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腰大池引流管潜行留置引导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腰大池引流管潜行留置引导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腰大池引流管的留置采用两类方式:1、直接穿刺置入方式:通过腰椎穿刺针穿刺腰大池成功后,退出针芯,经穿刺针针腔将引流管置入。该方法目前为国内、外最广泛应用的通用方法,该操作简便,缺点是无横向潜行距离。2、其他方式:a,在直接穿刺置管成功基础之上,在原皮肤穿刺孔旁做皮肤切口,用血管钳戳出皮下隧道后将原穿刺孔处引流管尾段经切口引出。该方法存在创伤非常大,操作复杂,旁开距离有限,潜行深度有限,带管维持时间有限等缺点,且一旦需重新穿刺留置引流管往往因为该腰椎间隙皮肤条件受操作影响大需更换腰椎间隙。b,或者,将穿刺针弯曲塑形一定弧度后从旁开位置朝原穿刺孔方向穿刺并戳出皮肤,再将引流管尾段经穿刺针针腔逆向引出。该方法从外表看操作简单且有潜行效果,实际上因弯曲塑形的穿刺针只能经原穿刺孔处戳出存在明显缺点有四个:容易损伤引流管,穿刺孔处皮肤覆盖不足甚至导致引流管局部外露,整体潜行太浅且潜行距离有限。因该类方法效果不确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腰大池引流管潜行留置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套筒针,一端呈尖锐状以便于穿刺,外套筒针内部设有管腔,且外套筒针开有与管腔垂直且与管腔相通的侧缝;/n第一部件,第一部件的一端设有钩部,钩部能够钩住腰椎穿刺针和/或腰大池引流管;/n第二部件,与第一部件配合后,二者能够通入管腔内,且第二部件的一端能够与管腔内壁能够相抵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大池引流管潜行留置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套筒针,一端呈尖锐状以便于穿刺,外套筒针内部设有管腔,且外套筒针开有与管腔垂直且与管腔相通的侧缝;
第一部件,第一部件的一端设有钩部,钩部能够钩住腰椎穿刺针和/或腰大池引流管;
第二部件,与第一部件配合后,二者能够通入管腔内,且第二部件的一端能够与管腔内壁能够相抵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大池引流管潜行留置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腔内在侧缝的一侧设有垫块,垫块的一侧面与侧缝的一侧相平齐,所述第二部件通入至管腔的一端能够与垫块相抵设置,垫块的高度等于垫块所在管腔位置处管腔直径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大池引流管潜行留置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针包括尖部、体部和尾部,尖部和体部连接,尾部设于体部尾端两侧,尖部呈圆锥形状,尖部具有尖部腔,所述的垫块设于尖部腔内,所述的侧缝设于尖部和体部的结合处,体部内设有与侧缝相通的空腔,空腔和尖部腔形成所述的管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腰大池引流管潜行留置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缝从所述外套筒针外侧到内侧包括连通的两段,第一段为直线段,第二段为斗型段,斗型段的侧部与直线段连通;
斗型段的第二段顶侧的尺寸大于底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平,荆柳,郭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