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猪场生物安全系统,包括设置在猪场内的内部生物安全系统和猪场之外的外部生物安全系统。内部生物安全系统,包括生产线人员消毒通道、生产线物资消毒通道、猪场内部道路和设施进行消毒的道路消毒车、生活区与生产区围挡,前置换衣间以及存放猪场内物料的物资库、以及用于将猪运出或送入猪舍的出猪台。外部生物安全系统包括设置在距离猪场预定距离之外的外围安全系统和设置在猪场场区外外围安全系统之内的场外安全系统,所述内部安全系统和外部安全系统的各组成部分进出通道均只可单向流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猪场生物安全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规模化生猪养殖设备,特别是涉及到维护生猪养殖安全的猪场安全系统。
技术介绍
非洲猪瘟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家猪和野猪都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因为非洲猪瘟的传染性极强,而且猪场内养殖着大量的生猪,一旦在规模化养殖场内发生疫情,传染性极强而且传播速度很快,极有可能导致全场内所有生猪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例如掩埋或者焚烧,对于猪场经营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另外,目前尚无针对非洲猪瘟不存在有效的疫苗,因此对于非洲猪瘟的有效防御手段仅有加强猪场的生物安全防控。为此,猪场需要从物资、人员、车辆、进出猪通道等方方面面建立防御系统,避免细菌、病毒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入侵,但是现有技术中一方面很难保证猪场保持绝对的密闭空间,病菌极易通过进出口的空气流通进入猪场或猪舍;另一方面进入猪场或猪舍的人员、物资等,如饲料、疫苗等也很难保证没有携带病菌,因此无法形成猪场对疾病的有效防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猪场生物安全系统,能够形成猪场对于细菌、病毒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全方位屏障,有效保护猪场的安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猪场生物安全系统,所述猪场生物安全系统包括设置在猪场内的内部生物安全系统和设置在猪场外的外部安全系统。其中内部生物安全系统包括生产线人员消毒通道、生产线物资消毒通道、猪场内部道路和设施进行消毒的道路消毒车、生活区与生产区围挡,前置换衣间以及存放猪场内物料的物资库、以及用于将猪运出或送入猪舍的出猪台;进一步,生产线人员消毒通道包括第一更衣室、淋浴室和第二更衣室,所述连接预消毒通道的人员入口设置于第一更衣室,所述第一更衣室连通至淋浴室,所述淋浴室连通至第二更衣室,所述第二更衣室具有通向消毒后通道的门;其中,所述第一更衣室连通至淋浴室的门、淋浴室连通至第二更衣室的门和第二更衣室具有通向消毒后通道的门均只能单向开启;进一步,生产线物资消毒通道包括物资浸泡间和物资烘干间,所述物资浸泡间安装有物资浸泡消毒装置,所述物资烘干间安装有物资烘干消毒装置。由于进入猪场的物资有的需要使用浸泡的方式进行消毒,如进场蔬菜、疫苗等;而有的物资仅能使用烘干的方式进行消毒,如猪饲料,因此分别设置物资浸泡间和物资烘干间对物资进行消毒。进一步,所述前置换衣间是生活区进入生产区的缓冲区,位于生活、生产区交界处的密闭房间,用于出入生产区人员更换工作服、鞋靴及维修人员淋浴等。此外,前置换衣间安装有消毒装置用于通道消毒。进一步,所述出猪台安装有消毒装置用于通道消毒,其中出猪台装置包括出猪通道以及出猪通道两端的门;所述出猪通道的一端为猪舍端,连接至猪舍,此端的门为猪舍端门,另一端为出猪端,此端的门为出猪端门;所述猪舍端门和出猪端门之间各有猪舍端护栏和出猪端护栏,所述猪舍端护栏位于猪舍端门之后,距离猪舍端门第一预定距离,所述出猪端护栏位于出猪端门之后,距离出猪端门第二预定距离;所述出猪通道的顶棚为透明顶,所述出猪通道的出猪端比猪舍端更高,形成5-30度之间坡度的坡道;所述出猪通道下部具有一组或以上支撑柱,所述一组或以上支撑柱支撑出猪通道形成所述坡道。其中,所述第一预定距离和第二预定距离根据地形条件和坡度来选取,例如0.5-1米范围内均可,尽量防止其中猪的滞留,但是也要保障操作的方便性。首先,利用本专利的出猪台装置,能够分别开启关闭猪舍端门和出猪端门,以从猪舍出猪为例,当猪需要进入出猪通道时,开启猪舍端门,此时出猪端门关闭,当猪全部进入出猪通道时,关闭猪舍端门,再开启出猪端门,这样能够避免外界空气直接进入猪舍,造成病原感染。另外,在猪舍端门和出猪端门后设立猪舍端护栏和出猪端护栏,当关闭猪舍端门或者出猪端门后,通过关闭猪舍端护栏或出猪端护栏来保护猪舍端门或者出猪端门不被损坏。另外,通过形成的坡道,能够让出猪直接进入货车车厢,运载十分方便。另外,所述出猪通道的地面包括重力传感器,所述出猪台装置包括控制单元以及分别驱动猪舍端门和出猪端门、猪舍端护栏和出猪端护栏的驱动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连接至所述重力传感器和驱动单元。因为出猪通道的地面包括重力传感器,因此可以自动感应猪是否进入了出猪通道,以及在出猪通道之间的位置,将感应结果传输给控制单元,且控制单元通过驱动单元驱动猪舍端门和出猪端门、猪舍端护栏和出猪端护栏的开启和闭合,就能实现出猪通道的自动控制。另外,所述出猪通道的猪舍端门和出猪端门之间各包括猪舍端排水槽和出猪端排水槽,所述猪舍端排水槽位于猪舍端门和猪舍端护栏之间,所述出猪端排水槽位于出猪端门和出猪端护栏之间,所述猪舍端排水槽和出猪端排水槽贯通所述出猪通道,其上覆盖有有孔盖板。