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外科病人用足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753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脑外科病人用足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托、固定杆和踩踏板,所述底托一侧连接有固定杆,且底托底部安装有踩踏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在这种锻炼方法往往需要一个或者两个人辅助病人进行行走锻炼下肢,浪费人力,同时在没人辅助病人时病人不能够进行下肢康复训练,导致病人康复训练的时间有限,并能够有效的辅助病人康复的问题,通过对脑外科病人的足部固定装置进行改良和优化,使得足部固定装置能够辅助病人在不需要专人陪护下也能够进行康复训练,能够辅助病人即便卧床也能够进行康复训练,从而使得病人康复训练的时间增多,从而得以有效的提高病人康复的速率。

A foot fixation device for brain surgery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外科病人用足部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康复器械
,具体为一种脑外科病人用足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脑外科病人往往会因为大脑出现问题而导致下肢活动不方便,因此在对脑外科病人的后期治疗中往往需要对脑外科病人下肢进行锻炼,由于现在市场上缺少关于脑外科病人足部固定并训练的工具,因此在对脑外科病人下肢进行锻炼时需要有专人辅助病人的脚步进行挪动,这种锻炼方法存在以下问题:这种锻炼方法往往需要一个或者两个人辅助病人进行行走锻炼下肢,浪费人力,同时在没人辅助病人时病人不能够进行下肢康复训练,导致病人康复训练的时间有限,并能够有效的辅助病人康复;因此现在需要一种卡在病人足部上,并且能够使得病人在不需要专人陪护的情况下能够训练脑外科病人的足部的工具,方便病人通过踩踏来训练病人足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脑外科病人用足部固定装置,旨在改善现有这种锻炼方法往往需要一个或者两个人辅助病人进行行走锻炼下肢,浪费人力,同时在没人辅助病人时病人不能够进行下肢康复训练,导致病人康复训练的时间有限,并能够有效的辅助病人康复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脑外科病人用足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托、固定杆和踩踏板,底托两侧和后部连接有插接头,且底托上表面前端倾斜,底托上表面设有第一耳板,第一耳板朝向内侧的一面与底托内表面在同一平面上,第一耳板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底端设有与第一耳板相匹配的第二耳板,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之间通过连接销进行连接,底托底部安装有踩踏板,踩踏板两侧和后端对齐插接头的位置均设有插杆,插杆和插接头相匹配,踩踏板上表面对称设有两排连接弹簧。进一步的,底托前端倾斜面沿其两侧对称设有两对连接头,连接头上均设有第一绑带,且两侧对称的两个连接头的第一绑带之间粘接在一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头便于安装第一绑带,进而方便通过第一绑带将患者的足部固定在底托上,进而方便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进一步的,固定杆两侧对称设有两对卡边,卡边未与固定杆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均连接有第二绑带,所述固定杆两侧对称的第二绑带之间相互粘连在一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边便于卡在病人腿部,进而方便固定杆与病人腿部进行连接,连接孔便于与第二绑带连接,从而方便固定杆通过第二绑带和患者腿部进行连接。进一步的,连接销穿过耳板并凸出于底托,且连接销凸出于底托的部分设有螺纹,连接销凸出于底托的部分连接有调节旋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旋钮便于通过对第二耳板的压力,来改变固定杆和底托之间的连接紧密程度,进而方便底托的使用,连接销与调节旋钮连接是便于通过调节旋钮来调节固定杆的位置。进一步的,连接弹簧一端和踩踏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托底面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结构便于病人在做康复训练进行踩踏足部固定装置时底托能够自动回复原有的位置,进而方便重复踩踏进行康复训练,且这种装置无需有专人配合,病人坐着躺着均可进行训练。