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柜,包括: 冷却空气发生部分,该冷却空气发生部分将冷却空气供至第一和第二储藏室; 上和下机柜,所述上和下机柜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储藏室,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储藏室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和下机柜中;及 可旋转地支撑所述上和下机柜的轴。(*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柜,尤其涉及改善了储藏室的可旋转结构的冷柜。
技术介绍
一般,冷柜包括形成诸如冷冻室和冷藏室等储藏室的机柜;设在机柜中的冷却空气发生器,该冷却空气发生器用来产生冷却空气;及门,该门用来开和关储藏室。冷却空气发生器主要利用致冷循环,其中所述致冷循环包括压缩机、蒸发器等等及热电半导体元件,从而产生冷却空气。致冷循环包括将气态致冷剂压缩成高温和高压的气态致冷剂的压缩机;将压缩的气态致冷剂冷凝为液态致冷剂的冷凝器;将液态致冷剂转化为低温和低压的液态致冷剂的毛细管;及蒸发器,该蒸发器将低温和低压的液态致冷剂蒸发,以便吸收来自蒸发器周围的汽化的潜热,从而产生冷却空气。热电半导体元件利用热电现象,其中热电现象为当电流流入半导体材料和金属材料的接触表面时,根据电流方向产生和吸收包括焦耳热在内的热量。在热电半导体元件中,放热量或者吸热量根据电流强度可调,放热方向和吸热方向根据电流方向可变。此外,热电半导体元件没有机械零件,使得热电半导体元件占用的空间小且操作时没有噪声。热电半导体用在车辆的致冷器中,用在存放化妆品等的冷藏室中,也用在储藏食物的冰箱中。然而,在传统冷柜中,开和关储藏室的门沿预定的方向设置,使得在另一个方向上的使用者使用起冷柜来不方便。此外,传统冷柜处在诸如厨房、车辆等预定的空间中,使得搬运起冷柜来很困难。此外,传统冷柜的上表面不能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由此,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内容是提供一种可以在所有方向上使用的冷柜。另一方面内容是提供一种容易搬运且可以用作桌子的冷柜。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内容和/或优点将在以下的描述中部分得到阐述,部分从说明书中可以得到显而易见的了解,或者可以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得知。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内容可以通过提供一种冷柜实现,该冷柜包括冷却空气发生部分,该冷却空气发生部分将冷却空气供至上和下机柜的储藏室;上和下机柜,所述上和下机柜彼此相邻,且每个机柜具有至少一个储藏室;及分别可旋转地支撑上和下机柜的轴。冷柜进一步包括设在上机柜上部的桌子部件。桌子部件可以相对上机柜可旋转。桌子部件可以可旋转地接合至轴。冷柜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下机柜下面且支撑轴的基件。冷却空气发生部分可以设在基件内部,轴可以包括冷却空气供给通道,该冷却空气供给通道延伸到每个机柜的储藏室,并且与冷却空气发生部分连通,用来将冷却空气发生部分产生的冷却空气供至储藏室;储藏空气排出通道,该储藏空气排出通道将每个机柜的储藏室中的空气排至冷却空气发生部分。轴可以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该第二管道围绕第一管道而设且与第一管道共轴,第一和第二管道彼此分离开,分别对应上和下机柜的冷却空气供给通道和储藏空气排出通道中的一个通道形成在第一管道的内部,冷却空气供给通道和储藏空气排出通道中剩下的一个通道形成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轴可以包括冷却空气供给出口,该冷却空气供给出口穿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且与每个储藏室连通,并将冷却空气供至每个储藏室中;及形成在第二管道侧面上的储藏空气排出出口。上机柜可以在其上表面设视窗,从而示出储藏室的内部;可以这样构造桌子部件使得上机柜的内部通过视窗可见。冷柜可以进一步包括支撑基件的多个轮。冷柜可以进一步包括设在上和下冷柜之间的至少一个中机柜。