在出猪通道的猪舍端门和出猪端门之间设置的猪舍端排水槽和出猪端排水槽,可以将出猪通道中的水,或者喷雾消毒液排至出猪通道之外,避免污水等流入猪舍,造成猪舍内的污染。另外,所述出猪通道内设置有喷雾消毒装置,所述喷雾消毒装置包括一个以上设置于出猪通道顶棚上的喷头,所述出猪台装置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也设置于出猪通道顶棚上,与所述喷头位置间隔开,所述湿度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单元。通过以上设置,能够在清空出猪通道之后,实现喷雾消毒,将消毒液均匀地散布在出猪通道中,所述湿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出猪通道中的湿度,又不会被喷头直接淋到以至于出现错误的检测结果。当出猪通道内的药液浓度(湿度)达到预定阈值时,进行一定时间的密闭消毒即可有效杀灭病原。又或者,所述出猪通道内设置有加热消毒装置,所述加热消毒装置包括设置于出猪通道底面上的加热设备,所述出猪台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出猪通道顶棚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单元。通过以上设置,能够在清空出猪通道之后,实现烘干消毒,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足够高、时间足够长的烘干消毒能够将病原杀死,而且避免出猪通道霉变,也容易清洁。当出猪通道内的空气温度达到预定温度阈值时,维持一定时间的烘干消毒即可有效杀灭细菌,例如60℃以上烘干60min。另外,所述猪舍端门和出猪端门为卷帘门,所述卷帘门下端有向两侧突出的凸缘,出猪通道底面与猪舍端门和出猪端门对应位置具有咬合装置,所述咬合装置包括两侧相对设置的直角形状钩,所述直角形状钩的一端具有螺纹通孔,另一端为自由咬合端;所述相对设置的两个直角形状钩的螺纹通孔的螺纹方向相反,共同啮合在螺纹轴上,所述螺纹轴与两个直角形状钩的螺纹通孔啮合部位的外螺纹方向也相反,所述螺纹轴旋转时,两侧相对设置的直角形状钩相对啮合,形成锁紧状态或者放松状态,当所述咬合装置为锁紧状态时,所述两侧相对设置的直角形状钩的自由咬合端啮合卷帘门下端的凸缘。通过以上设置,能够将驱动装置驱动卷帘门至关闭状态时,通过咬合装置将卷帘门下端锁住,避免卷帘门的误打开。相对设置的直角形状钩由同一根螺纹轴驱动,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可形成锁紧状态或者放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猪场生物安全系统,所述猪场生物安全系统包括设置在猪场内的内部生物安全系统和猪场之外的外部生物安全系统,所述内部生物安全系统,包括生产线人员消毒通道、生产线物资消毒通道、猪场内部道路和设施进行消毒的道路消毒车、生活区与生产区围挡,前置换衣间、存放猪场内物料的物资库、以及用于将猪运出或送入猪舍的出猪台,所述内部安全系统的各组成部分进出通道均只可单向流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猪场生物安全系统,所述猪场生物安全系统包括设置在猪场内的内部生物安全系统和猪场之外的外部生物安全系统,所述内部生物安全系统,包括生产线人员消毒通道、生产线物资消毒通道、猪场内部道路和设施进行消毒的道路消毒车、生活区与生产区围挡,前置换衣间、存放猪场内物料的物资库、以及用于将猪运出或送入猪舍的出猪台,所述内部安全系统的各组成部分进出通道均只可单向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场生物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外部安全系统、内部生物安全系统之间均只可单向流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场生物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消毒通道和物资消毒通道采用同一套加热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猪场生物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外部生物安全系统包括设置在距离猪场预定距离之外的外围安全系统和设置在猪场之外和外围安全系统之内的场外安全系统,所述外围安全系统,包括对人员及个人物品进行消毒的外围人员消毒通道、将运输物资与人员的车辆进行消毒的车辆消毒通道、将猪场物资进行消毒和缓存的物资消毒通道,所述的人员消毒通道、车辆消毒通道及物资消毒通道均只可单向流通;所述场外安全系统,包括对要进入猪场的人员及物品进行消毒的场外区人员消毒通道,以及对的车辆进行消毒的车辆消毒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猪场生物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安全系统和场外安全系统设置移动出猪台,用于将猪进行移出。
6.根据权利要求4的猪场生物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人员消毒通道和场外区人员消毒通道是人物分离通道,分别包括物品消毒通道和人员消毒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交儿,杨耀智,郝凯,仇华吉,张立忠,贠桂玲,李曼,马洪龙,丛培源,杨学刚,牛立刚,高安祥,郭健,张帅,纪艳新,李春阳,尚超超,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大北农农牧食品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