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椅子用防倒支撑脚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椅子用防倒支撑脚。
技术介绍
现有的餐椅,其椅子腿多为圆柱形,且下端也没有设置防滑垫。在日常生活中,大人给小孩喂饭时,经常会把小孩直接放在餐椅上,而在吃饭的过程中,由于小孩比较好动,经常会往后仰,导致餐椅的后腿向后倾倒,进而会出现小孩和椅子一同向后摔倒的安全隐患,此时,大人往往会采用一些防护手段,如用脚夹住餐椅的后腿,或用其他方式将餐椅的两个后腿抵住,以防止餐椅的后腿向后倾斜,保护小孩以免摔倒。基于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固定餐椅的后腿,防止椅子倾倒的支撑脚。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椅子用防倒支撑脚。本技术提供一种椅子用防倒支撑脚,包括支撑座、伸缩杆和支撑装置,所述支撑座为竖直设置的圆柱形,其上沿其轴向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支撑座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其上下两端均分别延伸至所述支撑座对应的两端,所述第一凹槽为半圆筒形结构,其前后两侧均设有沿所述支撑座的径向并贯穿其侧壁的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椅子用防倒支撑脚,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0)、伸缩杆和支撑装置,所述支撑座(10)为竖直设置的圆柱形,其上沿其轴向设有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且所述第一凹槽(11)和所述第二凹槽(12)沿所述支撑座(1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其上下两端均分别延伸至所述支撑座(10)对应的两端,所述第一凹槽(11)为半圆筒形结构,其前后两侧均设有沿所述支撑座(10)的径向并贯穿其侧壁的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11)的内部连通,每个所述第一通孔内均设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将所述支撑座(10)固定在椅子腿上,所述伸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椅子用防倒支撑脚,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0)、伸缩杆和支撑装置,所述支撑座(10)为竖直设置的圆柱形,其上沿其轴向设有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且所述第一凹槽(11)和所述第二凹槽(12)沿所述支撑座(1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其上下两端均分别延伸至所述支撑座(10)对应的两端,所述第一凹槽(11)为半圆筒形结构,其前后两侧均设有沿所述支撑座(10)的径向并贯穿其侧壁的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11)的内部连通,每个所述第一通孔内均设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将所述支撑座(10)固定在椅子腿上,所述伸缩杆竖直并与所述第一凹槽(11)均匀设置在所述在所述支撑座(10)的所述第二凹槽(12)内,其上部与所述第二凹槽(12)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伸缩杆的下部,外力驱动所述伸缩杆的下部带动所述支撑装置绕其上部转动至伸出所述第二凹槽(12)外,或收回所述第二凹槽(12)内,所述支撑装置用于将支撑座(10)与地面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椅子用防倒支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圆杆(20)和第二圆杆(21),所述第二凹槽(12)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一圆杆(20)的内部中空,其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12)内,其外周的上端水平设有两根连接杆(22),两根所述连接杆(22)分别沿所述第一圆杆(2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并分别对应的与所述第二凹槽(12)的前后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圆杆(21)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杆(20)的下端,其上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圆杆(20)的下端和上端,并伸出所述第一圆杆(20)的上端,所述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圆杆(21)的下端,所述第二圆杆(21)可带动所述支撑装置沿所述第一圆杆(20)的轴向滑动,并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在其滑动轨迹的任意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椅子用防倒支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还包括固定圆板(23)、移动圆板(24)和第一复位弹簧(25),所述固定圆板(23)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杆(20)内部中部,所述第一圆杆(20)的上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圆杆(21)的下端、所述固定圆板(23)和所述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