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652059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微胶囊,该微胶囊是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法,以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为核心,选用两种在制备条件下带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的材料‑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中性条件下对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进行装载,得到可在碱性条件下控释的微胶囊剂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微胶囊剂型保持了菌体的杀虫活性,通过细胞壁和其外面包被(囊壁)双重防御保护其活性杀虫物质‑蛋白质,帮助其抵抗一些环境因素的影响。

A microcapsule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用生物制剂
,涉及一种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杀虫活性的革兰氏阳性菌,在其芽胞的形成过程中可产生一种伴胞晶体,这种伴胞晶体具有特异性的杀虫活性。每类伴胞晶体都只特异性地针对一类窄谱昆虫,主要有等翅目、同翅目、直翅目、膜翅目、鳞翅目、鞘翅目等多种昆虫,以及线虫和原生动物等。同时苏云金芽胞杆菌在发挥杀虫作用时对脊椎动物和植物无害,是环境友好型生物杀虫剂,在农药市场中占比约为2%,在微生物农药市场约占95%,在植物保护领域应用十分广泛。Bt在生长平稳期产生伴胞晶体,这是Bt与其他芽胞杆菌最大的区别。伴胞晶体由一种或多种Cytolitic(Cyt)毒素蛋白和Crystal(Cry)毒素蛋白组成,它们统称为δ-内毒素。伴胞晶体重量约占细胞干重的25%,Bt细胞在生长平稳期每合成一个伴胞晶体需要产生106-2×106的δ-内毒素分子。位于昆虫中肠细胞表面受体蛋白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微胶囊,其由作为核心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和包覆于核心外的囊壁构成,其中,所述核心为单个完整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微胶囊,其由作为核心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和包覆于核心外的囊壁构成,其中,所述核心为单个完整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囊壁由带有正电荷的聚电解质大分子和带有负电荷的聚电解质大分子作为壁材逐层交替吸附在核心的外表面形成;其中,所述带有正电荷的聚电解质大分子包括带有正电荷的壳聚糖和/或多聚赖氨酸,优选为正电荷的壳聚糖;所述带有负电荷的大分子包括带负电荷的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硫酸软骨素和透明质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带负电荷的海藻酸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囊壁的壁材层数N为大于或等于5的整数,优选所述囊壁的壁材层数N为6-20的整数,进一步优选所述囊壁的壁材层数N为6-8的整数;和/或,所述微胶囊的粒径为(1-1.5μm)×(1.8-2.7μ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步骤A,将作为壁材的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聚电解质大分子与作为第一芯材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的沉淀物在盐溶液中混合均匀,震荡,在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外表面形成第一层壁材,进一步分离处理、洗涤后,获得壁材层数为1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微胶囊;
步骤B,将作为壁材的带有与前一步骤中的壁材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大分子与作为第二芯材的壁材层数为1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微胶囊的沉淀物在盐溶液中混合均匀,震荡,在壁材层数为1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微胶囊外表面形成第二层壁材,进一步分离处理、洗涤后,获得壁材层数为2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微胶囊;
步骤C,重复步骤B中N-2次,每重复一次则增加一层壁材,由此获得壁材层数为N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体微胶囊;
其中,所述盐溶液的pH值为6.8-7.2,优选为7.0-7.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5M;优选地,所述盐为氯化钠;和/或,所述壁材在盐溶液中的浓度为0.1g/L;和/或,壁材与芯材混合的质量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淑元张爱晶李建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