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造口导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为一种造口导管。
技术介绍
行肠造口术患者术后经常面临造口水肿、梗阻等并发症,导致患者无法经肠造口排气排便,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住院费用,为缓解肠造口患者上述症状,现设计一种造口导管,旨在为肠造口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治疗,促进患者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口导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造口导管,包括固定组件、盖帽、第一开口、盖子、第二开口、套环、侧支管、弧形圆口、球形气囊、导丝、第一侧孔、第二侧孔和导管管体,所述导管管体的顶端开设有弧形圆口,所述导管管体的侧面顶端分别开设有第二侧孔,所述导管管体的侧面中心处顶端分别开设有第一侧孔,且第一侧孔位于第二侧孔的下方,所述球形气囊的底端因此而与侧支管的顶端套接固定连接,所述侧支管的底端与导管管体的底端一侧开设的第二开口的内部套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开口的外部底端与盖子的内部顶端套接固定连接,所述导管管体的外部底端与套环的内部套接固定连接,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造口导管,包括固定组件(1)、盖帽(2)、第一开口(3)、盖子(4)、第二开口(5)、套环(6)、侧支管(7)、弧形圆口(8)、球形气囊(9)、导丝(10)、第一侧孔(11)、第二侧孔(12)和导管管体(1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管体(13)的顶端开设有弧形圆口(8),所述导管管体(13)的侧面顶端分别开设有第二侧孔(12),所述导管管体(13)的侧面中心处顶端分别开设有第一侧孔(11),且第一侧孔(11)位于第二侧孔(12)的下方,所述球形气囊(9)的底端因此而与侧支管(7)的顶端套接固定连接,所述侧支管(7)的底端与导管管体(13)的底端一侧开设的第二开口(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口导管,包括固定组件(1)、盖帽(2)、第一开口(3)、盖子(4)、第二开口(5)、套环(6)、侧支管(7)、弧形圆口(8)、球形气囊(9)、导丝(10)、第一侧孔(11)、第二侧孔(12)和导管管体(1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管体(13)的顶端开设有弧形圆口(8),所述导管管体(13)的侧面顶端分别开设有第二侧孔(12),所述导管管体(13)的侧面中心处顶端分别开设有第一侧孔(11),且第一侧孔(11)位于第二侧孔(12)的下方,所述球形气囊(9)的底端因此而与侧支管(7)的顶端套接固定连接,所述侧支管(7)的底端与导管管体(13)的底端一侧开设的第二开口(5)的内部套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开口(5)的外部底端与盖子(4)的内部顶端套接固定连接,所述导管管体(13)的外部底端与套环(6)的内部套接固定连接,所述套环(6)的一侧中心处与固定组件(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组件(1)包括固定盒(101)、推块(102)、第一卡板(103)、移动杆(104)、第一防滑垫(105)、固定柱(106)、弹簧(107)、移动板(108)、连接块(109)、第二卡板(110)、第二防滑垫(111)和固定板(112),所述套环(6)的一侧中心处与固定盒(10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盒(101)的相向一侧中心处一端与固定板(112)两端通过螺栓竖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12)对应固定盒(101)的另一侧与第一卡板(103)的一侧焊接,所述固定柱(106)的一端与固定盒(101)的内部一侧中心处两端通过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乐,白雪杉,薛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