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地下室通风井的天然采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660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地下室通风井的天然采光装置,属于建筑设计领域,旨在提供一种能够使地下室采光效果更好的利用地下室通风井的天然采光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井道本体,所述井道本体顶部设有玻璃顶盖,所述玻璃顶盖呈倒V形设置,所述井道本体侧壁上均安装设有百叶窗,所述百叶窗包括固定安装在井道本体侧壁上的框架以及转动连接在框架上的多个叶片,所述百叶窗一侧设有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借助地下室通风井进行地下采光的优点。

A natural daylighting device using ventilation shaft in bas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地下室通风井的天然采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地下室通风井的天然采光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城市居住环境,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等特点,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构建绿色建筑,构建建筑全命期内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的环境,最大限度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利用地下空间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性化地下空间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地下往往被用作车库、储藏等等用途,为了降低能耗以及地下室的噪音,因此地下室自然采光通风降到被广泛利用,而现有的通风井道上多采用防雨百叶窗,但百叶窗的百叶上经常会产生灰尘堆积,影响通风井道内的采光效果,且百叶窗大多处于固定状态,或百叶窗的转动需要人工操作,为了使百叶窗实现透气防灰的效果,造成自然光很难从百叶窗进入到通风井道内。公告号为CN20724509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采光通风井道,包括井道本体,所述井道本体设置有延伸至地面上的周边梁,所述周边梁围成采光通风井口,所述周边梁上端面设置有若干支撑方柱、安装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地下室通风井的天然采光装置,包括井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本体(1)顶部设有玻璃顶盖(11),所述玻璃顶盖(11)呈倒V形设置,所述井道本体(1)侧壁上均安装设有百叶窗(12),所述百叶窗(12)包括固定安装在井道本体(1)侧壁上的框架(121)以及转动连接在框架(121)上的多个叶片(122),所述百叶窗(12)一侧设有调节组件(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地下室通风井的天然采光装置,包括井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本体(1)顶部设有玻璃顶盖(11),所述玻璃顶盖(11)呈倒V形设置,所述井道本体(1)侧壁上均安装设有百叶窗(12),所述百叶窗(12)包括固定安装在井道本体(1)侧壁上的框架(121)以及转动连接在框架(121)上的多个叶片(122),所述百叶窗(12)一侧设有调节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下室通风井的天然采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设置在井道本体(1)内侧壁上的驱动电机(201)、连接在驱动电机(201)输出端的驱动齿轮(202)、开设在井道内侧壁上的凹槽(203)、设置在凹槽(203)内的与驱动齿轮(202)啮合的第一齿条(204)、固定连接在第一齿条(204)背部且与第一齿条(204)相背设置的第二齿条(205),所述第二齿条(205)滑动设置在凹槽(203)内,多个所述叶片(122)上均固定连接设有与第二齿条(205)啮合的从动齿轮(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地下室通风井的天然采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03)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22),所述第二齿条(205)侧壁上连接设有与导向槽(22)配合的导向块(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下室通风井的天然采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固定安装在井道本体(1)内侧壁上的转动电机(241)、连接在转动电机(241)输出端的第一斜齿轮(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黄继满徐晨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城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