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固定装配式防洪结构的预埋件
本技术涉及水利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固定装配式防洪结构的预埋件。
技术介绍
传统的装配式防洪墙基础预埋件设计主要是从机械工程方面基于产品集成化考虑,如底板锚固板厚度较大,形状主要为方形,导致应力过于集中;此外,缺少中部横向肋板及中部纵向肋板,中部与混凝土基础形成整体性未考虑。上述不足给预埋件优化及设计提供一定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应力集中,力学性能更优异的用于固定装配式防洪结构的预埋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固定装配式防洪结构的预埋件,所述预埋件预埋于混凝土基础中,所述预埋件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连接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的多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贯穿所述顶板并用于与装配式防洪结构固定;所述底板的至少一个侧端部朝向与所述侧端部相对的侧端部凹陷形成圆弧状的沟槽。底板中部为圆弧结构,不仅节约了材料,而且消除了应力集中,使得预埋件的力学性能更优异,提高了装配式防洪结构的安全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固定装配式防洪结构的预埋件,所述预埋件预埋于混凝土基础中,所述预埋件包括顶板(1)、底板(5),以及连接于顶板(1)和底板(5)之间的多个固定柱(3),所述固定柱(3)贯穿所述顶板(1)并用于与装配式防洪结构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的至少一个侧端部朝向与所述侧端部相对的侧端部凹陷形成圆弧状的沟槽(5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固定装配式防洪结构的预埋件,所述预埋件预埋于混凝土基础中,所述预埋件包括顶板(1)、底板(5),以及连接于顶板(1)和底板(5)之间的多个固定柱(3),所述固定柱(3)贯穿所述顶板(1)并用于与装配式防洪结构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的至少一个侧端部朝向与所述侧端部相对的侧端部凹陷形成圆弧状的沟槽(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定装配式防洪结构的预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51)设有两个,两个沟槽(51)分设于所述底板(5)相对的两个侧端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固定装配式防洪结构的预埋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沟槽(51)分设于所述底板(5)沿底板(5)宽度方向的两个侧端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固定装配式防洪结构的预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3)设有四个,四个固定柱(3)分设于所述底板(5)的四个角落,所述沟槽(51)位于与所述侧端部最相邻的两个固定柱(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固定装配式防洪结构的预埋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固定柱(3)之间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混凝土基础中的钢筋绑扎固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建军,张景,李者,范力阳,吴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