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持续灌注引流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提供一种可持续灌注引流管。
技术介绍
现在社会中,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缺乏运动等多种原因,导致高血压性脑出血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该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三高特点。而且高血压性脑出血,其颅内出血部位约80%发生在基底节区,而基底节区为重要神经中枢传导纤维通过的区域,因此,高血压性脑出血常造成病人不死即残的状况,所以,利用合理的医疗器械进行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有效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往临床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多采用开颅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这种方式由于需要开颅,手术中在清除脑内血肿的同时,会不同程度的造成脑组织的损伤。近年来,临床上多采用微创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即使用颅脑引流管进行颅内血肿穿刺引流,该方法不仅可以迅速地将脑内血肿引流出来,也不会造成对脑组织的额外损伤,并具有病人恢复快、费用低、病人脑功能容易恢复等优势,因此,该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手术方式以及引流手术器械的发展,单管单腔引流管已难以满足病患对引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持续灌注引流管,包括管体以及与所述管体连通且位于所述管体后端的后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内沿其长度方向具有相互隔离的引流腔及灌注腔,所述后插管包括与所述引流腔连通的第一分支管以及与所述灌注腔连通的第二分支管,所述管体的前端设有多个与所述灌注腔连通的出液口,所述管体的侧壁上还设有与所述引流腔连通的引流口,所述引流口与多个所述出液口之间具有间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持续灌注引流管,包括管体以及与所述管体连通且位于所述管体后端的后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内沿其长度方向具有相互隔离的引流腔及灌注腔,所述后插管包括与所述引流腔连通的第一分支管以及与所述灌注腔连通的第二分支管,所述管体的前端设有多个与所述灌注腔连通的出液口,所述管体的侧壁上还设有与所述引流腔连通的引流口,所述引流口与多个所述出液口之间具有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持续灌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口与距离最近的出液口之间的间距为15mm-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持续灌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出液口包括位于所述管体的前端端部的多个第一出液口以及位于所述管体的前端侧壁的多个第二出液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持续灌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出液口呈发散状分布;多个所述第二出液口沿所述管体长度方向多点分布,且沿周向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持续灌注引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郁卉,张世忠,杜晨晓,李午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擎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