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足踝康复治疗夹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749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足踝康复治疗夹紧装置,包括支具外壳和魔术贴,所述支具外壳底部设置有卡环一,所述支具外壳一侧设置有卡环二,所述支具外壳顶部设置有卡环三,所述卡环一上设置有脚背夹带,所述卡环二一侧设置有支具弹性固定带二,所述卡环二另一侧设置有腿部夹带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橡胶内衬中设置气垫,可在足踝康复训练时减轻足部的压力,有助于足踝的康复治疗,通过设置魔术贴和可拆卸脚踝垫,可在夹具使用一段时间后及时进行清洗,避免了装置固定的脚垫结构在治疗时长时间不能清洗的弊端。

A clamping device for ankl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足踝康复治疗夹紧装置
本技术涉及足踝治疗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足踝康复治疗夹紧装置。
技术介绍
踝关节扭伤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在关节及韧带损伤中是发病率最高的疾病。踝关节是人体距离地面最近的负重关节,也就是说踝关节是全身负重最多的关节。踝关节的稳定性对于日常的活动和体育运动的正常进行起重要的作用。踝关节在治疗时常需要辅助外部的夹具来恢复,不同的夹具具有不同的治疗效果,需要采用符合伤情的夹具才能提供最好的治疗效果。常见足踝康复治疗夹具中缺少缓冲的装置,使得足踝在活动理疗时足底的硬度较大,降低了足踝的舒适性,同时装置中足部的衬垫大多都是固定的,装置只能在足踝康复后才能清洗,使得装置在足踝康复治疗时异味浓度较大,不利于用户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足踝康复治疗夹紧装置,解决了踝康复治疗夹具中缺少缓冲的装置,使得足踝在活动理疗时足底的硬度较大,降低了足踝的舒适性,以及装置中足部的衬垫大多都是固定的,装置只能在足踝康复后才能清洗,使得装置在足踝康复治疗时异味浓度较大,不利于用户的使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足踝康复治疗夹紧装置,包括支具外壳和魔术贴,所述支具外壳底部设置有卡环一,所述支具外壳一侧设置有卡环二,所述支具外壳顶部设置有卡环三,所述卡环一上设置有脚背夹带,所述卡环二一侧设置有支具弹性固定带二,所述卡环二另一侧设置有腿部夹带一,所述卡环三上设置有腿部夹带二,所述卡环一一侧设置有支具弹性固定带一,所述支具外壳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内衬,所述橡胶内衬底部设置有气垫,所述橡胶内衬内壁上设置有可拆卸脚踝垫,所述可拆卸脚踝垫底部设置有所述魔术贴,所述支具外壳底部设置有防滑垫,所述卡环一、所述卡环二以及所述卡环三上均设置有固定扣。进一步的,所述卡环一、所述卡环二以及所述卡环三均与所述支具外壳通过所述固定扣连接,所述固定扣与所述支具外壳插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扣为金属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脚背夹带与所述卡环一缠绕连接,所述支具弹性固定带一与所述卡环三缠绕连接,所述支具弹性固定带一与所述支具外壳插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具弹性固定带一用来增加足踝与腿部的紧张感。进一步的,所述支具弹性固定带二与所述卡环二缠绕连接,所述腿部夹带一与所述卡环二插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具弹性固定带二用来进一步夹紧支所述具弹性固定带一的稳定。进一步的,所述腿部夹带二与所述卡环三插接,所述橡胶内衬与所述支具外壳通过卡压的方式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橡胶内衬是所述支具外壳的内部支撑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气垫与所述橡胶内衬胶接,所述可拆卸脚踝垫与所述橡胶内衬通过所述魔术贴连接,所述魔术贴与所述可拆卸脚踝垫胶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魔术贴为便捷拆卸连接部件。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垫与所述支具外壳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滑垫可防止足踝训练时出现打滑的现象。