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织工程支架的脱细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59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组织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细胞装置。所述脱细胞装置包括依次密封连通的第一管道,第一容器,第二管道,第二容器和第三管道,以及与第三管道连接的第三容器;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一容器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一容器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和第三管道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二容器的两端;所述第二容器用于放置生物材料,且生物材料不能进入到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中。用所述装置对生物材料进行脱细胞,使生物材料能够被彻底处理,极大提高了脱细胞的效果。且可自动弃掉废液,自动清洗,大大减少细胞洗脱和清洗过程的操作步骤和用水量。

An acellular device of 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织工程支架的脱细胞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组织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生物材料脱细胞装置。
技术介绍
ECM(ExtracellularMatrixc,细胞外基质)是各种生物材料的主要组织成份,为细胞的生存及活动提供适宜的场所,参与调节胚胎发育进程,决定细胞的粘附与迁移,在创伤修复和纤维化、细胞的生长、分化、代谢和肿瘤发生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因此,ECM被广泛用于制作医用植入材料,以主动诱导和促进周围细胞的迁入、粘附、增殖和分化。生物材料除了含有ECM之外,还包括细胞成分,而异种生物材料的细胞成分容易引起免疫反应。所以将ECM作为植入材料使用时,还需要对异种生物材料进行脱细胞处理,以去除引起免疫反应的细胞成分,保留天然ECM结构和成分。因其无免疫原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成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选择之一。脱细胞处理的真皮、心包、角膜、血管、膀胱、食管、小肠粘膜基质、骨、肝脏等作为相应组织的替代物已相继开发成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采用的脱细胞处理方法为:添加化学试剂同时机械震荡。水浴摇床是脱细胞常采用的装置,水浴摇床包括容纳腔和驱动装置,可以将生物材料、水和化学试剂等放入容纳腔内,使化学试剂溶液对生物材料进行脱细胞处理,以破坏细胞间或细胞与ECM间的连接、溶解细胞质成分、破坏细胞内核酸、蛋白、脂质间的连接等,同时启动驱动装置驱动容纳腔中的溶液震荡,使溶液和生物材料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以破坏细胞膜,释放出细胞内容物,以彻底清除细胞成分。而生物材料在脱细胞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溶液进行多次漂洗。如果使用机械震荡的方式将需要多次取出生物材料,去掉相应的溶液,换成新的溶液。如此反复,其处理过程是非常繁杂。并且多次取出生物材料这种操作容易造成生物材料的微生物污染和损伤。且摇床需要不间断的驱动强度,因此耗能也较大。另外,现行方法主要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直接导致有活性完整细胞裂解,然后清洗去除细胞碎片。但从临床应用效果来看,产品的力学强度或生物学活性仍不令人满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材料脱细胞装置。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材料脱细胞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的脱细胞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细胞效果优异的脱细胞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保持脱细胞效果良好的前提下还能保持组织较好性能的脱细胞装置。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脱细胞装置,包括依次密封连通的第一管道,第一容器,第二管道,第二容器和第三管道,以及与第三管道连接的第三容器;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一容器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一容器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和第三管道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二容器的两端;所述第二容器用于放置生物材料,且生物材料不能进入到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中。其中所述的两端包括竖直时的上端下端,或者是水平时的左端右端,或者是其他非垂直状态的两端。某些实施例中,细胞脱洗液置于所述的第三容器中,细胞脱洗液从第三容器经过第三管道流向第二容器中,再经过第二管道流向第一容器;而生物材料置于第二容器中,这个过程中细胞脱洗液会对生物材料进行不断地洗脱;因此,能够完成细胞脱洗液的这个流通过程的方式都可以满足要求。例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对第一管道的另一端给予一个负压,第三容器中的细胞脱洗液在这种负压的作用下,会完成所述的细胞洗脱液的流通过程。某些实施例中,给予所述负压作用的为一种负压吸引装置;所述负压吸引装置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其中某些事实施例中,所述负压吸引装置为真空泵。作为一种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的负压吸引装置选自循环水真空泵、干式螺杆真空泵、往复泵、滑阀泵、旋片泵、罗茨泵和扩散泵中的一种。其中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一容器的上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一容器的上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道伸入到第一容器内。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容器不密封。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容器具有一开口。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器的第一开口至少位于第一容器的1/3高度以上。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开口至少位于第一容器的1/2高度以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开口至少位于第一容器的2/3高度以上。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管道至少伸入第三容器的2/3高度以下。