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2立方立式双向锥度全混合日粮制备机搅拌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16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2立方立式双向锥度全混合日粮制备机搅拌箱体,包括左弧板、右弧板、前侧板、后侧板、底板、加强圆环、液压油缸、卸料门和立式螺旋绞龙;所述左弧板和右弧板对称设置在搅拌箱体的左右两侧,前侧板和后侧板设置在左弧板和右弧板相邻处的连接面上:所述底板设置在左弧板后右弧板的底部位置,所述左、右弧板斜向设置,使左弧板、右弧板、前侧板、后侧板所共同形成的搅拌箱体上部开口大,下部开口小。

A 12 cubic vertical two-way taper fully mixed grain preparation machine mixing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2立方立式双向锥度全混合日粮制备机搅拌箱体
本技术涉及饲养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12立方立式双向锥度全混合日粮制备机搅拌箱体。
技术介绍
全混合日粮制备机,又称TMR搅拌机,是一种规模化畜牧养殖场根据饲喂配方搅拌混合饲料的专用设备。按其结构分立式和卧式两种,搅拌箱体作为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搅拌的效率、能耗。现有的立式TMR搅拌机箱体多为单向锥度,即左右倾斜角度,前后侧为垂直面,液压油缸侧面垂直安装,这种结构制作工艺相对容易实现,但是搅拌物料时物料从左右倾斜角一侧旋转到前后垂直侧面时,由于空间突然变小,搅拌阻力随着增大,影响物料混合效率,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12立方立式双向锥度全混合日粮制备机搅拌箱体,解决现有技术由于搅拌物与垂直侧面接触时,由于空间突然变小,搅拌阻力随着增大,影响物料混合效率,能耗较高的问题。本方案公开一种12立方立式双向锥度全混合日粮制备机搅拌箱体,包括左弧板、右弧板、前侧板、后侧板、底板、加强圆环、液压油缸、卸料门和立式螺旋绞龙;所述左弧板和右弧板对称设置在搅拌箱体的左右两侧,前侧板和后侧板设置在左弧板和右弧板相邻处的连接面上;所述底板设置在左弧板后右弧板的底部位置,所述左、右弧板斜向设置,使左弧板、右弧板、前侧板、后侧板所共同形成的搅拌箱体上部开口大,下部开口小。作为优选的,所述加强圆环设置在搅拌箱体上端部末端位置,所述加强圆环包括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所述第一圆管与搅拌箱体的上端部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管设置在搅拌箱体上端部的外侧壁上面,第二圆管与搅拌箱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前侧壁、后侧壁设置为斜平面,在前侧壁、后侧壁与弧形的左弧板、右弧板圆滑过渡。作为优选的,所述卸料门设置在前侧板的外壁斜面上,所述前侧板设置有与卸料门的边壁相匹配的凹槽导轨,所述凹槽导轨设置为2根,分别与卸料门的竖向两边壁相配合,卸料门可以在凹槽导轨上进行沿斜面滑动,所述液压油缸设置在前侧壁的斜面上,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卸料门的底端位置。作为优选的,所述前、后侧壁设置为有一定倾角的锥面,在前侧壁、后侧壁与弧形的左弧板、右弧板圆滑过渡。作为优选的,所述卸料门设置在前侧板的锥形外壁上,卸料门设置为弧形板,所述前侧板设置有与卸料门的边壁相匹配的凹槽导轨,所述凹槽导轨设置为2根,分别与卸料门的竖向两边壁相配合,卸料门可以在凹槽导轨上进行沿壁面滑动,所述液压油缸设置在前侧壁的锥形外壁上,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卸料门的底端位置。作为优选的,所述立式螺旋绞龙设置在搅拌箱体的底部位置,所述立式螺旋绞龙底端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贯穿底板的中心位置,所述搅拌电机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搅拌箱体的底部位置并延伸至搅拌箱体内部。作为优选的,所述搅拌箱体内部底端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圆筒支座,所述圆筒支座底部与搅拌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套设在圆筒支座内,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上设置有直线行星减速机,所述直线行星减速机的高度不高于圆筒支座的高度;使直线行星减速机始终处于圆筒支座中。直线行星减速机的输出端与立式螺旋绞龙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直线行星减速机的输出端向上设置,所述直线行星减速机的输出端上设置有连接圆盘,所述连接圆盘的大小与圆筒支座的横截圆面的大小相适配,连接圆盘可自由在圆筒支座内进行转动。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箱体左右、前后双向锥度结构,物料在旋转运动时,空间突变较小,运动阻力增加较小,搅拌能耗相对较低。2.箱体前后方向锥度相对较小,限制了设备的宽度,保证物料运输的通用性。3.箱体左右方向锥度相对略大,增大了箱体的容积,降低了箱体高度,提高了搅拌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搅拌箱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加强圆环;2、左弧板;3、液压油缸支架;4、液压油缸;5、凹槽导轨;6、右弧板;7、底板;8、卸料门;9、立式螺旋绞龙;10、前侧板;11、后侧板。