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埋管贴壁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5515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埋管贴壁排水系统,包括沿压力钢管的外管壁的周向设置的环形集水槽以及与环形集水槽连通的排水管,环形集水槽与压力钢管的连接处具有渗水缝,压力钢管开有与环形集水槽连通且正对于排水管的检查孔,检查孔设有封孔塞。与原有的贴壁排水系统相比,在压力钢管与环形集水槽之间开启临时的检查孔,从而在工程的施工期能够通过检查孔及时且方便的检查环形集水槽、排水管内的情况,并可在渗入的水泥浆初凝之前通过检查孔对其进行相应的清理。有效解决了压力钢管外包混凝土回填浇筑与灌浆施工过程中水泥浆液对集水槽以及排水管造成堵塞、排水效果不佳等问题,保证了钢管贴壁排水系统正常运行。

A kind of drainage system with buried pipe against the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埋管贴壁排水系统
本技术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埋管贴壁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在压力钢管结构设计中,外水压力大小往往是控制钢管管壁厚度、加劲环间距的控制性参数。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压力钢管承担外水压力的能力远小于承担内水压力的能力,地下埋藏式压力钢管的破坏大多是外压失稳破坏。因此,在地下埋管外水压力较高时,为节省工程投资,保证压力钢管壁达到外水压力的要求,需要采取工程措施降低压力钢管外水压力。对于外水压较高的地下埋管,其排水系统设计的合理与否,对压力钢管的投资和运行安全影响重大。地下埋管外排水系统主要包括间接排水系统和直接排水系统。其中,间接排水系统包括压力钢管排水廊道和围岩排水孔系统,直接排水系统包括贴壁排水系统和岩壁排水系统。采用集水槽与排水管结合的贴壁排水系统由于其具备施工简便、对钢管加工量较少的优点,被各水利水电工程所广泛采用。贴壁排水系统的现有施工方式中,通常是采取将槽钢或者角钢与钢管外壁进行跳焊连接以构成集水槽。并对非跳焊部位以工业肥皂涂封,工业肥皂表面涂刷水泥砂浆封闭后再回填混凝土。再在集水槽底部预埋排水管道,通过此管道将集水槽内渗入的水排入洞外排水沟或集水井内,从而降低压力钢管外水压力。但现有的贴壁排水系统在细部设计或者施工稍有不当时,容易在钢管外包混凝土回填浇筑与灌浆施工过程发生集水槽或排水管道的堵塞。且在施工期无法实时对集水槽和排水管进行检查,造成堵塞后亦缺乏对堵塞物进行有效清理的通道。一旦被堵塞的排水系统未被及时发现和清理就投入使用,造成外水压力不能释放,将给整个工程的运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施工方式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在施工期方便实时检查和清理排水通道的地下埋管贴壁排水系统。该系统在压力钢管与集水槽之间开启临时的检查孔,从而能够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检查孔及时发现并清理被堵塞的排水通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地下埋管贴壁排水系统,该系统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地下埋管贴壁排水系统,包括沿压力钢管的外管壁的周向设置的环形集水槽以及与环形集水槽连通的排水管,环形集水槽与压力钢管的连接处具有渗水缝,所述压力钢管开有与环形集水槽连通且正对于排水管的检查孔,检查孔设有封孔塞。进一步地,所述检查孔的孔口设置有与压力钢管的内壁相贴合的补强板。进一步地,所述补强板开有与检查孔同轴连通且径向尺寸大于检查孔的的密封孔。进一步地,所述封孔塞由螺柱和连接于螺柱的端面的卡块构成,所述检查孔的内壁设有螺纹。进一步地,所述卡块的端面连接有外凸的螺帽。进一步地,所述渗水缝内填充有工业肥皂。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集水槽由连接于压力钢管的外管壁的槽钢与压力钢管的外管壁围合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集水槽由连接于压力钢管的外管壁的角钢与压力钢管的外管壁以及安装于压力钢管表面的加劲环围合而成。本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与原有的贴壁排水系统相比,在压力钢管与环形集水槽之间开启临时的检查孔,从而在工程的施工期能够通过检查孔及时且方便的检查环形集水槽、排水管内的情况,并可在渗入的水泥浆初凝之前通过检查孔对其进行相应的清理。