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管道至少伸入第三容器的1/2高度以下。作为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管道至少伸入第三容器的1/3高度以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道和/或第三管道与第二容器连接处的直径小于生物材料的最小直径,这样保证生物材料不会进入管道中。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容器有一可闭合的口,通过此口便于将生物材料放入或取出。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器由第一半容器和第二半容器构成;所述第一半容器和第二半容器可拆卸连接,同样,通过这种结构的第二容器可以达到将生物材料放入或取出的目的。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容器与第二半容器为嵌合连接;这种嵌合连接的设计,起到了很好的生物材料放入和密封的效果,保证脱细胞过程中的无菌及纯度。作为一种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半容器与第二半容器为嵌合连接处设置有磨砂。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道和/或第三管道与第二容器连接处设置过滤装置,其阻挡生物材料通过,能通过的物质包括脱洗下来的细胞和液体;所述连接处不仅可以是二者接头处,也可以是靠近接头处的第二容器内或者靠近接头处的管道内。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器里面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承载生物材料的支撑部;如果所述支撑部有多个,则可以将多份生物材料置于支撑部上,同时进行脱细胞处理。作为一种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二容器可拆卸连接。其中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脱细胞装置可以同时设置所述过滤装置和所述支撑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脱细胞装置设置所述过滤装置和所述支撑部中的一种。作为一种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部为一可开合的镂空容器,其闭合后不允许所述生物材料通过而允许液体和细胞通过。作为一种可以选择的方式,所述支撑部为支架。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彼此间隔设置,这样可以避免在处理多份生物材料的时候,生物材料之间发生团聚、缠绕在一起;间隔设置可以增强脱细胞效果。当然,本专利技术中,作为生物材料脱细胞装置,可以不含有支撑部,例如处理透明软骨样本或纤维软骨样本时。当生物材料具体为骨腱界面复合体时,如果不将所述生物材料悬吊于支撑部上,则生物材料与溶液相对运动的频率和幅度较大;而这样将容易损伤支架的肌腱部分。因此,当生物材料具体为骨腱界面复合体时,则最好在生物材料脱细胞装置的第二容器中设置支撑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器的底部还含有第三开口,细胞洗脱液流入第一容器之后可以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细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密封连通的第一管道,第一容器,第二管道,第二容器和第三管道,以及与第三管道连接的第三容器;/n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一容器的第一开口;/n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一容器的第二开口;/n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和第三管道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二容器的两端;所述第二容器用于放置生物材料,且生物材料不能进入到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细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密封连通的第一管道,第一容器,第二管道,第二容器和第三管道,以及与第三管道连接的第三容器;
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一容器的第一开口;
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一容器的第二开口;
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和第三管道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二容器的两端;所述第二容器用于放置生物材料,且生物材料不能进入到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细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细胞装置还包括负压吸引装置;
所述负压吸引装置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负压吸引装置为循环水真空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细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一容器的上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一容器的上部;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管道伸入到第一容器内;
优选地,所述第三容器不密封;
更优选地,所述第三容器具有一开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细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至少位于第一容器的1/3高度以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至少位于第一容器的1/2高度以上;
更为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至少位于第一容器的2/3高度以上;
或优选地,所述第三管道至少伸入第三容器的2/3高度以下;
更为优选地,所述第三管道至少伸入第三容器的1/2高度以下;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三管道至少伸入第三容器的1/3高度以下;
或优选地,所述第二管道和/或第三管道与第二容器连接处的直径小于生物材料的最小直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脱细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容器有一可闭合的口;
或者,所述第二容器由第一半容器和第二半容器构成;所述第一半容器和第二半容器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半容器与第二半容器为嵌合连接;
或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半容器与第二半容器为嵌合连接处设置有磨砂;
或优选地,所述第二管道和/或第三管道与第二容器连接处设置过滤装置,其阻挡生物材料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灿史强李萃韩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