(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足踝康复治疗夹具中缺少缓冲的装置,使得足踝在活动理疗时足底的硬度较大,降低了足踝的舒适性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在橡胶内衬中设置气垫,可在足踝康复训练时减轻足部的压力,有助于足踝的康复治疗;2、为解决踝康复治疗夹具中足部的衬垫大多都是固定的,装置只能在足踝康复后才能清洗,使得装置在足踝康复治疗时异味浓度较大,不利于用户的使用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魔术贴和可拆卸脚踝垫,可在夹具使用一段时间后,及时进行清洗,避免了装置固定的脚垫结构在治疗时长时间不能清洗的弊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足踝康复治疗夹紧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足踝康复治疗夹紧装置中橡胶内衬与可拆卸足踝垫的连接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支具外壳;2、防滑垫;3、卡环一;4、固定扣;5、可拆卸脚踝垫;6、脚背夹带;7、支具弹性固定带一;8、支具弹性固定带二;9、卡环二;10、卡环三;11、橡胶内衬;12、腿部夹带一;13、腿部夹带二;14、气垫;15、魔术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一种足踝康复治疗夹紧装置,包括支具外壳1和魔术贴15,支具外壳1底部设置有卡环一3,支具外壳1一侧设置有卡环二9,支具外壳1顶部设置有卡环三10,卡环一3上设置有脚背夹带6,卡环二9一侧设置有支具弹性固定带二8,卡环二9另一侧设置有腿部夹带一12,卡环三10设置有腿部夹带二13,卡环一3一侧设置有支具弹性固定带一7,支具外壳1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内衬11,橡胶内衬11底部设置有气垫14,橡胶内衬11内壁上设置有可拆卸脚踝垫5,可拆卸脚踝垫5底部设置有魔术贴15,支具外壳1底部设置有防滑垫2,卡环一3、卡环二9以及卡环三10均设置有固定扣4。如图1所示,卡环一3、卡环二9以及卡环三10均与支具外壳1通过固定扣4连接,固定扣4与支具外壳1插接,固定扣4为金属结构。如图1所示,脚背夹带6与卡环一3缠绕连接,支具弹性固定带一7与卡环三10缠绕连接,支具弹性固定带一7与支具外壳1插接,支具弹性固定带一7用来增加足踝与腿部的紧张感。如图1所示,支具弹性固定带二8与卡环二9缠绕连接,腿部夹带一12与卡环二9插接,支具弹性固定带二8用来进一步夹紧支具弹性固定带一7的稳定。如图1所示,腿部夹带二13与卡环三10插接,橡胶内衬11与支具外壳1通过卡压的方式连接,橡胶内衬11是支具外壳1的内部支撑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气垫14与橡胶内衬11胶接,可拆卸脚踝垫5与橡胶内衬11通过魔术贴15连接,魔术贴15与可拆卸脚踝垫5胶接,魔术贴15为便捷拆卸连接部件。如图1所示,防滑垫2与支具外壳1通过螺栓连接,防滑垫2可防止足踝训练时出现打滑的现象。本技术提到的一种足踝康复治疗夹紧装置的工作原理:用户在足踝治疗时,可将脚和小腿放置在可拆卸足踝垫上,然后通过脚背夹带6来固定足部,通过腿部夹带一12来固定脚踝,通过腿部夹带二13来固定小腿处,最后将支具弹性固定带二8绕过支具弹性固定带一7做最后夹紧程度的固定,达到舒适的夹紧程度,有利于用户的脚踝的质量,其中足踝治疗做训练时,气垫14可减小足部与夹具之间的压力,进而能够减轻足踝的疼痛感,有利于用户的治疗,同时在装置使用一端时间后,可将支具卸下,然后把可拆卸脚踝垫5通过魔术贴15从橡胶内衬11上拆卸下来进行清洗,保持了装置的洁净,降低了异味的干扰。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足踝康复治疗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具外壳(1)和魔术贴(15),所述支具外壳(1)底部设置有卡环一(3),所述支具外壳(1)一侧设置有卡环二(9),所述支具外壳(1)顶部设置有卡环三(10),所述卡环一(3)上设置有脚背夹带(6),所述卡环二(9)一侧设置有支具弹性固定带二(8),所述卡环二(9)另一侧设置有腿部夹带一(12),所述卡环三(10)上设置有腿部夹带二(13),所述卡环一(3)一侧设置有支具弹性固定带一(7),所述支具外壳(1)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内衬(11),所述橡胶内衬(11)底部设置有气垫(14),所述橡胶内衬(11)内壁上设置有可拆卸脚踝垫(5),所述可拆卸脚踝垫(5)底部设置有所述魔术贴(15),所述支具外壳(1)底部设置有防滑垫(2),所述卡环一(3)、所述卡环二(9)以及所述卡环三(10)上均设置有固定扣(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足踝康复治疗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具外壳(1)和魔术贴(15),所述支具外壳(1)底部设置有卡环一(3),所述支具外壳(1)一侧设置有卡环二(9),所述支具外壳(1)顶部设置有卡环三(10),所述卡环一(3)上设置有脚背夹带(6),所述卡环二(9)一侧设置有支具弹性固定带二(8),所述卡环二(9)另一侧设置有腿部夹带一(12),所述卡环三(10)上设置有腿部夹带二(13),所述卡环一(3)一侧设置有支具弹性固定带一(7),所述支具外壳(1)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内衬(11),所述橡胶内衬(11)底部设置有气垫(14),所述橡胶内衬(11)内壁上设置有可拆卸脚踝垫(5),所述可拆卸脚踝垫(5)底部设置有所述魔术贴(15),所述支具外壳(1)底部设置有防滑垫(2),所述卡环一(3)、所述卡环二(9)以及所述卡环三(10)上均设置有固定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足踝康复治疗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一(3)、所述卡环二(9)以及所述卡环三(10)均与所述支具外壳(1)通过所述固定扣(4)连接,所述固定扣(4)与所述支具外壳(1)插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扶世杰汪国友何艾霓李凝王彬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