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泡茶机器人,具有机架与控制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烧水平台、泡茶机构与配茶转动台,其中,所述泡茶机构设置于所述烧水平台与配茶转动台之间;所述烧水平台用于将开水倒入泡茶机构内,所述泡茶机构用于将茶倒入所述配茶转动台上的茶杯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新颖,真正实现了全自动烧水、泡茶与倒茶一体化的自动设备。
Automatic tea making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泡茶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泡茶机器人。
技术介绍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专利技术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专利技术地,例如印度、非洲等。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泡茶是中国人的专利技术,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拐点,带动了茶具、茶道、茶艺、茶文化的发展。泡茶讲究茶具、用水、水温、环境、心境、甚至着装(礼服)等等。在泡茶之前,人们只会把茶叶放在嘴里咀嚼。在泡茶之后,茶饮才真正实现了普及,成为中国人和世界各地茶人的至爱。但是现在均为人工泡茶,由于泡茶的时候会接触到高温,因此也常有发生烫伤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一种自动泡茶机器人,通过设置的烧水平台、泡茶机构与配茶转动台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全自动的泡茶解决方案。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自动泡茶机器人,具有机架与控制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烧水平台、泡茶机构与配茶转动台,其中,所述泡茶机构设置于所述烧水平台与配茶转动台之间;所述烧水平台用于将开水倒入泡茶机构内,所述泡茶机构用于将茶倒入所述配茶转动台上的茶杯内。优选的,所述烧水平台包括电热水壶、加热座、第一转动电机、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所述加热座的一侧铰链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电机的转轴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加热座的底部连接;所述电热水壶放置于所述加热座上;当向所述泡茶机构倒入开水时,所述电热水壶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泡茶结构的上方。优选的,泡茶机构包括泡茶壶、第二转动电机与连接件,所述泡茶壶由壶身与出水座组成,所述壶身相对于所述出水座可转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电机的转轴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壶身上的把手连接;当所述转轴转动时,所述连接件带动所述壶身转动,茶从所述壶身经由所述出水座向所述配茶转动台流出。优选的,配茶转动台包括转盘、第三转动电机、定位检测架与茶杯,其中,所述第三转动电机的转轴连接于所述转盘的底部的中央,所述茶杯置于所述转盘的表面,所述定位检测架设置于所述转盘的一侧,所述定位检测架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茶杯位置的定位传感器。优选的,还包括语音控制模块,所述语音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气连接。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电热水壶、加热座为现有技术中的磁控式电茶壶,不但具备烧水、保温,还具有温度检测的功能;同时还具备自动加水的功能,具体的说,在本专利技术的机架中还设有可以设有桶装水,所述桶装水用于往电热水壶中加水,以上所陈述的加热结构、加水方式都为现有技术中已经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新颖,真正实现了全自动烧水、泡茶与倒茶一体化的自动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自动泡茶机器人,具有机架与控制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烧水平台、泡茶机构与配茶转动台,其中,所述泡茶机构设置于所述烧水平台与配茶转动台之间;所述烧水平台用于将开水倒入泡茶机构内,所述泡茶机构用于将茶倒入所述配茶转动台上的茶杯内。优选的,所述烧水平台包括电热水壶、加热座、第一转动电机、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所述加热座的一侧铰链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电机的转轴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加热座的底部连接;所述电热水壶放置于所述加热座上;当向所述泡茶机构倒入开水时,所述电热水壶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泡茶结构的上方。优选的,泡茶机构包括泡茶壶、第二转动电机与连接件,所述泡茶壶由壶身与出水座组成,所述壶身相对于所述出水座可转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电机的转轴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壶身上的把手连接;当所述转轴转动时,所述连接件带动所述壶身转动,茶从所述壶身经由所述出水座向所述配茶转动台流出。优选的,配茶转动台包括转盘、第三转动电机、定位检测架与茶杯,其中,所述第三转动电机的转轴连接于所述转盘的底部的中央,所述茶杯置于所述转盘的表面,所述定位检测架设置于所述转盘的一侧,所述定位检测架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茶杯位置的定位传感器。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语音控制模块,所述语音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气连接。这样,使用者可以通过语音对本专利技术的设备进行控制,进一步提高智能化的程度。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电热水壶、加热座为现有技术中的磁控式电茶壶,不但具备烧水、保温,还具有温度检测的功能;同时还具备自动加水的功能,具体的说,在本专利技术的机架中还设有可以设有桶装水,所述桶装水用于往电热水壶中加水,以上所陈述的加热结构、加水方式都为现有技术中已经实现的。实施例1.打开电源开关,等待语音唤醒系统,直到语音提示:“欢迎光临,我是泡茶机器人!”。2.把适量的茗茶放入泡茶壶,在转盘有记号的地方放上茶杯,杯子数量n(1<n<5),如果是太大的茶杯,数量要适当减少,取决于泡茶壶的容量200ml。3.对着本专利技术说:“打开自动泡茶”,或者直接点按绿色的按钮开关,系统会自动检测设备是否处于安全状态。4.如果设备正常,系统会提示:“开始为您泡茶,请稍候”,并进入自动运行状态。5.但如果设备不正常,测提示:“异常报警”后,会提示具体哪一个位置出现问题,通常有以下异常提示:①“请把泡茶壶放回原处”。②“请把热水壶锁定在正确的位置上”。③“有不明物体进入安全管控区域”,④“急停!”报警出现时,应该仔细检查提示的位置,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继续操作。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和构思,给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包括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泡茶机器人,具有机架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烧水平台、泡茶机构与配茶转动台,其中,所述泡茶机构设置于所述烧水平台与配茶转动台之间;所述烧水平台用于将开水倒入泡茶机构内,所述泡茶机构用于将茶倒入所述配茶转动台上的茶杯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泡茶机器人,具有机架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烧水平台、泡茶机构与配茶转动台,其中,所述泡茶机构设置于所述烧水平台与配茶转动台之间;所述烧水平台用于将开水倒入泡茶机构内,所述泡茶机构用于将茶倒入所述配茶转动台上的茶杯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泡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烧水平台包括电热水壶、加热座、第一转动电机、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所述加热座的一侧铰链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电机的转轴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加热座的底部连接;所述电热水壶放置于所述加热座上;当向所述泡茶机构倒入开水时,所述电热水壶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泡茶结构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泡茶机器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毅明,刘志炎,
申请(专利权)人:陈毅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