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娜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泡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479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泡茶器,包括壳体、出茶结构和底座,所述壳体上方设置有顶盖,且壳体上方内部设置有储茶盒,所述出茶结构设置于储茶盒下方,所述出茶结构下方设置有出水口,且出茶结构一侧外部设置有供水结构,所述底座设置于壳体下方,且壳体前方设置有指示灯,所述储茶盒下方内部设置有连接盖。该智能泡茶器设置有出茶结构,茶叶通过连接盖的打开进行移动,在掉落至茶滤中时,能够通过重量传感器对掉落至茶滤的茶叶重量进行测量,当茶叶重量达到合适冲泡的量时,便开始进行冲泡,使得茶叶停止输送,而且通过抽屉与弹性卡相互配合,保证密闭性的同时,机身不存在按键,保持机身的简洁。

An intelligent tea m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泡茶器
本技术涉及泡茶器
,具体为一种智能泡茶器。
技术介绍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比较简单的事情,已经能够交给机器或装置进行自动操作,比如烧水扫地等,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节省了我们的时间与体力,而且随着不断改进,装置能够进行较为复杂的操作,比如冲泡茶叶,添加茶叶与加热水源,能够精准的冲泡茶水。市场上的泡茶器结构复杂,而且防滴漏效果差,不能够进行自动添加茶叶,对于茶叶的添加的量无法进行精准的把控,同时冲泡效果较差,不能够进行自动洗茶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泡茶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泡茶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场上的泡茶器结构复杂,而且防滴漏效果差,不能够进行自动添加茶叶,对于茶叶的添加的量无法进行精准的把控,同时冲泡效果较差,不能够进行自动洗茶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泡茶器,包括壳体、出茶结构和底座,所述壳体上方设置有顶盖,且壳体上方内部设置有储茶盒,所述出茶结构设置于储茶盒下方,所述出茶结构下方设置有出水口,且出茶结构一侧外部设置有供水结构,所述底座设置于壳体下方,且壳体前方设置有指示灯,所述储茶盒下方内部设置有连接盖。优选的,所述出茶结构包括抽屉、茶滤、弹性卡、固定槽和重量传感器,所述抽屉设置于壳体一侧内部,且抽屉内部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部安装有茶滤,且茶滤一侧连接有重量传感器,所述弹性卡设置于抽屉一侧。优选的,所述抽屉通过弹性卡与壳体构成固定结构,且抽屉内部为镂空结构,同时茶滤呈圆柱形形状。优选的,所述壳体中间呈流线型,且指示灯呈茶叶状,同时出水口呈半圆形状。优选的,所述供水结构包括水箱、供水管、加热管、洗茶管和水泵,所述水箱设置于出茶结构外部,且水箱上方中间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一侧连接有供水管,且供水管中间外部设置有加热管,所述供水管下方设置有洗茶管。优选的,所述供水管通过水泵与水箱构成固定结构,且供水管的位置与洗茶管的位置均匀分布于出茶结构的上下两端。优选的,所述储茶盒内部呈“田”字形形状,且储茶盒下方呈梯形形状,同时连接盖之间关于储茶盒的纵向中心线对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设置有出茶结构,茶叶通过连接盖的打开进行移动,在掉落至茶滤中时,能够通过重量传感器对掉落至茶滤的茶叶重量进行测量,当茶叶重量达到合适冲泡的量时,便开始进行冲泡,使得茶叶停止输送,而且通过抽屉与弹性卡相互配合,保证密闭性的同时,机身不存在按键,保持机身的简洁。2、本技术设置有供水结构,不仅能够将水流及时进行抽送,而且能够进行即时的加热,在泡茶时,通过洗茶管将洗过的茶水进行排出,不用再使用人工进行操作,节省时间的同时,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3、本技术设置有储茶盒和出水口,出水口呈半圆形形状,使得溢出的水会沿着圆弧集中到中心落下,储茶盒呈“田”字形形状,能够使得物料分散,便于进行物料的移动,而且通过手机APP将连接盖打开,使得物料能够掉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半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水箱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指示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顶盖;3、储茶盒;4、出茶结构;401、抽屉;402、茶滤;403、弹性卡;404、固定槽;405、重量传感器;5、