有效解决了压力钢管外包混凝土回填浇筑与灌浆施工过程中水泥浆液对集水槽以及排水管造成堵塞、排水效果不佳等问题,保证了钢管贴壁排水系统正常运行,改善了压力钢管运行条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A-A处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封孔塞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种环形集水槽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1-环形集水槽,11-槽钢,12-角钢,2-排水管,3-渗水缝,4-检查孔,5-封孔塞,51-螺柱,52-卡块,53-螺帽,6-补强板,7-密封孔,8-工业肥皂,9-压力钢管,10-加劲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2,一种地下埋管贴壁排水系统,包括沿压力钢管9的外管壁的周向设置的环形集水槽1以及与环形集水槽1连通的排水管2,环形集水槽1与压力钢管9的连接处具有渗水缝3。环形集水槽1由槽钢11与压力钢管9的外管壁围合而成。将槽钢11与压力钢管9的外管壁进行跳焊连接,两者非跳焊部分留有缝隙以作为渗水缝3,渗水缝3内填充有工业肥皂8。参见图1-2,压力钢管9开有与环形集水槽1连通且正对于排水管2的检查孔4,检查孔4设有封孔塞5。检查孔4用于检查环形集水槽1、排水管2内的情况,亦可通过检查孔对环形集水槽1、排水管2进行清理和疏通。封孔塞5用于在施工完毕后对检查孔4进行封堵。参见图1-2,检查孔4的孔口设置有与压力钢管9的内壁相贴合的补强板6,补强板6用于对压力钢管9的开孔处进行补强。补强板6开有与检查孔4同轴连通的密封孔7,密封孔7的径向尺寸大于检查孔4。参见图3,封孔塞5由螺柱51和连接于螺柱51的端面的卡块52构成,卡块52的尺寸与密封孔7相等,检查孔4的内壁设有螺纹,卡块52的端面连接有外凸的螺帽53。将螺柱51放入至检查孔4中,通过旋转螺帽53将螺柱51拧紧,使得卡块52与压力钢管9的内壁紧密相贴,从而增强密封性。再将卡块52与密封孔7焊死固定并将螺帽53割除磨平。参见图4,示出了环形集水槽1的另一种结构,其由连接于压力钢管9的外管壁的角钢12与压力钢管9的外管壁以及安装于压力钢管9表面的加劲环10围合而成。图1、图4中两种不同结构的环形集水槽1实现的功能相同,并能够相互替代。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压力钢管9与环形集水槽1之间开启临时的检查孔4,从而在工程的施工期能够通过检查孔4及时且方便的检查环形集水槽1、排水管2内的情况。当检查出环形集水槽1、排水管2内出现堵塞或有堵塞物淤积时。亦可通过检查孔4对环形集水槽1、排水管2进行清理和疏通,从而保证了环形集水槽1、排水管2的畅通。待施工完毕后,在压力钢管9开孔区域焊接补强板6,最后再利用封孔塞5对检查孔4进行封堵,封堵完成后内侧焊死并将螺帽53割除磨平。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埋管贴壁排水系统,包括沿压力钢管(9)的外管壁的周向设置的环形集水槽(1)以及与环形集水槽(1)连通的排水管(2),环形集水槽(1)与压力钢管(9)的连接处具有渗水缝(3),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钢管(9)开有与环形集水槽(1)连通且正对于排水管(2)的检查孔(4),检查孔(4)设有封孔塞(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埋管贴壁排水系统,包括沿压力钢管(9)的外管壁的周向设置的环形集水槽(1)以及与环形集水槽(1)连通的排水管(2),环形集水槽(1)与压力钢管(9)的连接处具有渗水缝(3),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钢管(9)开有与环形集水槽(1)连通且正对于排水管(2)的检查孔(4),检查孔(4)设有封孔塞(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埋管贴壁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孔(4)的孔口设置有与压力钢管(9)的内壁相贴合的补强板(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埋管贴壁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板(6)开有与检查孔(4)同轴连通且径向尺寸大于检查孔(4)的密封孔(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埋管贴壁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孔塞(5)由螺柱(51)和连接于螺柱(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铝柱韩芳张战午刘昌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