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秀辉专利>正文

一种肿瘤临床介入治疗针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655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肿瘤临床介入治疗针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垂直伸缩杆,所述垂直伸缩杆上部左侧通过螺栓铰接有水平伸缩杆,所述水平伸缩杆远离所述垂直伸缩杆一端通过螺栓铰接有防护环,所述防护环内壁径向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表面设置有倒“T”型凹槽,所述倒“T”型凹槽贯穿所述连接臂左侧壁,所述倒“T”型凹槽内活动设置有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巧妙,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半圆形转盘上的通孔内设置有橡胶圈,便于紧固治疗针。防护环半径大于半圆形转盘半径,可以保护半圆形转盘上的治疗针,以免被碰到,有利于推广使用。

A needle fixation device for clinical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f tum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瘤临床介入治疗针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肿瘤临床介入治疗针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肿瘤科中,介入治疗因其独特的优势已经成为最主要的临床治疗方法之一,较常见的方式有使用穿刺针直接经过体表穿刺至病灶供血动脉的治疗方法,穿刺针一般比普通的针长,以往的操作过程中多为操作人员用手把持操作,这种操作方式要求医生有丰富的经验和稳定的手法,如稍有不慎,推针不稳,不仅治疗效果大打折扣,而且会给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增加了医务人员的负担和工作难度,现有的固定装置灵活性差不便于调节,尤其是无法精准调节,局限性大,插在固定装置上的治疗针也没有防护措施,容易被意外触碰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肿瘤临床介入治疗针固定装置,可以有效防护治疗针被意外触碰到并且治疗针位置调节灵活精准,解决了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肿瘤临床介入治疗针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垂直伸缩杆,所述垂直伸缩杆上部左侧通过螺栓铰接有水平伸缩杆,所述水平伸缩杆远离所述垂直伸缩杆一端通过螺栓铰接有防护环,所述防护环内壁径向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表面设置有倒“T”型凹槽,所述倒“T”型凹槽贯穿所述连接臂左侧壁,所述倒“T”型凹槽内活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表面垂直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外壁设置有环形套,所述环形套旋转套接在所述立柱外壁,所述环形套顶端设置有半圆形转盘,所述半圆形转盘边缘周向均布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半圆形转盘半径小于所述防护环半径。优选的,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橡胶圈。优选的,所述连接臂上表面设置有刻度尺,所述刻度尺位于所述倒“T”型凹槽右侧,所述滑块上表面右侧设置有指针,所述指针与所述刻度尺相对应。优选的,所述倒“T”型凹槽左侧壁设置有限位块。优选的,所述垂直伸缩杆包括套杆和移动杆,所述移动杆活动插接在所述套杆内腔,所述套杆和移动杆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插接通孔,所述插接通孔内设置有插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巧妙,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半圆形转盘上的通孔内设置有橡胶圈,便于紧固治疗针。移动杆活动插接在套杆内腔,套杆和移动杆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插接通孔,插接通孔内设置有插销,将插销拔出,移动杆可以上下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插销插入插接通孔内固定,进而可以调节移动杆的高度。