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多个该特征。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12立方立式双向锥度全混合日粮制备机搅拌箱体,包括左弧板2、右弧板6、前侧板10、后侧板11、底板7、加强圆环1、液压油缸4、卸料门和立式螺旋绞龙9;所述左弧板2和右弧板6对称设置在搅拌箱体的左右两侧,前侧板10和后侧板11设置在左弧板2和右弧板6相邻处的连接面上;所述底板7设置在左弧板2后右弧板6的底部位置,所述左、右弧板6斜向设置,使左弧板2、右弧板6、前侧板10、后侧板11所共同形成的搅拌箱体上部开口大,下部开口小,在搅拌混料的时候,能承装更多的搅拌物;所述前侧板上设置有液压油缸支架3,液压油缸通过液压油缸支架设置在前侧板上。所述加强圆环1设置在搅拌箱体上端部末端位置,所述加强圆环1包括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所述第一圆管与搅拌箱体的上端部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管设置在搅拌箱体上端部的外侧壁上面,第二圆管与搅拌箱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通过内外圆管将搅拌箱体的上端部圆弧形结构的强度,保证了在加入搅拌物时候装置的稳定性,同时只需要在尾部进行固定,节约材料,在搅拌箱体的中部位置不需要额外设稳固结构也能达到很粉碎效果。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安装液压油缸4和卸料门的简化,将与左弧板2、右弧板6相连接的前侧板10、后侧板11设置为垂直形状,但是此种结构,在立式螺旋绞龙9在搅拌箱体中进行搅拌的时候,由于上部开口大,下部开口小,物料在堆积入粉碎箱体的时候,搅拌箱体的下端部会受到更大的力度,并且在搅拌的时候没下端部会由于转动粉碎,使下端部搅拌物料密度大于搅拌箱体的上端部,由于下端部的密度大,在搅拌的时候,高密度的物料由有弧形状的左弧板2、右弧板6进入到相对垂直的前侧板10、后侧板11,由于空间结构的突变,使垂直的前后侧板11与物料的运动阻力增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2立方立式双向锥度全混合日粮制备机搅拌箱体,包括左弧板、右弧板、前侧板、后侧板、底板、加强圆环、液压油缸、卸料门和立式螺旋绞龙;所述左弧板和右弧板对称设置在搅拌箱体的左右两侧,前侧板和后侧板设置在左弧板和右弧板相邻处的连接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置在左弧板后右弧板的底部位置,所述左、右弧板斜向设置,使左弧板、右弧板、前侧板、后侧板所共同形成的搅拌箱体上部开口大,下部开口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2立方立式双向锥度全混合日粮制备机搅拌箱体,包括左弧板、右弧板、前侧板、后侧板、底板、加强圆环、液压油缸、卸料门和立式螺旋绞龙;所述左弧板和右弧板对称设置在搅拌箱体的左右两侧,前侧板和后侧板设置在左弧板和右弧板相邻处的连接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置在左弧板后右弧板的底部位置,所述左、右弧板斜向设置,使左弧板、右弧板、前侧板、后侧板所共同形成的搅拌箱体上部开口大,下部开口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2立方立式双向锥度全混合日粮制备机搅拌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圆环设置在搅拌箱体上端部末端位置,所述加强圆环包括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所述第一圆管与搅拌箱体的上端部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管设置在搅拌箱体上端部的外侧壁上面,第二圆管与搅拌箱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12立方立式双向锥度全混合日粮制备机搅拌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壁、后侧壁设置为斜平面,在前侧壁、后侧壁与弧形的左弧板、右弧板圆滑过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12立方立式双向锥度全混合日粮制备机搅拌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门设置在前侧板的外壁斜面上,所述前侧板设置有与卸料门的边壁相匹配的凹槽导轨,所述凹槽导轨设置为2根,分别与卸料门的竖向两边壁相配合,卸料门可以在凹槽导轨上进行沿斜面滑动,所述液压油缸设置在前侧壁的斜面上,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卸料门的底端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12立方立式双向锥度全混合日粮制备机搅拌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侧壁设置为有一定倾角的锥面,在前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清唐晓兵刘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爱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安徽威科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