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护地下室通风井口的新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75785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8:12
一种用于防护地下室通风井口的新型装置,在通风井口处围合有多块L型围板,每块L型围板均设置有方体型基座,方体型基座上设置有多个纵向灯孔,每个纵向灯孔均填置有射灯;方形罩筒与多块围合在一起的L型围板的顶端套合;半球形挡网平贴于半球形网格状罩壳的内侧壁;半球形网格状罩壳的顶部中心部位设置有凸出的定位块,半球形网格状罩壳的底部边沿紧贴于方形罩筒顶面的扣槽之上;横向顶板的底面中心设置有内凹的嵌槽,横向顶板连接于半球形网格状罩壳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新颖、通风效果好、防尘、防雨、防爬虫、防鼠效果俱佳、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用于防护地下室通风井口的新型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材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防护地下室通风井口的新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大型建筑主体工程都配备有地下室,地下室主要作为停车场及人防地下室使用,地下室的施工往往会涉及到通风问题,因此就需要专门设计通风井连通至户外。目前,对于地下室的通风井口的设置有的采用大直径金属弯管,这种将大直径金属弯管直接暴露在户外的情况会影响视觉效果;还有的采用在通风井口处垒砌围板和顶板,使围板与顶板之间保留出空气对流空间,这种方式会导致灰尘、杂物、爬虫、老鼠等物容易进入通风井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上述不足,本专利 申请人:以泉州市路桥公司科技楼工程为具体技术措施实施地点,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防护地下室通风井口的新型装置,它在提供空气对流空间的同时不仅能有效地防止雨水、灰尘、杂物进入通风井内,而且还能防止大型爬虫、老鼠等物直接通过通风井口进入,它具有结构新颖、通风效果好、防尘、防雨、防爬虫、防鼠效果俱佳、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具体技术措施:一种用于防护地下室通风井口的新型装置,它是由L型围板、方形罩筒、半球形挡网、半球形网格状罩壳、横向顶板、多个射灯组成,其结构特征在于,在通风井口处围合有多块L型围板,每块L型围板均设置有方体型基座,方体型基座上设置有多个纵向灯孔,每个纵向灯孔均填置有射灯;方形罩筒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凸出的边沿,方形罩筒通过该凸出的边沿与多块围合在一起的L型围板的顶端套合,方形罩筒的中部设置有对流孔,方形罩筒顶面的对流孔四周设置有下凹的扣槽;半球形挡网平贴于半球形网格状罩壳的内侧壁;半球形网格状罩壳开设有多个格状气孔,半球形网格状罩壳的顶部中心部位设置有凸出的定位块,半球形网格状罩壳的底部边沿紧贴于方形罩筒顶面的扣槽之上;横向顶板的底面中心设置有内凹的嵌槽,该嵌槽与半球形网格状罩壳顶部中心的定位块对应贴合,横向顶板连接于半球形网格状罩壳的上方。半球形网格状罩壳与半球形挡网不仅能起到防止灰尘、杂物进入通风井内,而且还能防止大型爬虫、老鼠等物直接通过通风井口进入。横向顶板能起到防雨的作用。射灯的设置不仅便于夜间照明,而且还能起到警示和提醒的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具有结构新颖、通风效果好、防尘、防雨、防爬虫、防鼠效果俱佳、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分解结构纵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 申请人:以泉州市路桥公司科技楼工程为具体实施地点,提供如下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防护地下室通风井口的新型装置,它是由L型围板1、方形罩筒2、半球形挡网3、半球形网格状罩壳4、横向顶板5、多个射灯A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通风井口处围合有多块L型围板1,每块L型围板I均设置有方体型基座,方体型基座上设置有多个纵向灯孔11,每个纵向灯孔11均填置有射灯A ;方形罩筒2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凸出的边沿23,方形罩筒2通过该凸出的边沿23与多块围合在一起的L型围板I的顶端套合,方形罩筒2的中部设置有对流孔21,方形罩筒2顶面的对流孔21四周设置有下凹的扣槽22 ;半球形挡网3平贴于半球形网格状罩壳4的内侧壁;半球形网格状罩壳4开设有多个格状气孔41,半球形网格状罩壳4的顶部中心部位设置有凸出的定位块42,半球形网格状罩壳4的底部边沿紧贴于方形罩筒2顶面的扣槽22之上;横向顶板5的底面中心设置有内凹的嵌槽51,该嵌槽51与半球形网格状罩壳4顶部中心的定位块42对应贴合,横向顶板5连接于半球形网格状罩壳4的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防护地下室通风井口的新型装置,它是由L型围板(1)、方形罩筒(2)、半球形挡网(3)、半球形网格状罩壳(4)、横向顶板(5)、多个射灯(A)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通风井口处围合有多块L型围板(1),每块L型围板(1)均设置有方体型基座,方体型基座上设置有多个纵向灯孔(11),每个纵向灯孔(11)均填置有射灯(A);方形罩筒(2)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凸出的边沿(23),方形罩筒(2)通过该凸出的边沿(23)与多块围合在一起的L型围板(1)的顶端套合,方形罩筒(2)的中部设置有对流孔(21),方形罩筒(2)顶面的对流孔(21)四周设置有下凹的扣槽(22);半球形挡网(3)平贴于半球形网格状罩壳(4)的内侧壁;半球形网格状罩壳(4)开设有多个格状气孔(41),半球形网格状罩壳(4)的顶部中心部位设置有凸出的定位块(42),半球形网格状罩壳(4)的底部边沿紧贴于方形罩筒(2)顶面的扣槽(22)之上;横向顶板(5)的底面中心设置有内凹的嵌槽(51),该嵌槽(51)与半球形网格状罩壳(4)顶部中心的定位块(42)对应贴合,横向顶板(5)连接于半球形网格状罩壳(4)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护地下室通风井口的新型装置,它是由L型围板(I)、方形罩筒(2)、半球形挡网(3)、半球形网格状罩壳(4)、横向顶板(5)、多个射灯(A)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通风井口处围合有多块L型围板(I ),每块L型围板(I)均设置有方体型基座,方体型基座上设置有多个纵向灯孔(11),每个纵向灯孔(11)均填置有射灯(A);方形罩筒(2)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凸出的边沿(23),方形罩筒(2)通过该凸出的边沿(23)与多块围合在一起的L型围板(O的顶端套合,方形罩筒(2)的中部设置有对流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秀涛邱志祥邱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闽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