水平伸缩杆可以调节防护环与移动杆之间的距离,滑块活动设置在倒“T”型凹槽内,可以沿着倒“T”型凹槽左右滑动,半圆形转盘通过环形套套接在立柱上,可以360°旋转也可以沿着倒“T”型凹槽左右滑动,便于调节治疗针位置。连接臂上表面设置有刻度尺,滑块上表面右侧设置有指针,指针与刻度尺相对应,指针跟滑块左右同步滑动,参考刻度尺可以更为精准,防护环半径大于半圆形转盘半径,可以保护半圆形转盘上的治疗针,以免被碰到,有利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半圆形转盘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滑块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环形套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防护环主视图。图中:1-底座、2-垂直伸缩杆、3-水平伸缩杆、4-防护环、5-连接臂、6-半圆形转盘、7-橡胶圈、8-滑块、9-环形套、21-套杆、22-移动杆、211-插接通孔、212-插销、51-倒“T”型凹槽、52-刻度尺、53-限位块、61-通孔、81-立柱、82-指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6,一种肿瘤临床介入治疗针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表面设置有垂直伸缩杆2,垂直伸缩杆2上部左侧通过螺栓铰接有水平伸缩杆3,水平伸缩杆3远离垂直伸缩杆2一端通过螺栓铰接有防护环4,防护环4内壁径向设置有连接臂5,连接臂5上表面设置有倒“T”型凹槽51,倒“T”型凹槽51贯穿连接臂5左侧壁,倒“T”型凹槽51内活动设置有滑块8,倒“T”型凹槽51左侧壁设置有限位块53,防止滑块8滑出倒“T”型凹槽51。滑块8上表面垂直设置有立柱81,立柱81外壁设置有环形套9,环形套9旋转套接在立柱81外壁,环形套9顶端设置有半圆形转盘6,半圆形转盘6边缘周向均布设置有5个通孔61。通孔61内设置有橡胶圈7,便于紧固治疗针。半圆形转盘6半径小于防护环4半径,便于治疗针在防护环4内随半圆形转盘6一起移动和旋转,防护环4也可以保护半圆形转盘6上的治疗针被意外触碰到。连接臂5上表面设置有刻度尺52,刻度尺52位于倒“T”型凹槽51右侧,滑块8上表面右侧设置有指针82,指针82与刻度尺52相对应,通过指针82在刻度尺52上的指示,可以精准看到滑块8的移动距离,进而可以更精准的移动半圆形转盘6。垂直伸缩杆2包括套杆21和移动杆22,移动杆22活动插接在套杆21内腔,套杆21和移动杆22侧壁设置有5个相互对应的插接通孔211,插接通孔211内设置有插销212,便于调节移动杆22的高度。使用时,调节好位置和角度,将治疗针插在半圆形转盘6上的橡胶圈7内,然后旋转移动半圆形转盘6是治疗针到达精准位置,然后将治疗针插入病人体内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肿瘤临床介入治疗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表面设置有垂直伸缩杆(2),所述垂直伸缩杆(2)上部左侧通过螺栓铰接有水平伸缩杆(3),所述水平伸缩杆(3)远离所述垂直伸缩杆(2)一端通过螺栓铰接有防护环(4),所述防护环(4)内壁径向设置有连接臂(5),所述连接臂(5)上表面设置有倒“T”型凹槽(51),所述倒“T”型凹槽(51)贯穿所述连接臂(5)左侧壁,所述倒“T”型凹槽(51)内活动设置有滑块(8),所述滑块(8)上表面垂直设置有立柱(81),所述立柱(81)外壁设置有环形套(9),所述环形套(9)旋转套接在所述立柱(81)外壁,所述环形套(9)顶端设置有半圆形转盘(6),所述半圆形转盘(6)边缘周向均布设置有若干通孔(61),所述半圆形转盘(6)半径小于所述防护环(4)半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临床介入治疗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表面设置有垂直伸缩杆(2),所述垂直伸缩杆(2)上部左侧通过螺栓铰接有水平伸缩杆(3),所述水平伸缩杆(3)远离所述垂直伸缩杆(2)一端通过螺栓铰接有防护环(4),所述防护环(4)内壁径向设置有连接臂(5),所述连接臂(5)上表面设置有倒“T”型凹槽(51),所述倒“T”型凹槽(51)贯穿所述连接臂(5)左侧壁,所述倒“T”型凹槽(51)内活动设置有滑块(8),所述滑块(8)上表面垂直设置有立柱(81),所述立柱(81)外壁设置有环形套(9),所述环形套(9)旋转套接在所述立柱(81)外壁,所述环形套(9)顶端设置有半圆形转盘(6),所述半圆形转盘(6)边缘周向均布设置有若干通孔(61),所述半圆形转盘(6)半径小于所述防护环(4)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临床介入治疗针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秀辉李晓君柳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郭秀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