冷却空气发生部分可以包括设在机柜中至少一个机柜中的热电半导体元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内容,可以通过提供一种冷柜实现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内容,所述冷柜包括冷却空气发生部分,该冷却空气发生部分将冷却空气供至储藏室;形成储藏室的机柜;可旋转地支撑机柜的轴;设在机柜上表面中的桌子部件;及支撑机柜的多个轮。冷柜可以进一步包括设在机柜和轮之间的基件。桌子部件可以相对机柜可旋转。冷却空气发生部分可以设在基件的内部,轴可以包括冷却空气供给通道,该冷却空气供给通道可以延伸至机柜的储藏室且与冷却空气发生部分连通,该冷却空气供给通道将冷却空气发生部分产生的冷却空气供至储藏室;及储藏空气排出通道,该储藏空气排出通道可以将储藏室中的空气排至冷却空气发生部分。机柜可以在其上表面设视窗,从而示出储藏室的内部;及可以这样构造桌子部件使得机柜的内部通过视窗可见。冷却空气发生部分可以包括设在机柜内部的热电半导体元件。附图简述参照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内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易于理解,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冷柜的透视图;图2是图1中的冷柜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在图2的冷柜中的轴的透视图;图4是沿图1的IV-IV线的冷柜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冷柜的透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冷柜的透视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冷柜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附图中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其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同的元件。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通过参考图形描述实施例。如图1至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冷柜1包括上机柜10和下机柜20,该上机柜10和下机柜20堆叠在一起且形成储藏室11,诸如冷冻室和储藏食物、化妆品等物品的冷藏室;可旋转地支撑上和下机柜10和20的轴50;设在上机柜10的上表面上的桌子部件40;设在下机柜20下面的基件30;及设在基件30内部的冷却空气发生部分60,该冷却空气发生部分60将冷却空气供至储藏室11。上和下机柜10和20是圆柱形,且在它们的侧面上设有门12,以可旋转地开和关储藏室11。上和下机柜10和20的上和下表面均形成有轴孔14,以允许轴50分别穿过其中心处。此外,上机柜10的上表面设有视窗16,以示出上机柜10的储藏室内部。每个轴孔14与轴承58和轴衬59接合,以在轴50上平滑地旋转。轴50装在上和下机柜10和20的轴孔14中,以便可旋转地支撑上和下机柜10和20,轴50具有可旋转地接合至桌子部件40的上端和接合至基件30的下端。此外,轴50与设在基件30内部的冷却空气发生部分60连通,所述轴50包括第一管道51和第二管道55,其中所述第一管道51为圆柱形且向着上和下机柜10和20的储藏室11延伸,所述第二管道55围绕第一管道51而设且与第一管道51共轴,第一管道51和第二管道55彼此分离开。此外,轴50包括冷却空气供给通道52,冷却空气发生部分60产生的冷却空气通过所述的冷却空气供给通道52供至每个储藏室11;储藏空气排出通道56,每个储藏室11中的空气通过所述的储藏空气排出通道56排出到冷却空气发生部分60中。冷却空气供给通道52形成在第一管道51的内部,储藏空气排出通道56形成在第一管道51和第二管道55之间。此外,多个冷却空气供给出口53穿过第一管道51和第二管道55形成至每个储藏室11中,使得来自冷却空气发生部分60的冷却空气通过冷却空气供给通道52供至每个储藏室11。此外,多个储藏空气排出出口57形成在第二管道55的侧面上,以便通过储藏空气排出通道56将每个储藏室11中的空气排入冷却空气发生器60中。这样,冷却空气由冷却空气发生部分60的冷却扇61通过冷却空气供给通道52和多个储藏空气排出出口53供至每个储藏室11。冷却扇61供给的冷却空气将储藏在每个储藏室11中的物品冷却,冷却空气通过多个储藏空气排出出口57和储藏空气排出通道56返回到冷却空气发生部分60。桌子部件40为碟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润英,洪建豪,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