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617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给药装置,包括注药囊、导管和球囊;注药囊包括至少两个不同的囊室;导管包括导管壁和隔膜,隔膜将导管的内部分隔为不同的导管腔;导管腔的一端与囊室一对一连通;球囊包括球囊壁,球囊壁围成给药空间;导管壁上对应不同的导管腔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给药空间或者球囊壁外部的组织空间相连通,第二通孔与给药空间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给药装置,在肿瘤切除手术后留置在人体皮下,能够从皮外向注药囊内注药或者从注药囊内抽取废液,并经由导管将药物引流至植入在肿瘤腔的球囊处,方便药物直接作用于接近病变部位;可以利用单个给药装置实现不同药液的分别补给和体内废液的取出。

A drug delive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给药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面对肿瘤,目前最有效的医学手段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由于肿瘤的组织边界不清晰,且存在肿瘤细胞突破正常组织边界和转移、扩散到身体的新部位可能,单独依赖手术根除肿瘤成功率很低,常常需要辅以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手段联合治疗以降低复发率。绝大多数情况下,肿瘤复发的位置在原发灶的周围2cm之内,复发肿瘤不仅范围较前扩大,且恶性程度大大提高,对患者的预后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前期的手术导致正常解剖结构已发生改变,头皮、颅骨等外周组织状态较差,且患者复发前已经过多次放疗,再次手术或体外放疗会受到一定限制,进而难以持续治疗,且难以控制复发时间;而通过静脉注射化疗药的方式进行常规化疗治疗时,大部分药物不能穿透血脑屏障,化疗药液真正到达肿瘤部位时浓度已大大降低,疗效欠佳,加大药物用量则会出现严重的全身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药装置,旨在解决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案难以持续治疗、药物有效利用率低、严重损害健康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药囊、导管和球囊;/n所述注药囊包括至少两个不同的囊室;/n所述导管包括导管壁和隔膜,所述隔膜将所述导管的内部分隔为不同的导管腔;所述导管腔的一端与所述囊室一对一连通;/n所述球囊包括球囊壁,所述球囊壁围成给药空间;/n所述导管壁上对应不同的所述导管腔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给药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给药空间或者所述球囊壁外部的组织空间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药囊、导管和球囊;
所述注药囊包括至少两个不同的囊室;
所述导管包括导管壁和隔膜,所述隔膜将所述导管的内部分隔为不同的导管腔;所述导管腔的一端与所述囊室一对一连通;
所述球囊包括球囊壁,所述球囊壁围成给药空间;
所述导管壁上对应不同的所述导管腔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给药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给药空间或者所述球囊壁外部的组织空间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囊包括底座、顶盖和设置于所述底座和顶盖之间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底板和与底板连接形成容腔的侧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容腔中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容腔分隔为至少两个所述囊室;所述顶盖可供无损伤针穿刺以注入药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底座、所述导管和所述球囊均由生物相容性软质弹性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支撑件由硬质材料制作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囊室内壁涂有防辐射涂层,或者铺设有防辐射薄膜,或者所述囊室的周边结构内嵌有防辐射内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囊还包括出药管,所述出药管包括至少两个出药管腔,所述出药管腔的一端与所述囊室一对一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管腔一对一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药管腔和/或所述导管腔内设有用于防止所述给药装置内的液体回流的止逆阀;或者,所述出药管腔和/或所述导管腔内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给药装置内的液体流向的双向阀。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管腔的数量为两个,分设为第一导管腔和第二导管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导管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杰许鹏官国锋杜晨晓廖土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擎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