出水口;6、供水结构;601、水箱;602、供水管;603、加热管;604、洗茶管;605、水泵;7、底座;8、指示灯;9、连接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泡茶器,包括壳体1、顶盖2、储茶盒3、出茶结构4、抽屉401、茶滤402、弹性卡403、固定槽404、重量传感器405、出水口5、供水结构6、水箱601、供水管602、加热管603、洗茶管604、水泵605、底座7、指示灯8和连接盖9,壳体1上方设置有顶盖2,且壳体1上方内部设置有储茶盒3,出茶结构4设置于储茶盒3下方,出茶结构4下方设置有出水口5,且出茶结构4一侧外部设置有供水结构6,出茶结构4包括抽屉401、茶滤402、弹性卡403、固定槽404和重量传感器405,抽屉401设置于壳体1一侧内部,且抽屉401内部设置有固定槽404,固定槽404内部安装有茶滤402,且茶滤402一侧连接有重量传感器405,弹性卡403设置于抽屉401一侧,抽屉401通过弹性卡403与壳体1构成固定结构,且抽屉401内部为镂空结构,同时茶滤402呈圆柱形形状,茶叶通过连接盖9的打开进行移动,在掉落至茶滤402中时,能够通过重量传感器405对掉落至茶滤402的茶叶重量进行测量,当茶叶重量达到合适冲泡的量时,便开始进行冲泡,使得茶叶停止输送,而且通过抽屉401与弹性卡403相互配合,保证密闭性的同时,机身不存在按键,保持机身的简洁;供水结构6包括水箱601、供水管602、加热管603、洗茶管604和水泵605,水箱601设置于出茶结构4外部,且水箱601上方中间设置有水泵605,水泵605一侧连接有供水管602,且供水管602中间外部设置有加热管603,供水管602下方设置有洗茶管604,供水管602通过水泵605与水箱601构成固定结构,且供水管602的位置与洗茶管604的位置均匀分布于出茶结构4的上下两端,不仅能够将水流及时进行抽送,而且能够进行即时的加热,在泡茶时,通过洗茶管604将洗过的茶水进行排出,不用再使用人工进行操作,节省时间的同时,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底座7设置于壳体1下方,且壳体1前方设置有指示灯8,储茶盒3下方内部设置有连接盖9,壳体1中间呈流线型,且指示灯8呈茶叶状,同时出水口5呈半圆形状,储茶盒3内部呈“田”字形形状,且储茶盒3下方呈梯形形状,同时连接盖9之间关于储茶盒3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出水口5呈半圆形形状,使得溢出的水会沿着圆弧集中到中心落下,储茶盒3呈“田”字形形状,能够使得物料分散,便于进行物料的移动,而且通过手机APP将连接盖9打开,使得物料能够掉落。工作原理:对于这一种智能泡茶器,首先按压顶盖2,在顶盖2下同样具有一个弹性卡403,从而使得顶盖2打开,使得储茶盒3暴露出来,向储茶盒3中添加茶叶,然后将顶盖2合上,然后向水箱601中添加水源,然后将水泵605(型号为3905泵)打开,然后通过连接盖9的开合,使得茶叶能够掉落至茶滤402中,同时重量传感器405(型号为FA117)实时测量茶叶的重量,便于把控重量,然后通过水泵605将水箱601中的水流移动至供水管602中,水流在供水管602中流动的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泡茶器,包括壳体(1)、出茶结构(4)和底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方设置有顶盖(2),且壳体(1)上方内部设置有储茶盒(3),所述出茶结构(4)设置于储茶盒(3)下方,所述出茶结构(4)下方设置有出水口(5),且出茶结构(4)一侧外部设置有供水结构(6),所述底座(7)设置于壳体(1)下方,且壳体(1)前方设置有指示灯(8),所述储茶盒(3)下方内部设置有连接盖(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泡茶器,包括壳体(1)、出茶结构(4)和底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方设置有顶盖(2),且壳体(1)上方内部设置有储茶盒(3),所述出茶结构(4)设置于储茶盒(3)下方,所述出茶结构(4)下方设置有出水口(5),且出茶结构(4)一侧外部设置有供水结构(6),所述底座(7)设置于壳体(1)下方,且壳体(1)前方设置有指示灯(8),所述储茶盒(3)下方内部设置有连接盖(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茶结构(4)包括抽屉(401)、茶滤(402)、弹性卡(403)、固定槽(404)和重量传感器(405),所述抽屉(401)设置于壳体(1)一侧内部,且抽屉(401)内部设置有固定槽(404),所述固定槽(404)内部安装有茶滤(402),且茶滤(402)一侧连接有重量传感器(405),所述弹性卡(403)设置于抽屉(401)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401)通过弹性卡(403)与壳体(1)构成固定结构,且抽屉(401)内部为镂空结构,同时茶滤(402)呈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娜
申请(专利权)人:魏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