使用时先将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打开,然后将患者的脚放在底托内部,之后通过第一绑带之间相互粘合使得患者的脚固定在底托内部,从而方便患者进行足部训练,之后通过第二绑带将固定杆和患者腿部绑在一起,进而使得足部固定装置牢固的与患者腿部连接在一起,之后患者并可以用腿部力量踩踏底托,使得底托向踩踏板的方向进行移动,因为插杆和插接头的配合可以使得底托能够沿插接杆的方向向踩踏板移动,在连接弹簧的作用下患者在通知对底托踩踏时底托能够自动归位,以此往复的踩踏,可以达到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对脑外科病人的足部固定装置进行改良和优化,使得足部固定装置能够辅助病人在不需要专人陪护下也能够进行康复训练,能够辅助病人即便卧床也能够进行康复训练,从而使得病人康复训练的时间增多,从而得以有效的提高病人康复的速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足部固定装置在前部俯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足部固定装置在后部俯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底托和固定杆配合时在前部一侧俯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底托和固定杆在配合时在前部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踩踏板在前部俯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托;11、插接头;12、连接头;13、第一绑带;14、第一耳板;15、连接销;2、固定杆;21、卡边;211、连接孔;22、第二绑带;23、第二耳板;24、调节旋钮;3、踩踏板;31、连接弹簧;32、插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脑外科病人用足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托1、固定杆2和踩踏板3;底托1一侧连接有固定杆2,且底托1底部安装有踩踏板3;底托1便于病人的脚部固定在底托1内部,方便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固定杆2方便将底托1连接的同时也便于与患者的小腿部进行连接,踩踏板3便于病人进行踩踏,进而方便病人在各种场合进行康复训练,便于有效的提高病人的康复速率,这种结构使得足部固定装置能够辅助病人在不需要专人陪护下也能够进行康复训练,能够辅助病人即便卧床也能够进行康复训练,从而使得病人康复训练的时间增多,从而得以有效的提高病人康复的速率。参照图3和图4所示:底托1两侧和后部连接有插接头11,且底托1上表面前端倾斜;插接头11便于底托1和踩踏板3进行连接,底托1上表面前端倾斜时便于将病人脚部固定在底托1上,从而方便整个足部固定装置与病人患者连接;底托1前端倾斜面沿其两侧对称设有两对连接头12,连接头12上均设有第一绑带13,且两侧对称的两个连接头12的第一绑带13之间粘接在一起;连接头12便于安装第一绑带13,进而方便通过第一绑带13将患者的足部固定在底托1上,进而方便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底托1上表面设有第一耳板14,且第一耳板14朝向内侧的一面与底托1内表面在同一平面上;第一耳板14便于底托1和固定杆2连接在一起,从而方便固定杆2将底托1固定在患者腿部,便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参照图3和图4所示:固定杆2两侧对称设有两对卡边21,卡边21未与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脑外科病人用足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托(1)、固定杆(2)和踩踏板(3),所述底托(1)两侧和后部连接有插接头(11),且底托(1)上表面前端倾斜,所述底托(1)上表面设有第一耳板(14),所述第一耳板(14)朝向内侧的一面与底托(1)内表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耳板(14)连接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底端设有与第一耳板(14)相匹配的第二耳板(23),所述第一耳板(14)和第二耳板(23)之间通过连接销(15)进行连接,所述底托(1)底部安装有踩踏板(3),所述踩踏板(3)两侧和后端对齐插接头(11)的位置均设有插杆(32),所述插杆(32)和插接头(11)相匹配,所述踩踏板(3)上表面对称设有两排连接弹簧(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外科病人用足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托(1)、固定杆(2)和踩踏板(3),所述底托(1)两侧和后部连接有插接头(11),且底托(1)上表面前端倾斜,所述底托(1)上表面设有第一耳板(14),所述第一耳板(14)朝向内侧的一面与底托(1)内表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耳板(14)连接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底端设有与第一耳板(14)相匹配的第二耳板(23),所述第一耳板(14)和第二耳板(23)之间通过连接销(15)进行连接,所述底托(1)底部安装有踩踏板(3),所述踩踏板(3)两侧和后端对齐插接头(11)的位置均设有插杆(32),所述插杆(32)和插接头(11)相匹配,所述踩踏板(3)上表面对称设有两排连接弹簧(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外科病人用足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1)前端倾斜面沿其两侧对称设有两对连接头(12),所述连接头(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红燕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