用铁铬铝合金材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热丝能够在患者进行输液时,对患者的手臂进行加热,从而避免手臂在输液时手臂过冷,电热丝采用铁铬铝合金材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够对下固定套起到一定的恒温作用。进一步设置:下固定套靠近手腕的位置设有用于摆放动静脉穿刺体位的下气囊,绑带上设有用于对动脉置管拔出后压迫止血的上气囊,上气囊上设有固定棉布的固定收缩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气囊能够用于摆放动静脉穿刺体位,从而方便手腕进行动静脉穿刺,上气囊能够对动脉置管拔出后压迫止血,方便医护人员进行使用,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进一步设置:所述上固定套对应患者上臂位置设有测量气囊,测量气囊设有充气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气口用于连接监护仪无创血压充气管,对患者进行无创血压测量,无创血压袖带能够直接对患者进行血压的测量,无需定点对患者进行测量血液,方便医护人员的使用。进一步设置:所述上固定套和下固定套上设有用于将上固定套和下固定套固定于床栏处的尼龙绑带,上固定套和下固定套内部设有棉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龙绑带能够将上固定套和下固定套绑定在床栏上,从而起到对患者约束作用,棉布能够对使患者在佩戴时更加的舒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能够对患者进行约束的作用,能够实现多方位的功能,上固定套能够对上臂进行包覆,下固定套能够对下壁进行包覆,上固定套和下固定套进行拆卸,从而实现对患者手臂的约束作用。其中,电热丝能够在患者进行输液时,对患者的手臂进行加热,从而避免手臂在输液时手臂过冷,电热丝采用铁铬铝合金材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够对下固定套起到一定的恒温作用。下气囊能够用于摆放动静脉穿刺体位,从而方便手腕进行动静脉穿刺,上气囊能够对动脉置管拔出后压迫止血,方便医护人员进行使用,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无创血压袖带能够直接对患者进行血压的测量,无需定点对患者进行测量血液,方便医护人员的使用。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双固定改良约束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双固定改良约束套的背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双固定改良约束套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双固定改良约束套的整体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双固定改良约束套的局部示意图。图中:1、上固定套;2、下固定套;3、尼龙绑带;4、绑带;5、长条魔术贴;6、上气囊;7、下气囊;8、电热丝;9、连接杆;10、滑动杆;11、左向齿轮;12、右向齿轮;13、转动杆;14、转动支杆;15、粘连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双固定改良约束套。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如图1所示,一种双固定改良约束套,包括约束套本体,约束套本体包括用于包覆上臂的上固定套1和用于包覆下臂的下固定套2,上固定套1和下固定套2通过魔术贴相连接。该装置能够对患者进行约束的作用,能够实现多方位的功能,上固定套1能够对上臂进行包覆,下固定套2能够对下壁进行包覆,上固定套1和下固定套2进行拆卸,从而实现对患者手臂的约束作用。上固定套1和下固定套2上设有用于将上固定套1和下固定套2固定于床栏处的尼龙绑带3,上固定套1和下固定套2内部设有棉布,尼龙绑带3能够将上固定套1和下固定套2绑定在床栏上,从而起到对患者约束作用,棉布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固定改良约束套,包括约束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套本体包括用于包覆上臂的上固定套(1)和用于包覆下臂的下固定套(2),下固定套(2)面设有套面开口,上固定套(1)和下固定套(2)通过魔术贴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固定改良约束套,包括约束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套本体包括用于包覆上臂的上固定套(1)和用于包覆下臂的下固定套(2),下固定套(2)面设有套面开口,上固定套(1)和下固定套(2)通过魔术贴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固定改良约束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面开口一侧设有用于约束手臂的绑带(4),绑带(4)缝制在下固定套(2)上,绑带(4)上设有连接杆(9),绑带(4)嵌设在连接杆(9)内部,连接杆(9)内部远离绑带(4)的一侧设有槽口,槽口内部设有滑动杆(10),滑动杆(10)上设有用于将下固定套(2)包覆在患者下臂的粘连带(15),另一侧设有用于将粘连带(15)进行粘连的长条魔术贴(5),长条魔术贴(5)缝制在下固定套(2)上,槽口内部带动粘连带(15)进行收缩的滑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固定改良约束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用于带动滑动杆(10)进行收缩的齿轮,齿轮包括左向齿轮(11)和右向齿轮(12),滑动杆(10)内部设有通口,通口内部靠近左向齿轮(11)和右向齿轮(12)的两侧设有槽齿,左向齿轮(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璇须敏娇卢春萍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